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全球工业正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工业场景的融合不断深化。中国制造业也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关键转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核心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神经中枢”,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近日,AVEVA 剑维软件首席商务官 Sue Quense(康思韵)、合作伙伴与商业战略高级副总裁 Bry Dillon(戴博文)及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负责人Chris Lee(李富春)接受媒体采访,深入解读工业智能的核心要义,并分享 AVEVA 在赋能中国工业转型中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布局。
工业智能:打破数据孤岛,释放协同价值
“工业智能化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深度整合与价值挖掘。”Sue Quense指出,自动化虽能提升效率,但存在边界,而工业智能通过打通企业内部、合作伙伴、客户及供应商的数据孤岛,让不同角色、不同场景的参与者都能获取关键信息,实现高效协作。
在她看来,海量数据的碎片化是全球工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人工智能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工具。“AI不是替代人,而是赋能人。”Sue强调,AI能汇总多源数据、提升数据质量,为决策提供支撑。凭借近60年的行业积淀,AVEVA已服务全球十家造船企业、25家制药企业及众多电力企业,深度理解行业痛点,并将这些洞察融入工具开发中。
在中国市场,AVEVA的AI应用已落地见效。例如,其协助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历史数据训练AI模型,设计准确度达92%,显著缩短设计时间;与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基于本地化大语言模型DeepSeek合作开发E3D辅助工具AI助手原型,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驱动设计出图流程,为工程设计注入新动能。
本土化深耕:从技术适配到生态共建
中国工业转型的独特性,对工业软件提出了更高的本土化要求。“中国市场在数据、技术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需求领先全球,这与AVEVA坚持‘用户数据全面控制’的理念高度契合。”Bry Dillon表示,AVEVA通过灵活的解决方案部署,如公有云、混合云、本地部署结合等方式,确保满足客户对数据管理的所有要求。
今年,AVEVA在中国启动剑维软件中国智能创新中心,作为重要的本地化研发项目,该中心将聚焦国内市场需求,加速技术迭代。李富春补充,得益于该中心的设立,近期AVEVA中国已取得两项工程领域相关专利,聚焦于工程设计中的典型痛点,利用先进的AI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可减少人工操作、提升设计质量;同时获得首个本土软件兼容性认证——麒麟软件适配认证,标志着其产品深度融入中国数字化产业生态。
“‘在中国,为中国’是我们坚定的战略。”李富春介绍,AVEVA不仅与母公司施耐德电气协作推进绿色与数字生产力项目,如与水木明拓(达茂)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还联合本土系统集成商、高校及跨国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并通过开放平台生态对接不同系统,消除客户的兼容性顾虑。目前,AVEVA在中国已拥有超百家本土合作伙伴,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合作网络。
推动绿色转型,数据驱动减排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工业绿色转型成为核心议题。AVEVA以数据技术为支点,助力企业构建碳管理体系。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为例,依托AVEVA PI System实时数据管理平台,其搭建起全厂级能源碳排监测体系,打通“感知-分析-决策”全链条,成为上海市2023年度第一批产品碳足迹试点项目,并在2024年碳博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展示。
“很多企业使用AVEVA软件提升效率的过程,本身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Sue举例,雀巢韦弗利工厂通过AVEVA MES工业执行系统精准控制原料添加,每生产10个1千克装罐可节省1千克原料,成本降低10%,既减少浪费又提升品质。
李富春强调,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组件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全球可持续工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不仅是主要生产者,更在成为标准制定者。”AVEVA正通过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支持其在国内外市场推进可持续转型。
“中国在先进科技研发规模化、绿色技术投入等方面的进展令人振奋,这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Sue表示,AVEVA将持续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及电力等细分领域,发挥PI System等产品的优势,助力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