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危机模式启动:日本史上最大刺激 × 加息风暴,汇市多空都在逃命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日本政府制定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草案显示,日本政府正处于制定一项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约13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最后阶段,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刺激方案,旨在帮助家庭应对持续的通货膨胀。该计划体现了首相高市早苗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的扩张立场,但市场越来越担心为此提供资金所需的借贷规模。

  方案包括17.7万亿日元的财政支出,远高于上一年的13.9万亿日元,并包含2.7万亿日元的减税措施。资金将通过预期整体税收收入增长以及额外发行政府债券筹集,债券发行规模尚未最终确定,但知情人士称可能超过去年刺激计划中的6.69万亿日元。若将受益于政府支出的私营部门资金纳入计算,整体方案规模预计将达到42.8万亿日元。

  计划中将拨款11.7万亿日元用于抑制物价上涨和刺激消费,并提供7.2万亿日元用于危机管理及经济安全相关领域。媒体报道称,政府将在现有儿童津贴基础上,为每个家庭的每个孩子额外发放2万日元,并实施所得税减免以及降低汽油税率等措施。

  内阁预计将在周五批准该方案,并争取最早于1128日批准相关补充预算案,目标是在年底前获得议会通过。自上月上任以来,高市承诺实施大规模支出以减轻生活成本压力并促进投资,并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造船等关键产业的投资。市场预期其政策将延续大规模支出并维持低利率,推动日元和日本国债遭遇抛售。

  2.日本央行决策者倾向于在政府反对声中继续推动加息

  日本央行理事小枝淳子表示,由于市场预期政治压力可能导致加息步伐放缓、日元扩大贬值,日本央行必须继续提高实际利率至“均衡状态”。她的言论显示,如果未来几个月行长植田和男提出加息提议,她将投下赞成票。

  尽管首相高市早苗反对近期再次加息,但财务大臣片山五月表示并不反对温和的加息路径,原因是长期维持低利率可能导致日元进一步走弱。小枝指出,物价“相对坚挺”,产出缺口约为0%,就业市场趋紧,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影响通胀预期。她强调,日本的实际利率在国际比较中“明显偏低”,即便名义利率略有上调,也仍能支持消费和投资。

  小枝认为,日本央行需要推进利率正常化,使实际利率恢复均衡,以避免未来出现意外扭曲。她的观点凸显出央行内部对通胀压力的担忧正在加剧,已有两名委员在9月和10月提出加息动议但未获通过。路透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12月加息,美元兑日元升至10个月高点也强化了这一预期。

  她警告称,日元过度贬值将推高进口价格、加剧民众对通胀的担忧并可能影响政府支持率。政府发言人已警告外汇市场波动“剧烈且单向”,但并未阻止做空日元的情绪。尽管日本央行去年结束了十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并两次加息,但政策利率仍维持在0.5%。植田和男表示,如果确信潜在通胀将稳定在2%,央行将继续加息。

  小枝指出,潜在通胀率约为2%,但央行需要判断其稳定性。她强调决策仍需关注海外形势、工资谈判、最低工资、奖金发放及就业流动性变化等因素。针对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她表示如在特殊情况下大幅飙升,央行将加大购债或进行紧急操作。

  3.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分化: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而就业增长稳健但失业率上升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1115日当周,经季调后首次申请州失业救济人数减少8000人至22万人,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3万人。数据发布恢复于此前政府停摆43天之后。该数据涵盖了企业用于11月非农就业调查的时期。家庭调查则因停摆无法开展,导致10月失业率无法计算。劳工部宣布,10月和11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将合并于1216日发布,10月失业率将不会公布。

  与此同时,截至118日当周,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至197.4万人,为招聘疲软提供了佐证。

  美国9月份的就业增长加快,但失业率升至四年来高位的4.4%,高于8月份的4.3%。劳工部报告显示,更多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而此前8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被从2.2万人下修至减少4000人,表明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医疗保健行业新增4.3万个岗位,餐饮业增加3.7万个,社会救助行业新增1.4万个,但运输和仓储业减少2.5万个岗位。联邦政府就业人数减少3000人,自年初以来累计裁员达9.7万人,预计在更多员工接受买断方案后仍将增加。

