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镁经)
////
11月9日,在郑州“新宋河启航新闻发布会”上,锅圈实业(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锅圈实业)董事长杨明超表示:“烟酒店这个行业将消失,被具有数字化能力的酒饮折扣所替代”。
此言论在行业内外引起热议,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拉踩行为。杨明超提到的“具有数字化能力的酒饮折扣”,大概率就是将于年底落地的“宋河酒饮到家”门店。
2023年末,杨明超带领团队,开始对宋河酒业进行战略辅导和经营帮扶。之后,他便以“新宋河总规划师”的身份参与到宋河酒业的实际经营当中。
他想做的,并不是在锅圈门店里顺带卖点白酒,而是彻底重构宋河的经营逻辑——用快消品思维改造一家区域老酒企。他还喊出了“十年百亿”的目标。
白酒业从不缺“跨界者”,但成功的寥寥无几。
一个靠火锅食材起家的快消龙头,真能改写一家沉寂多年的老牌酒企的命运吗?
花了1.8亿改造,才闯过第一关
宋河酒业的前身,是曾有河南地区“酒王”之称的宋河酒厂。
1979年,宋河酒厂生产的宋河粮液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还曾与茅台、五粮液等17款名酒共同荣获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中国名酒”称号。
这家老牌企业,走过了一段从辉煌到没落的曲折道路。
在辅仁药业经营下,宋河酒业2012年营收曾突破22.5亿元,稳坐“豫酒老大”宝座。然而,随着辅仁药业2019年“爆雷”,宋河也深陷债务危机,负债高达115.86亿元,最终走向破产重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11月,宋河酒业向法院申请破产时,中粮、华润、古井贡酒、河南国资等都被传出对宋河有兴趣,尤其古井贡酒意向强烈。最后,宋河酒业选择了锅圈实业。
目前,锅圈实业只是对宋河酒业进行帮扶,两者并不存在股权关联。
杨明超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人,1968年生,199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锅圈食汇创始人,持有锅圈实业55.60%的股权。锅圈实业是上市公司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锅圈 02517.HK)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08%。去年,锅圈的营收为64.7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为106亿港元。
“过去16个月锅圈不拿宋河1分钱,投入了1.8亿元资金,买了宋河两年的发展时间。”杨明超在新宋河启航发布会上说。
在这16个月里,宋河酒业的产品线进行了一次“瘦身手术”,砍掉了438款老产品,确定了新的产品体系,推出宋河粮液承运、青云、紫气东来等高端系列,以及面向大众市场的鹿邑大曲潮系列,形成覆盖高端商务、喜庆婚宴、日常口粮的全价格带产品矩阵。
为提升盈利能力,宋河将单瓶出厂价从23元提升至55元,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管理,使毛利率从41%提高至79%,酒厂保本点也从每年8.7亿元降至3.2亿元。
按照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说法,宋河经营重回正轨,只标志着这场“拯救行动”刚闯过第一关。
外界一直很关心的债务问题和股权变更,一直悬而未决。
去年8月,杨明超就对媒体表示,锅圈实业是宋河酒业唯一的重整投资人,目前重整投资正在按流程进行中,预计很快将会完成。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重整进程远比预想中要慢得多。到目前为止,宋河酒业的股权仍未发生变化,大股东依然是辅仁药业,持股比例为52.38%,股东名单中并未发现锅圈实业的名字。
▲宋河酒业的股权架构,图源企查查截至10月28日,宋河酒业仅变更了法人代表,由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臣变更为王水云。根据公开信息,王水云是锅圈实业团队成员。在上市公司的高管名单中,并未发现此人。
按照最新发布会上的说法,债权清偿、债转股后续将继续推进,确保债权方案和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能够顺利落地。
颠覆旧逻辑,用快消思维卖白酒
虽然股权还没变更,但杨明超已经早早就为宋河酒业画好了发展蓝图。
杨明超似乎是想做些颠覆性的事情。用他的话说,“宋河重整最大的危险不是重整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锅圈老板杨明超,图片源自宋河酒业官方公众号杨明超想复制锅圈的成功路径,用快消品思维重塑宋河酒业。他提出,宋河不再压货,而是以终端开瓶率作为唯一考核指标,通过数据追踪、产品体验和场景运营来拉动消费者认知。
