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温州新闻网
“最近来问‘黄金+’理财的客户明显多了,有做生意的老板,也有退休的阿姨,大家都想知道怎么借着黄金的热度稳稳赚点收益。”温州某银行理财经理小林说。
随着近期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00美元/盎司,创下6月中旬以来新高,温州市场上“黄金+”理财产品悄然走红。这种把黄金和债券、指数等资产“打包”的理财方式,不仅门槛比直接买金条低,还不用天天盯着金价波动,成了不少家庭资产配置的新选择。
“黄金+”理财升温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高位震荡,想要买黄金又怕高位“站岗”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产品。眼下,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发行黄金策略增强理财产品。如招银理财稳金系列产品,在投资端配置了7.5%的黄金资产,通过黄金ETF、挂钩黄金的场外期权进行投资;浙银理财发行的浙银理财琮融九溪添利180天持有2号黄金策略增强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配置了5%的黄金。
这些银行理财公司借力投资热点加大产品“含金量”,“黄金+”产品通过专业机构运作,比如用黄金ETF、场外期权等工具投资黄金,既降低了门槛(不少产品1000元起投),又通过分散配置控制风险。
“说白了,‘黄金+’就是让专业人士帮你管黄金。”理财经理小林说。他指出,这类产品会把5%~10%的资金配置到黄金上,剩下的投到债券、指数等稳健资产里,既保留黄金对冲风险的作用,又能平滑收益波动。
这恰好戳中了投资者的痛点。做服装生意的陈先生算过一笔账:“之前自己买过金条,涨了点就想卖,跌了又慌得不行,两年下来没赚多少。”
像陈先生这样的情况不少,虽然近两年金价涨幅跑赢多数资产,但能真正拿到高回报的投资者并不多,关键就在于“拿不住”“择不准时机”。
避险需求遇上专业配置
中国理财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7月20日,产品名称中带有“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超过40只,发行机构主要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仅7月份以来至少已有招银理财、渤银理财、浙银理财和中邮理财4家机构新成立了8只挂钩黄金期权等相关指标的理财产品。其中,招银理财7月新发的数量便占据“半壁江山”,相关产品推文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多只“黄金+”理财产品平均止盈收益率超4.0%。
“很多客户是做生意的,手头有闲钱,既想保值,又怕单一资产波动大。”银行理财经理小林介绍,该行代销的招银理财“稳金系列”“浙银理财琮融系列”等产品,黄金配置比例在5%~7.5%,近期咨询量环比涨了近三成。65岁的王阿姨就买了5万元:“钱不多,放着心里踏实,反正专业的人管,我不用天天看盘。”
从市场数据看,这类产品表现稳健。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公司共发行黄金理财产品44款,六月末存续黄金理财产品42款,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07%。虽然比去年同期略降,但在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吸引力。
现在还能入局“黄金+”吗
当前,金价已处高位,现在入手“黄金+”理财合适吗?温州金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关键看心态。
“温州人精明,但投资黄金别想着‘赚快钱’。”温州一股份行理财顾问何畅表示,“现在银行的理财有采用固收+黄金模式,也就是传统固收+权益的升级版。目前单一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比较低,增加关联度较低的黄金,有利于资产的分散配置。同时黄金上行趋势依然存在,是值得关注的品种。”
投资者对待黄金的态度应该是“配置”而非“投机”,黄金作为抗风险资产,适合长期持有,不宜短期博弈。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市民,专家也给出了具体建议:保守型可选银行“黄金+债券”的稳健产品;能承受一定波动的,可关注含黄金ETF的产品;而高风险偏好者,可少量参与挂钩黄金期权的产品,但需警惕杠杆风险。
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