  私营非农部门全体员工平均时薪9月份上涨9美分,涨幅0.2%,达到36.67美元。过去12个月,平均时薪累计增长3.8%。私营部门生产和非管理员工平均时薪上涨8美分,涨幅0.3%,达到31.53美元。私营非农部门全体员工平均每周工时保持不变,为34.2小时。制造业平均每周工时基本持平,为39.9小时,加班时长仍为2.9小时。私营非农部门生产和非管理员工平均每周工时9月份小幅增加0.1小时,至33.7小时。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应下降,是就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劳工统计局估计,过去一年就业增速被高估了约91.1万人。当前经济每月仅需新增3万至5万个岗位即可匹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而2024年该需求约为15万。9月有约47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家庭就业仅增加25.1万人。

  尽管就业市场放缓,但裁员水平仍低,说明就业环境整体平稳。市场反应积极,美股走高、国债收益率下降、美元指数基本持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尽管数据推迟发布,但9月份报告仍可能影响美联储12月会议。然而由于11月就业报告推迟至1216日,美联储在会议时将无法获得最新数据。

  此外,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削弱了部分岗位需求,尤其是入门级职位,使应届毕业生面临更高失业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造成经济不确定性,尤其限制了小企业的招聘能力。美国最高法院近期就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合法性举行听证,法官们对其相关权力范围提出质疑。

  4.美联储官员对提前降息保持谨慎:通胀停滞、就业数据强劲、政策前景更加复杂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周四表示,他对提前降息持谨慎态度,主要原因是通胀在接近美联储2%目标方面的进展停滞,甚至出现倒退。他指出,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未来利率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但在短期内,他不愿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迅速降息,以避免依赖通胀短暂回落的假设。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表示,由于政府停摆导致官方数据缺失,美联储对价格压力的掌握程度不如对劳动力市场的掌握,这加剧了他的不安。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指出,9月份“过时”的经济数据大体符合政策制定者的预期,即就业市场正在放缓,但不会出现明显恶化。她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她预计经济将继续降温,而最新数据显示确实如此。9月份就业岗位增加11.9万个,高于经济学家预期,失业率从4.3%升至4.4%,达到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她认为,即便失业率上升,其中也包含积极因素,例如劳动力市场增加了47万名劳动力。同期工资同比增长3.8%

  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被视为未来可能接任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之一的里克·里德尔表示,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就业增长依然疲软,因此美联储可能仍需继续降息以满足充分就业目标。但他指出,美联储是否会在下个月采取行动仍不确定。

  作为政府停摆结束后的重要补发数据之一,9月就业报告为美联储继续关注通胀提供了基础。哈马克表示,美联储目前必须维持一定程度的紧缩政策立场,以确保通胀最终回到2%的目标。自10月下调利率以来,面对依然高于目标的通胀水平,多位美联储官员对进一步降息保持谨慎态度。一些分析机构认为,若缺乏显示劳动力市场急需政策支持的更强证据,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谨慎派可能在下个月占据主导。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在报告中表示,由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立场强硬且在12月会议前不会发布新的就业报告,最新就业数据不太可能促使美联储在12月降息。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个人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补贴及其他由共和党掌控的国会推动的联邦法律调整将于明年生效,美国经济可能走强,这可能进一步削弱大幅降息的必要性。美联储预计将在12月会议中发布最新的经济及政策预测。

  根据周三公布的1028-29日会议纪要,美联储工作人员上调了对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潜在产出增长增强、金融状况将提供更多支持。纪要还指出,失业率预计将于今年后开始逐步下降,并稳定在略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尽管自然失业率的估计仍不精确。Evercore ISI特别顾问、前美联储研究部副主任约翰·罗伯茨表示,“美好大法案”中的税收改革将于2026年初推动经济增长约0.4个百分点,可能降低失业率,并使美联储避免至少一次原本可能实行的降息。