这套逻辑显然更像零售系统的增长模型,而非白酒行业惯用的“经销商动销+渠道压货”逻辑。
在11月9日的发布会上,杨明超表示要从“宋河酒业”向“宋河酒饮”拓展,最终打造成开放式“酒饮产业平台”,所谓“喝的锅圈”。
按照他的设想,未来宋河酒饮将不只是卖白酒,还将引入精酿啤酒、饮料、NFC果汁等产品。近一年多来,宋河一直在打造所谓的“酒仓”模式。目前宋河已经开设近200家数智酒仓,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内。
宋河酒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水云曾在南京的一场论坛上解释过该模式:“过去宋河的货,到了经销商的层面之后可能就没有以后了。而现在的数智酒仓,就像一个下沉酒厂,除了不生产酒,品鉴、网点、宴席、培训的功能都有,还有数字化的追踪系统。”
杨明超认为,从今年上市白酒企业的三季报表现便可看出,深度分销模式已经与当下环境不再兼容,深度场景营销将更具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宋河的数智酒仓本质上是宋河的专卖店,但在功能上做了多项升级。
在消费逻辑差异、巨头竞争等多重挑战下,锅圈模式在白酒业能否成功,仍充满未知。
据“鳌头财经”报道,北京一家券商中专门开展零售行业债券投资的投资人认为,锅圈门店以社区家庭消费为核心,优势在于对大众市场的快速覆盖。而宋河酒业的高端产品需依赖商务宴请等场景,两者消费逻辑并不匹配。
该投资人还表示,酒饮到家领域已存在美团、京东等巨头,新宋河需在物流、配送、用户粘性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否则可能沦为平台生态中的边缘参与者。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则表示,锅圈会付出一定的试错与时间成本。他建议,宋河要做好“买”和“卖”两个关键点:让消费者愿意买,这需要提供有质价比的产品和愉悦的消费体验;让渠道伙伴愿意卖,要提供前置性陈列费用投入,让经销商和终端有利可图,从而有效控价。
十年百亿,难度有多大?
杨明超似乎对他为宋河规划的发展路径非常有信心。
2024年初,在锅圈团队介入宋河经营后不久,宋河酒业就在大商团拜会上喊出了“一亿河南人,百亿宋河酒”的口号。
杨明超后来对这一说法进一步拆解:前三年养元固本,中三年顶天立地,后四年百亿腾飞。
以宋河酒业现在的情况,“十年百亿”的难度不小。
按照河南省商务厅的披露,2022年申请破产重整这一年,宋河酒业的年营收大约为8.44亿元。
宋河酒业在上述团拜会中曾提到,2023年宋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0%以上,而杨明超在最新发布会上提到新产品推出后销售额并未下降。根据这些信息,大致能估算出宋河的年收入应该在10亿左右。
在号称“白酒消费第一大省”的河南,这个体量显然没多大的竞争力。
河南省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市场白酒品牌约4000个,市场规模约668亿元,省内品牌销售额约142亿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酒企中,贵州茅台占29%、五粮液占20%、郎酒占11%、洋河占10%,宋河酒业仅占2%。
河南省内白酒中,仰韶酒业体量最大,已突破50亿元,杜康、宝丰的规模都比宋河大,宋河酒业与赊店、皇沟御酒等位列豫酒第三梯队,销售额多年在6亿元到10亿元徘徊。宋河要实现百亿目标,得先超越这些省内同行。
况且,宋河已经沉寂多年,品牌价值严重受损,渠道萎缩。在白酒业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宋河复兴的难度更大了。
在白酒业,曾喊出50亿、100亿目标的酒企并不少。许多业外资本跨界进入白酒业后,都是豪情万丈,动不动就剑指百亿。例如,华润啤酒收购金沙酒业后,也曾喊出百亿目标;中粮入主酒鬼酒后,也高喊百亿目标。
到目前为止,业外资本进入白酒圈后,做得好的寥寥无几,没有一个达到百亿规模,失败案例倒是比比皆是。
例如2011年,联想控股收购武陵酒后正式踏入白酒行业,之后陆续收购板城烧锅、孔府酒家、文王贡酒,组建了丰联酒业,耗资超过20亿元。结果2017年,联想控股将丰联酒业以13.99亿元的价格卖给了衡水老白干,退出了白酒业。
还有一个比较知名的案例——华润投资白酒。从2020年至2022年,华润在白酒行业累计投入超过187.62亿元,收购了三家白酒公司(金沙酒业、景芝白酒、金种子酒),其中收购金沙酒业就花了123亿。如今这三家酒企的发展情况都难言乐观。
不管是联想还是华润,在资金实力、经营能力、管理体系还是渠道资源,都不逊于锅圈,但依然玩不转白酒。
这一次,当老牌区域名酒遇上新零售巨头,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