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 | 静观其变 不欲其乱
北京和聚投资
主 要 观 点
1、市场进入风险定价重构阶段。
2、美股风险远大于A股,待风险释放后A股或迎东升行情。
3、短期继续空仓,适当使用对冲工具;同时积极开展个股的实地调研。
4、密切跟踪重点科技股的基本面变化,关注具备长期稳定性和部分成长性的红利股,优中优选建立核心股票池,等待买入机会。
上一篇文章提到,4月A股市场面临双重考验。上周关税政策利空兑现之后,美股、A股均出现大幅调整。
个人认为当前市场已进入风险定价重构阶段。基于DCF模型框架分析:分子端,短期增长受关税政策直接冲击,长期增长的天花板则因贸易壁垒持续强化而下移;分母端,利率因为通胀上升短期无法顺利降息,而风险溢价大幅提升,叠加地缘风险。从DCF公式的定价结果来看,当下对资产定价全面利空。
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制具有持续性。短期需要回避风险,要坚守“有重大基本面变化才改变策略”的原则。除非出现能够逆转趋势的核心变量——例如关税和贸易摩擦的政策的大幅改善,美联储等注入海量流动性,美国政治体系发生巨变,如巴菲特等仓位较低的大佬达到低估开始买入,等大级别的积极信号,才有做多机会。
在此之前,需保持耐心,至少以月度为观察周期,观测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共振节点。
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美股,美国不得人心的产业政策,和仍处于高位的通胀,意味着未来几个季度,大概率美国GDP增速将持续下修,大部分核心科技巨头公司的EPS也将下修,因此美股市场先杀估值,再杀业绩。而AH股会跟随美股调整,全球一起RISK OFF。
有机构将本轮关税摩擦与2018年做比较,上一轮美股表现优于A股,主要是因为当时贸易摩擦对A股的杀伤力更大,而美国还没有那么大的债务危机风险。
时隔多年之后,今年中美再次面对关税对弈,我认为,美债巨大的还债风险,科技股高估值、盈利增速下修及流动性收缩共振等因素,导致目前美股的风险远远大于已提前调整的A股。待风险充分释放后,A股有望凭借政策托底与估值优势率先开启“东升”行情。
历史经验表明,关税冲击从来不是单边叙事。在2018年贸易摩擦之后,尽管A股上证指数持续探底至2440点,却在政策底与估值底共振下迎来2019年超30%的修复性行情。与其困于短期的“关税焦虑”,不如以更长视角审视东西方产业竞争力的此消彼长。
在关注的信号出现变化之前,产品将继续保持空仓,适当使用对冲工具;同时积极开展个股的实地调研,密切跟踪重点科技股的基本面变化,关注具备长期稳定性和部分成长性的红利股,优中优选建立核心股票池,等待买入机会,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公司声明
本文仅为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和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版权归北京和聚投资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