  摩根士丹利周四撤回此前对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测,原因是近期强劲的9月就业数据表明经济具备韧性。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就业人数大幅反弹显示夏季经济放缓程度可能被高估。尽管失业率略有上升,就业增长的广泛改善表明经济趋稳。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就业数据延迟至停摆结束后公布,摩根士丹利现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1月、4月和6月降息,使政策利率降至3%3.25%。与此同时,市场交易员依旧押注美联储将在12月维持利率不变,尽管在就业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略有减弱。

  20251121日(星期五),日本经济议程暂无重要数据公布。市场焦距于北京时间22:45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11月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经济资讯

  日本经济站在十字路口:扩张性财政与紧缩货币的激烈博弈:当前,日本经济正陷入一场由大规模财政刺激与趋紧货币政策预期所引发的市场动荡之中。政府与央行的政策方向出现张力,导致国债遭抛售、日元贬值,为经济前景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政府推出大规模经济对策,财政压力加剧:为应对物价飙升及美国潜在的高关税政策等外部风险,日本政府计划于11月21日敲定一项规模空前的经济对策。整个方案的项目总规模预计将达到约42.8万亿日元,其核心是约为17.7万亿日元的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财政支出。

  这套组合拳旨在多管齐下缓解民生压力:减负与补贴包括向每名儿童发放2万日元补贴;对明年1至3月的电费和燃气费提供补助,为普通家庭总计减负约7000日元;通过发放大米券和推广电子优惠券来应对食品价格上涨。支持企业与地方提供资金以支持中小企业加薪和周转,并设立2万亿日元的“重点支援地方交付金”以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然而,由于增加的税收无法覆盖巨额支出,政府不得不追加发行国债,这引发了市场对日本财政状况恶化的深切担忧。

  央行加息预期升温,与政府目标形成张力: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反,日本央行(BOJ)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压力。

  内部呼声央行审议委员小枝淳子公开表示,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极低,通过加息推动利率正常化是必要的,并指出大米价格高涨可能对消费构成下行风险。

  市场预期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央行将在12月的政策会议上再次加息,将短期利率从当前的0.5%上调至0.75%。日元持续贬值(目前已跌破1美元兑157日元)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是推动加息预期的重要因素。

  这一动向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主张相悖,她倡导扩张性政策并敦促央行在加息方面保持谨慎。这使得政府与央行之间的政策协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剧烈动荡,信心危机隐现

  政策方向的博弈直接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出现了一场罕见的“股、债、汇”三杀局面:国债市场市场因担忧财政恶化而大肆抛售国债,导致长期利率飙升。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1.8%,创下17年新高,长期债券连续多日下跌。日元汇率在财政扩张和利率预期复杂的相互作用下,日元持续走弱,兑美元汇率跌至10个月新低。信心挑战此次抛售潮与2022年英国“迷你预算”危机有相似之处,表明市场对日本财政纪律和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正在动摇。同时,日本央行和国内保险公司作为国债传统大买家的需求正在减弱,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政治资讯

  自民党启动安保文件修订,无核三原则与防卫费成焦点

  日本自民党于11月20日召开安全保障调查会会议,正式启动了针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核心安保文件的修订讨论。此举是根据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指示进行的,预计相关讨论将持续至明年4月自民党汇总建议,政府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完成文件的正式修改。

  核心议题:无核三原则与防卫费目标。此次修订涉及两个极具争议性的核心议题,标志着日本安保政策的潜在重大转向。1.“无核三原则”的存废日本长期奉行“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这是其作为和平国家身份的基石。然而,首相高市早苗未就是否继续坚持“不运进”这一原则做出明确表态,引发了外界关于该政策可能被修改的广泛猜测和担忧。2.防卫费大幅增额现行安保文件设定的目标是,将防卫费及相关经费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但有消息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已私下要求日本将这一比例大幅提高至3.5%。是否设定这一更高的新目标,将成为党内及执政联盟内辩论的焦点。

  国内强烈的反对声音。对可能修改无核三原则和放宽武器出口的动向,日本国内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浪。

