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资本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金融资讯

  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提升基金投资者获得感和认同感,强化基金投资者信心,将投资者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是基金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相聚资本全体员工形成了充分认识,予以高度重视。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的统一部署,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之际,相聚资本在公司内部组织一场了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号召全体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理念,在日常运营工作中进一步夯实合规根基,将投资者保护贯彻在基金管理工作全链条,全方位筑牢投资者保护防线。

  本次学习研讨活动采用了“寓教于乐”的形式,首先是选取了最近热播的影视剧《蛮好的人生》中,一段演员的表述,其中提到了诸如“双录”、“代客户签字”、“为了开单子”等展业实操中涉及适当性义务的关键节点,就此引入“适当性制度”的概念,第一时间将大家的专注值拉到了高点。

  正式学习开始后,首先是从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基于“适当性义务”的内核,了解了适当性制度是证券投资基金工作中,保护投资者的核心要义。在学习中了解到,适当性制度出发点是保护投资者权益,防止投资者在盲目的情况下展开投资,“适配原则”应贯穿于基金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适当性义务的重中之重,就是严格投资者审核资质,不得向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非合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产品。

  第二,作为适当性义务的核心要素之一,告知说明义务也在证券基金工作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实践中,销售者通常通过“风险告知书”、“风险承诺函”、要求投资者手写已知悉风险的方式等方式履行告知说明义务。通过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投资者可以对所购买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对产品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费用的构成与支付、产品的风险、收益分配等做到知悉。

  当然也要看到,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告知说明工作“浮于形式、流于表面”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对适当性义务的漠视,认为适当性工作仅仅是形式要求,对投资者保护工作的不重视,根源在于思想层面;另一方面也是片面追求结果,以达成销售目标为导向的体现,忽略了对适当性义务的履行。

  此次研讨活动中,重点学习了监管情况通报的违法违规情形及案例,在日常的基金管理工作中,私募管理人要从资金募集、登记备案、投资运作、内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到合法合规,坚决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展业底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得动摇。

  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后,我们获得了以下几点合规警示:一是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二是规范信息披露;三是合规投资运作;四是及时办理重大事项变更;五是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近年来,最高法、最高检以及证监会协同发力,通过起草纲领性文件、严厉打击私募基金犯罪等形式,引导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一桩桩典型案例和重典问则也为私募管理人敲响了警钟,合法合规是管理运营底线,恪守底线才能谈发展。

  截止目前,相聚资本成立已满10年,深知当前资本市场处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下,提升合法合规性的必要性,也是作为头部私募树立行业形象、维护行业风气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私募业监管持续加强,推动了行业合规水平整体提升,这就要求管理人的内控要向更加合规更加完善的方向努力,高度合规内控完善,未来将是头部私募的标配。

  通过此次学习,相聚资本全体员工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是将“投资者权益保护是公司发展基石”的经营理念深入骨髓,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的各环节; 二是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信息披露、合规投资运作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控全链条工作;三是建立持续学习强化风险意识的长效机制,切实防范业务源头风险。

  未来,相聚资本将继续践行“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坚持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从投资研究、合规管理、销售服务等维度着力锻造过硬的业务和服务能力,通过持续优化投教内容与创新形式服务投资者,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基金管理服务,让投资者在私募基金投资上有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为助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