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际华新董事长的新挑战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3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宣布了关于新兴际华集团领导班子调整补充的决定:周群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免去贾世瑞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退休。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兴际华”)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聚焦冶金、轻纺、装备、应急、医药五大主业,资产经营管理、现代供应链物流、现代商业服务三大专业化领域,以及一个产业投资平台。旗下有新兴铸管、际华集团、海南海药三家上市公司。

此次人事调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周群的任命或将标志着新兴际华进入了深化改革与战略升级新阶段。

01

改革先锋扭转困局

在国资央企的发展史上,新兴际华曾是央企中的改革标兵和明星企业,承担着国资委多项改革试点重任。然而,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新兴际华在发展转型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企业各项指标出现下滑趋势。

2021年5月,国资委及时调整新兴际华领导班子。此后,以新兴际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世瑞为首的新一届班子打出了一套改革发展组合拳。2022年,新兴际华净利润同比增加8.04倍,跑赢了市场大盘,成功扭转困局。

出生于1963年的贾世瑞,曾任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2020年5月,贾世瑞调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9月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直至2025年3月卸任退休。掌舵新兴际华不到四年时间,贾世瑞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贯彻到底的改革理念,让新兴际华这家出身特殊的大型央企重新焕发生机。

贾世瑞曾当选“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他一样获得过这项荣誉的,还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以及时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戴和根等央企董事长。

“他是临危受命的改革先锋,带领新兴际华在抓改革、促发展、强创新上持续用力。作为全球最大的球墨铸铁管、职业装、职业鞋靴、后勤军需品的研发生产中央企业,2022年,新兴际华聚焦‘531’产业布局,牢记‘保军、应急、为民’三大使命,从粗放管理转为专业经营和集约管理,充分发挥 ‘军急民’产业优势,实现经营业绩逆势增长。”这是“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授予贾世瑞的颁奖词。

“任何产业、企业都有黄金期和调整期,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性问题。高速发展阶段必然会积累问题,掩盖矛盾。新兴际华遇到阶段性困难的根源,主要与出身有关。”2022年时贾世瑞曾这样对外界说,新兴际华所属企业大多是军队生产保障型企业,20年前才与军队脱钩,比其他市场主体少了20年的市场风浪洗礼。即使从军队脱钩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化意识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贾世瑞所指的“市场化意识”缺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存在严重短板,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频繁地超规经营、超规决策,管理随意性大,制度约束性小,“人治”远超“法治”,对企业伤害巨大。亏损企业退出机制没有建立。随着亏损面和亏损额度不断加大,很多企业陷入困境。

二是集团公司行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一定程度存在各板块贪大求全、开枝散叶、各自为战甚至彼此竞争等突出问题。

三是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走了回头路,激励约束不对等,活力动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这是新兴际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

四是从军队脱钩时,研发环节没有跟随生产部门一并移交,导致科技创新“先天不足”。加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多年来产品没有升级,技术没有迭代。

面对上述问题,贾世瑞带领管理团队总结企业脱钩军队20年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年走出困局、三年夯实根基、五年再创辉煌”的发展目标,重塑新兴际华5大主业(冶金铸造、轻工服装、机械装备、应急、医药)、3个专业化领域(资产经营管理、现代供应链物流、现代商业服务)和1个产业投资平台的“531”产业布局,全面推动“三项制度”改革,进行专业化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强化科技创新。

其中,贾世瑞推动新兴际华所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实现“主业归核、资源归集、产业归类”,调整涉及10家二级公司,50余家三级企业,划转托管户数占集团所属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是新兴际华2006年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幅度最深的一次改革。

回忆那次调整,贾世瑞说:“调整的决心和力度很大,比如际华股份和新兴发展都同时调整了董事长和总经理。我们做好了出问题的准备,但最终还是平稳完成了。”

从改革成效看,目前,新兴际华“三项制度”改革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已实现全覆盖,并形成了“刚性考核、强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方面,新兴际华位列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球墨铸铁管生产研发基地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领先的后勤军需品、职业装、职业鞋靴生产研发基地,具有军需装备出口权。是兼具应急和医药双主业的中央企业。

贾世瑞说,搞企业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新兴际华的发展实践表明,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发展才有未来。

02

兼具技术与管理背景的继任者

贾世瑞上任新兴际华董事长之时确立的发展目标,现在看来只差一步之遥。

2025年3月,周群接替贾世瑞掌舵新兴际华。

出生于1967年的周群,曾任成都电力机械厂副厂长,成都铁塔厂厂长兼党委副书记,四川省电力公司产业管理部主任,国家电网成都援藏办(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电力公司人事董事部主任,成都电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兼国家电网公司巡视组副组长,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山东电工电气集团董事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董事。

2021年10月,周群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集团总经理人选;2025年3月13日,周群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总经理调任新兴际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位扎根电力系统36年的“技术派”高管,曾主导国家电网多个重大项目。

从从业履历看,周群兼具技术与管理双重背景,这与国资委“选聘懂业务、敢担当的专家型领导”要求高度契合。

贾世瑞为新兴际华的改革发展夯实了根基,周群的跨领域调动被业界解读为是推动电力装备与新兴产业资源整合的重要一步。

有国资系统人士认为,周群的跨集团调动呼应了国资委“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的目标。新兴际华以冶金、应急装备为主业,而中国电气装备是特高压领域龙头,此次调整或为打通电力装备制造与下游应用场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此外,周群在国网体系积累的电力装备经验,或将推动新兴际华向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等赛道延伸,与旗下上市公司,如新兴铸管,形成业务协同。

03

新兴际华下一步

作为新任董事长,周群上任后将推动新兴际华进行哪些改革?

根据国资委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相关要求,业界认为,延续贾世瑞的改革思路,周群或将重点从四个方向继续推进新兴际华的改革与发展:一是延续优化“531”产业布局,巩固冶金铸造、应急装备等五大主业,加速整合资源,解决历史遗留的“集而不团”问题。同时,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参考际华中晟股权优化的经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员工持股等模式,增强子公司活力;推进提升治理效能,完善董事会授权体系,强化二级公司经营主体责任,推动总部向“价值创造型”转型。

二是继续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凭借“强化科研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完善创新机制”这“三驾马车”使新兴际华从传统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业务方向跃升,包括完善“集团战略主导+二级共性技术攻关+三级工艺验证”的三级研发架构,推动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聚焦应急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加速国产替代;以及深入推广“揭榜挂帅”“超额利润分享”等模式,吸引高端人才。

三是强化产业升级路径与深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新兴际华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40%的目标,并在新材料、智能应急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确保该目标的完成,是周群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是进一步调整分配激励机制。周群曾多次强调“改革要让职工有更多获得感”,未来,新兴际华或将迎来更多分配机制层面上的调整。如延续“薪酬差距拉大”机制的同时,把更多激励手段向一线科研人员和基层骨干倾斜。继续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一人一表”绩效考核,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强化集团整体的人才培育水平。

有国资系统人士认为,周群的任命标志着新兴际华进入了深化改革与战略升级的新阶段,其市场化改革经验、技术管理背景与集团既有优势的结合,有望推动企业在“十四五”收官之际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突破,并为“十五五”期间跻身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未来,如何平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将是周群面临的核心挑战与机遇。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转自:企观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