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近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66.SZ)发布公告,聘任彭文婷为公司董事会秘书,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为止。不到一个月前,她还以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的身份,出现在安克创新的持续督导公告之中。如今身份发生急转,从投行执行总经理到上市公司董秘,市场关注度骤然提升。
这次人事变动发生在公司原董秘张希7月刚刚离任之后。张希自2015年起担任安克创新公共事务副总裁,直至2025年7月辞任董秘职务。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张希在该年度的薪酬为118万元,位列公司高管薪酬榜第四。由此,外界不免追问:新任董秘彭文婷的薪酬定位,又将落在怎样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同时披露,彭文婷尚未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培训证明》。她已报名参加相关任前培训,并承诺将在短期内获得证书。在此之前,公司的董秘职责仍由财务负责人杨帆代行,待其完成培训并取得资格后,聘任才将正式生效。
这意味着,即使董事会已经通过任命议案,彭文婷仍处于“身份未满”的状态。这样的安排在市场并不罕见,显示出公司在选人时更看重候选人的投行履历与资本市场经验,而非证书本身能否即时到位。
回顾公开资料,彭文婷1990年8月出生,拥有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学历,曾任中金公司投行业务执行总经理。更具话题性的是,她与安克创新早已有直接业务关联。
8月8日,公司公告《关于变更持续督导工作保荐代表人的公告》,显示彭文婷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安克创新的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三周后,她便以董秘身份回归公司,这种从中介机构直接进入发行人的身份转换,堪称“无缝切换”。
安克创新董事会在公告中称,此次聘任经提名委员会审核,并获得董事会一致同意。根据惯例,待其取得资格证书后,公司将再次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这种“保荐代表人转董秘”的现象在近年频频出现。伴随IPO节奏收紧、投行业务承压,不少投行人士开始寻求转型路径,进入上市公司治理体系,被视为“上岸”的一种方式。对于企业而言,拥有资本市场经验的人才,有助于对接监管、优化投资者关系、推动融资事务。而对个人而言,转型至上市公司高管岗位,也被视作职业稳定与发展空间的另一种选择。
然而,这类转型也带来合规边界上的讨论。保荐机构与发行人之间天然存在监督关系,从持续督导到公司治理的角色切换,如何避免信息壁垒与潜在利益冲突,成为监管与市场关注的重点。从安克创新的安排来看,公司在公告中特别强调由杨帆暂代董秘职责,待彭文婷取得证书后再正式生效,这一“缓冲”安排,或许正是出于合规考量。
安克创新本身是消费电子出海的代表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充电类产品、影音类产品和智能硬件,海外营收占比长期超过九成。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28.67亿元,同比增长33.36%;利润总额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长26.82%;实现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33.8%。
近年来,公司在资本市场动作频繁,既有回购增持计划,也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保持活跃。在这样一家对资本市场沟通高度依赖的公司中,董秘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张希到彭文婷,两位董秘在背景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深耕公司内部近十年,熟悉产业与政企资源;后者则来自投行一线,长期扮演资本市场中介角色。安克创新治理层的这一调整,释放出公司在资本市场导向上的新信号。
市场的疑问还在延伸:在薪酬水平上,彭文婷是否会延续张希118万元的区间?在合规层面,她如何快速完成从“保荐代表人”到“董秘”的身份转换?在资本市场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她能否承担起投资者关系、融资战略与信息披露的多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