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市场持续高增长之下,聚焦钴、铜等新能源金属的腾远钴业(301219.SZ)上半年营业收入 35.32 亿元,同比增长 10.30%;归母净利润 4.69 亿元,同比增长 9.94%。
界面新闻记者拆解财报发现,腾远钴业看似稳健的增长数据背后,暗藏股东集体减持、募资项目紧急 “掉头”、应收账款持续攀升、存货积压创纪录等多重隐忧。腾远钴业正陷入 “行业高景气” 与 “自身经营承压” 的矛盾漩涡中。
重要股东的逃离
腾远钴业近期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引发资本市场担忧。公司持股 5% 以上的两大股东厦门钨业与长江晨道在同一时间抛出股份减持计划。其中,厦门钨业持有2667.6 万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 9.10%,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1% 的股份;长江晨道持有 1513.79 万股,占总股本 5.16%,同样计划减持不超过 1% 的股份。两家股东合计拟减持比例达 2%。
“大额减持往往传递出股东对公司短期估值或长期发展的谨慎态度。” 分析师李为军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厦门钨业作为行业内重要公司,减持行为可能被解读为对钴价走势、盈利持续性的判断;长江晨道作为投资机构,减持或为‘落袋为安’,但两者叠加的减持计划,难免会影响二级市场投资者信心。
从股价表现看,腾远钴业近三年股价波动明显,目前市净率更是达到 2.25 倍的上市以来绝对高值。值得注意的是,两大股东的持股均属于长期投资范畴,此次减持距其入股已有数年。“早期投资者在公司上市后逐步减持本属正常,但在行业仍处高增长阶段、公司营收利润双增下,密集减持容易引发外部的猜想。” 李为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募资项目 “急转弯”
近期,腾远钴业还对募集资金用途进行了重大调整。
这家公司将原募投项目 “年产 2 万吨钴、1 万吨镍金属量系列产品异地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及原辅材料配套生产项目扩能及完善相关配套建设项目” 中尚未投入的 5.88 亿元募集资金,全部转投至 “年产 3 万吨铜、2000 吨钴湿法冶炼厂项目”,同时新增控股子公司刚果合创为实施主体,项目地点落子刚果(金)卢拉巴省克罗维兹市。
此次变更的核心,是将原计划建设的 12 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大幅调减至 8 万吨,释放的资金全部转向铜钴湿法冶炼。腾远钴业解释称,“三元前驱体市场不及预期”,导致原项目推进缓慢,“12 万吨三元前驱体和 2 万吨四氧化三钴” 产能仅实现 “2 万吨三元前驱体和 1 万吨四氧化三钴”,大量募集资金长期闲置,仅产生较低的存款利息收益。
三元前驱体是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市场需求与三元电池的装机量直接挂钩。今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299.6GWh,同比增长 47.3%,但三元电池装车量 55.5GWh,占比 18.5%,同比下降 10.8%;反观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 244.0GWh,占比 81.4%,同比增长 73.0%。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直接导致三元前驱体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承压,企业不得不收缩产能。“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持续抢占三元电池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乘用车中低端市场和商用车领域;另一方面,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加大磷酸铁锂电池布局,对三元前驱体的采购需求增速放缓,腾远钴业的三元前驱体计划,将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风险。”新能源材料行业专家杨兴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因此,腾远钴业原计划 12 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不具备经济性,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 “跷跷板” 效应愈发明显。
应收账款激增、存货高企拖累盈利质量
尽管腾远钴业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深入拆解财务数据可发现,公司盈利质量与运营效率正面临严峻考验。
首先,腾远钴业应收账款持续攀升,回款压力凸显。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呈逐年增长态势,占总营收比例从 2022 年的 2.77%、2023 年的 4.77%,攀升至 2024 年的 5.34%;应收账款总额更是从 2022 年末的 1.33 亿元,猛增至 2025 年 6 月底的 4.06 亿元,三年半时间增长超 2 倍。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应收账款占比持续上升,可能原因是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放宽了客户信用政策。” 注册会计师刘敏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腾远钴业的核心客户多为动力电池企业与有色金属贸易商,受新能源行业周期性波动、下游企业资金链紧张等影响,回款周期可能拉长。若未来部分客户出现违约,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将直接侵蚀公司利润。”
其次,腾远钴业存货问题令人担忧。2021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值分别为 15.62 亿元、23.75 亿元、19.68 亿元、26.41 亿元和 32.25 亿元,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半年间存货增加 5.86 亿元,同比增幅超35%,占总资产比例高达 27%,创近四年新高;同时,存货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达 91%,为公司上市以来最高中报水平。刘敏表示,“若未来钴、铜价格继续下跌,腾远钴业需要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这将直接减少净利润。”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最后,经营性现金流 “失血”,腾远钴业盈利质量堪忧。盈利质量的核心指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更能反映腾远钴业的真实经营状况。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为 0.88,低于 1 的健康水平。2024 年这一比值为 0.29,意味着公司每实现 1 元净利润,仅能带来 0.29 元的经营性现金流。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净利润比值持续低于 1,说明公司净利润的‘含金量’不足,盈利更多依赖账面收入,而非实际现金流入。” 刘敏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道,“这与应收账款增加、存货积压密切相关。公司确认了收入和利润,但资金被客户占用或沉淀在存货中,导致现金流紧张。长期来看,这种‘赚利润不赚现金’的模式难以持续,可能引发资金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