赛美特港股IPO:研发外包比重快速上升 是否“重营销轻研发”?董事、监事频繁辞职 上半年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小小MT4 来源:新浪证券 °C 栏目:金融资讯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19日,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美特”“公司”)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赛美特计划将本次募资用于提升研发及创新能力、未来三年的潜在战略投资及收购、提升交付能力和商业化进程、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的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同比增长9.75%,净利润则同比下降4%。增收不增利背后,赛美特或存在“重营销轻研发”倾向。一方面,2022年超9000万元股份支付过半流向行政人员,而研发人员的份额远低于销售人员;另一方面,研发人员薪酬不及销售人员的一半,后者薪酬水平在各部门中“绝对领先”。同时,自2024年起,赛美特研发外包支出大幅增长,占研发开支比重同步上升。

  此外,近年来赛美特董事、监事职位频繁变动,部分董事任职未满一年即匆匆辞职;大举并购扩张后,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已超过两成,若子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下滑,恐导致赛美特面临巨额商誉减值风险。

华为参投估值已超60亿元 近年来管理层变动极为频繁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赛美特已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11.73亿元。截至C+轮融资,公司投后估值约63.83亿元。不过,若按照最近一次股权转让测算(2025年6月),公司估值将下滑至56亿元。

  截至递表,赛美特的实际控制人为李钢江、倪琼夫妇,透过佳视联创投、深圳阖兴等多家实体合计控制公司55.64%股权

  李钢江,50岁,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目前仍在清华攻读电子信息博士学位。现任赛美特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本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业务方针、资本运作及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在创办赛美特之前,李钢江曾在微软、英特尔、谷歌等科技巨头负责核心技术研发,后担任搜狐视频CTO、百度大数据总经理等职。此外,他还是高途(联合创始人)和百家云(创始人)等上市企业的创办者。

  赛美特的投资方也堪称“全明星阵容”,包括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持股4.96%)、无锡崇纬(持股5.12%)、中网投(持股3.41%)、比亚迪(持股2.76%),以及深创投、厚雪资本、G60科创基金等知名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赛美特董监高职位变动极为频繁,多达9人次,任职最长的为2年6个月,任职最短的仅为8个月。对此,公司给出的解释为“因其他工作安排基于自愿及友好原则”。

  其中,前执行董事张超、前监事Zhao Kun及曹丹玚任职时长均不足1年;前独立非执行董事沈慧于今年7月29日辞职,距公司递表间隔不到2个月。

  陈黎倩虽已辞任执行董事一职,但目前仍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闵东植则自2025年8月起担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除这两人外,赛美特未给出其余已辞任董监高的去向。

  管理层频繁变动,是否会影响赛美特的经营稳定和正常运作?辞任董监高是否与公司存在分歧或冲突?

最近一期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是否存在“重营销轻研发”倾向

  赛美特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4年先进工业的工业软件收入计,公司是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市场上最大的中国提供商。

  赛美特以项目制为主要模式,提供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EAP设备自动化、YMS良率管理系统、SPC统计过程控制、RTD实时派工系统、APS高级计划与排程、MCS物料管控系统及MessageBus消息中间件等数十种制造相关工业软件,辅以相关硬件,并于项目结束后提供持续的维保服务。

  2022-2024年,赛美特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1亿元、2.87亿元、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1%;净利润分别为-8091万元、2456.5万元、7383.2万元。

  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的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实现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9.75%,录得净利润3362.5万元,同比下降4%

  赛美特2022年发生大额亏损,主要系确认股份支付开支9168.2万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又分别确认股份支付开支145万元、489.9万元及281.3万元,但金额远不及2022年水平。

  按员工类别来看,赛美特的股份支付主要用于激励行政人员而非研发人员,这与行业惯例似乎并不相符。

  报告期内,赛美特行政开支中的股份支付开支合计5331.3万元,占期间股份支付开支总额的52.87%。反观研发开支,这一比重仅为17.70%,甚至不及销售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赛美特员工总数1035人,其中技术(应用)人员573人,研发人员287人、管理人员109人、销售与推广人员66人。

  而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销售成本中的人工相关成本(主要包括从事项目实施及技术支持人员的薪金及奖金)为7400.5万元,研发开支、行政开支及销售开支中的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3142.6万元、2019.4万元及1749.4万元。

  根据赛美特招股书相关表述,我们推定公司技术人员的薪酬计入销售成本,而研发人员的薪酬计入研发开支,并进一步假设:2025年1-6月,赛美特员工人数及员工构成未发生明显变动。

  据此测算,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及销售与推广人员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15万元、1.82万元、3.09万元、4.42万元。

  可以明显看出,赛美特研发人员的薪酬在各职能部门中处于垫底水平,远低于管理人员及销售与推广人员。这是否意味着,赛美特为推高经营业绩、美化财务报表,而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竞争策略?

  更须警惕的是,赛美特存在研发外包情形,且外包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赛美特外包研发开支分别为357.3万元、45.2万元、275.1万元及378.1万元,分别占当期研发开支总额的6.5%、0.9%、4.6%及9.9%,特别是2025年上半年,外包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增长38.35%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赛美特是否对单一外部研发机构存在重大依赖,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是否足以支撑其独立持续发展,核心技术是否涉及外包?

大举并购扩张 商誉是否可能“埋雷”?

  近年来赛美特业绩大举并购以扩大公司业务版图。

  2024年2月,赛美特以1510.6万元的对价收购杭州冠天的58.87%股权,以1200万元的对价收购北京智扬通达的100%股权;同年4月,赛美特以1530万元的对价收购苏州威达的51%股权。

  上述收购事项分别形成商誉956.9万元、2225.2万元及1293.4万元。2024年,上述附属公司为赛美特贡献收入1.12亿元,占公司当期总收入的22.40%。

  2025年5月,赛美特以总对价3000万元收购北京慧流51%股权,其中2500万元用于股权收购及500万元作为对北京慧流的额外出资。本次收购事项形成商誉2786.8万元。

  自该收购事项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北京慧流为赛美特贡献收入587.3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赛美特商誉账面价值2.81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16.43%,占期末净资产的20.85%

  2025年7月1日,赛美特与北京国信动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订立业务收购协议,对价为4950万元。所收购的资产包括与被收购方的ERP业务以及被收购业务相关的人员有关的所有合约权利、客户资源及未来商机。

  这也意味着,本次收购事项完成后,赛美特的商誉将进一步增长。

  赛美特已在招股书中提示相关风险: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确认大量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并可能因此产生巨额减值费用,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赛美特同时表示,公司未来计划以严谨的原则和战略意图,重点投资和收购能够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并拓展产品生态系统的项目。公司的战略重点包括收购以下四个关键领域的公司:(i)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ⅱ)研发设计软件;(ⅲ)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及(ⅳ)半导体工业控制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