  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发表了致首相的抗议声明,强烈谴责开启修改无核三原则的讨论,要求政府坚守原则并将其法制化。在野党方面一致提出批评。立宪民主党强调日本“和平国家的声誉”不容损害;共产党严厉警告日本或将走上“死亡商人之路”;作为自民党执政联盟伙伴的公明党也对放宽武器出口规则表示了“非常担心”,暗示将作为“在野党”进行制约。

  金融资讯

  日股强势反弹 英伟达财报与日元贬值共推市场大涨

  大盘表现亮眼,日经指数逼近五万点:基准的日经225指数飙升1286.24点,涨幅达2.65%,收报49823.94点。盘中该指数一度暴涨超过2000点,重新突破5万点大关。与此同时,东证指数(TOPIX)也上涨1.66%,收于3299.57点。市场成交量活跃,显示出投资者信心显著恢复。

  核心驱动力:英伟达卓越财报提振AI板块。本轮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AI领域的重磅利好。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在19日公布了远超市场预期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了大幅增收增益。该公司CEO黄仁勋更是指出,市场对其新一代Blackwell芯片的需求“爆表”。

  这一强劲数据有效缓解了近期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存在投资泡沫和估值过高的担忧。受此直接鼓舞,日本股市中与AI和半导体相关的权重股集体走强,成为拉动大盘上涨的主力。其中,东京电子股价大涨5.3%,爱德万测试更是暴涨8.8%,软银集团等也录得可观涨幅。

  辅助因素:日元走弱与政策预期。此外,日元兑美元汇率进一步走软,跌破157关口,这一态势提振了业绩与出口密切相关的汽车和制造类股票。同时,市场对日本政府即将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的预期,以及长期利率上升带来的利差扩大,也推动了银行股的上涨。

  地缘战事

  11月20日,两场备受国际关注的冲突——乌克兰战争与加沙局势——均进入关键阶段,一边是战场上的激烈交锋与幕后紧张的外交博弈,另一边则是脆弱的停火协议在暴力循环中摇摇欲坠。

  乌克兰:俄军宣布夺取关键城市,美国和平方案引发震荡。在军事层面,俄罗斯宣布取得重大进展。俄罗斯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向总统普京汇报,俄军已完全控制乌克兰东部重要城市库皮扬斯克,并控制了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约70%的区域。此举若属实,将是俄军近两年来攻占的第一个重要城市,标志着战线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1.技术总结:

  日本政府正处于制定一项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约13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最后阶段,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方案,旨在帮助家庭应对持续的通货膨胀。方案包括17.7万亿日元的财政支出和2.7万亿日元的减税措施,资金将通过预期整体税收收入增长及额外发行政府债券筹集,债券发行规模可能超过去年刺激计划中的6.69万亿日元。若将受益于政府支出的私营部门资金纳入计算,整体方案规模预计将达到42.8万亿日元。计划中11.7万亿日元将用于抑制物价上涨和刺激消费,7.2万亿日元用于危机管理及经济安全领域。政府拟在现有儿童津贴基础上,为每个家庭的每个孩子额外发放2万日元,并实施所得税减免及降低汽油税率等措施。内阁预计在本周批准方案,并争取于1128日批准相关补充预算案,目标是在年底前获得议会通过。自上月上任以来,首相高市早苗承诺通过大规模支出缓解生活成本压力,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造船等关键产业投资。市场预期政策将延续大规模支出并维持低利率,推动日元和日本国债承压。

  在日本央行方面,理事小枝淳子表示,由于市场预期政治压力可能导致加息步伐放缓、日元进一步贬值,央行必须继续提高实际利率至“均衡状态”。尽管首相高市早苗反对近期再次加息,财务大臣片山五月表示对温和加息不反对。小枝指出,日本物价“相对坚挺”,产出缺口约为0%,就业市场趋紧,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影响通胀预期。她强调,日本实际利率在国际上仍“明显偏低”,即便名义利率略升,也能支持消费和投资。央行需要推进利率正常化以避免未来出现经济扭曲,已有两名委员在9月和10月提出加息动议但未获通过。路透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12月加息,而美元兑日元升至10个月高点也强化了这一预期。小枝警告称,日元过度贬值将推高进口价格、加剧通胀担忧,并可能影响政府支持率。央行仍维持政策利率在0.5%,并在特殊情况下可加大购债或进行紧急操作。

