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家族信托的国内之困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金融资讯

  文章来源:用益研究

  股权家族信托的国内之困

  当前,股权家族信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关注。作为一种兼具资产保护与传承管理功能的工具,它不仅能够避免股权继承引发的分散和纷争,还能通过制度化安排保持企业的战略定力与治理稳定。然而,信托制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现实困境,却决定了股权信托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

  业内观点:

  1、根据行业报告,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股权类家族信托存量不足百亿元,仅占家族信托市场总规模的2%左右。相比庞大的民营企业群体,这一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内地虽然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信托法》,但首例股权信托于2019年才落地。此后虽然陆续有不少信托公司跟进,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2、要让股权信托真正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钥匙”,需要多方面的制度配合。首先,法律层面应当完善《信托法》及相关配套制度,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应从试点阶段到全国推广,进一步明确股权信托的财产权属、登记流程和税收规则。其次,税制设计应体现“传承而非交易”的本质,避免因多层架构而层层征税。第三,信托行业自身也需转型,培养具备企业治理和跨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提升服务家族企业的能力。

  告别“物业焦虑”!信托制物业实现缴费率超95%

  当信托融入社区服务,不仅让物业费收缴率、业主满意度有所提升,更推动矛盾纠纷下降,形成破解物业难题的新路径。据媒体梳理公开信息,目前北京、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海南、湖南、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多地均有小区开展信托制物业试点,试点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平均达95%以上。

  业内观点:

  1、从全国实践与信托机构参与情况看,信托制物业凭借机制设计,已成为破解传统物业“收费与服务脱节”“账目不透明”痛点的有效方案,而信托公司在资金管理、合规风控上的专业能力,为该模式落地提供支撑。

  2、在传统融资类业务萎缩背景下,信托公司需开拓新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托制物业作为契合监管导向的领域,成为转型方向;从功能价值看,该业务能发挥信托“财产独立性”与“风险隔离”特点,保护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减少资金挪用、企业跑路等风险;从社会价值看,信托公司通过此类业务参与社会治理,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的资金安全痛点,对规范消费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支撑。

  广发证券:半导体板块利润环比提升明显 中长期趋势向好

  从资产周转的角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环比下降,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板块资产周转效率实现全面提升。随AI浪潮推动云侧和端侧持续创新,各板块经营面持续向好,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华泰证券:低估值叠加利润走扩预期 看好下半年电解铝板块表现

  低估值叠加利润走扩预期,看好下半年电解铝板块表现。当前电解铝板块估值偏低。盈利方面,偏紧供需格局支撑铝价上行叠加成本端氧化铝供需宽松,下半年电解铝环节行业平均利润有望走扩至4500元/吨以上,估值、盈利双提升预期下,持续看好下半年电解铝板块公司股价表现。

  中泰证券:第三季度有望迎来医疗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在医疗器械领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在充分释放,2025年第三季度有望迎来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持续看好:1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创新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的标的;3重视AI医疗、脑机接口等主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