  美国方面,截至11月中旬,首次申请州失业救济人数减少至22万人,低于预期,但持续申领人数升至197.4万人,显示招聘仍疲软。9月份就业增长稳健,但失业率升至4.4%,为四年来高点,反映更多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医疗、餐饮和社会救助行业新增岗位,但运输和仓储业减少,联邦政府就业人数也有所下降。私营非农部门平均时薪同比增长3.8%,平均每周工时保持稳定。经济学家认为,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应下降,是就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尽管就业市场放缓,但裁员水平仍低,显示整体就业环境稳健。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以及政策和贸易不确定性,也对部分岗位需求和小企业招聘能力产生影响。由于政府停摆,10月就业报告推迟至1216日发布,这可能影响美联储的决策依据。

  美联储官员对提前降息保持谨慎。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指出,通胀接近2%目标的进展停滞,短期内缺乏足够证据支持降息。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认为,就业市场虽放缓但未明显恶化,就业岗位增加和劳动力参与率上升显示经济仍稳健。部分分析人士表示,税收减免、折旧补贴及其他联邦法律调整可能推动经济走强,进一步削弱降息必要性。摩根士丹利因9月就业数据强劲,已撤回12月降息预测,并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分阶段降息。市场交易员则押注12月利率维持不变。整体来看,美国就业市场稳健,通胀和政策前景复杂,使美联储在短期内保持谨慎立场。

  周四交易时段,美元兑日元继续扩大涨幅,日内最低测试156.88水平,最高触及157.89水平。

  技术指标显示,日线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6.85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54.25区域水平为走势提供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51.55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支撑。当前汇价突破至布林带上轨上方运行,表明当前多头动能占据主导优势,短期上行趋势确立。布林带开口呈现扩张迹象,表明短期波动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14RSI相对强弱指标升至75.35附近深度超买区域,与布林带指标共同验证当前多头动能的强劲格局,为汇价保留潜在上行空间。

  从技术结构看,美元兑日元自10月日本首相选举(高市早苗胜选)以来的升势仍完好延续,当前汇价主要阻力构筑于2025110日高点158.90区域水平,若汇价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突破并站稳这一阻力区域上方,将显著提振多头信心,并为后续挑战161.95区域水平(1990年代日本资产价格泡沫时期的历史极值)铺平道路。

  下行结构来看,汇价主要支撑构筑于155.75区域水平,短期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主动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153.60区域水平之风险。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美日日内关注区间

  157.90-156.85

  技术指标显示,4小时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8.2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56.20区域水平为走势界定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54.2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支撑。当前汇价趋向于测试布林带上轨区域,显示当前多头动能占据主导优势。布林带开口呈现扩张状态,表明短线波动率有所上升。此外,布林带上中下轨均跟随价格抬头向上,显示多头持续性增强。与此同时,4小时级别14RSI相对强弱指标处于74.00附近深度超买区域,与布林带指标共同验证当前多头动能的强劲格局,为汇价保留潜在上行空间。

  4小时级别来看,美日短线阻力构筑于157.90区域水平,日内汇价若能够突破该区域限制,则倾向于上行测试158.20区域水平,若可轻松突破该区域限制,上行目标有望延伸至158.55甚至158.90区域水平。下行结构来看,美日短线支撑构筑于下方156.85区域水平,日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面临回落测试156.25区域水平之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短线情绪趋于“多头对待”,日内汇价若可突破157.90区域限制,将强化多头短线看涨格局,为汇价上行挑战158.20甚至158.55158.90区域水平提供信心支持。然而,若失守于156.85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短线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156.25区域水平之风险。

  美日短线走势路径参考

  上升:157.90-158.20-158.55-158.90

  下降:156.85-156.25

  美日短线操作建议

  等待157.90-156.85价格区间1小时收市跟进信号,采用突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