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背靠中国大市场,每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都是全球创新的引力场,也是世界各国企业竞相一搏的试验场。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如约而至,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各国新品、精品迎来“首发”“首秀”
每年,进博会的舞台都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国的新品、精品、“尖货”,成为各国展商的“首秀场”。据悉,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作为连续8年参展的“全勤生”,德国卡赫今年携六大全球首发首秀新品亮相技术装备展区。
卡赫中国智能清洁总经理李汉政介绍,本次全球首发的卡赫智能清洁管理系统Kleanc深度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械设备管理、机器人运维管理、清洁任务管理三大核心模块,构建起全方位的智慧清洁生态。
“清洁机器人对场景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针对地库、工厂、写字楼等不同场景,机器人的传感器也各不相同。”李汉政说,与大部分物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适用的平整宽敞的作业场地不同的是,清洁机器人往往需要清洁角落缝隙里的灰尘,对传感器要求非常高。
“在该清洁管理系统的加持下,我们可以基于各种场景,为客户搭配全品类、全场景的定制方案,让各品类的清洁机器人可以互联协同作业,从而提升清洁效率。它让人们告别了以往手工作业、机械化设备独立运作、单体机器人零散作业的割裂状态,全面升级为‘人-设备-智能’的高效协同新模式。”李汉政说,通过进博会的平台,卡赫不仅为新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更能接触到中国本土的优秀企业,与之进行深度链接与合作,从而共同开发出更适合中国场景的机器人。
“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卡赫自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以来,就在江苏常熟设立卡赫中国总部,企业迈入发展‘快车道’。”李汉政记得,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卡赫第三代AI智能清洁机器人,不仅收获了广泛好评,还于次年春运期间,成功入驻上海虹桥高铁站,开展智能清洁、保洁消毒作业。
同样感受到进博会溢出效应的还有通过进博会逐步发展壮大的可立克魔科技。
“我们连续3年进驻创新孵化专区,通过进博会收获了很多医疗领域的合作伙伴。第七届进博会,我们同上海、广州等地的三甲医院建立联系,相约进博会后到公司考察,并得到了延展发展的宝贵机会。”可立克魔科技CEO何来晨说,进博会后,公司在启迪之星杨浦区的孵化器展示了一款瘫痪助行机器人,帮助他们找到投资方,并在产品正式上市前找到更多潜在客户。
为了满足老年人情感陪伴、安全监护等需求,可立克魔在本届进博会将全球首发“家庭陪伴机器人ClickCopilot”。这款机器人利用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Robot的技术,可以实现主动交互和主动监测功能。
何来晨介绍:“该款机器人可以观察环境空间和人物信息,主动寻找用户并发起会话。相较于传统的由用户唤醒的AI模型,更具主动交互功能。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加强与独居老人或空巢老人的交流,提供陪伴和情感价值。”
此外,对于家庭燃气和电器,该款机器人可通过AI视觉和导航巡航技术,定时观察检测家庭环境。当遇到异常情况时,软件系统会发起现场报警以及远程子女联络。
何来晨表示,在与医院的医学专家交流中,他们发现往往当老年人到医院看病时,已经有显著病症。因此,家庭的观测和预防在构建“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级诊疗体系中至关重要。他希望能够通过本届进博会吸引更多意向客户,从而造福更多老年人,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黑科技”引领未来态
在复星医药展台,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迎来首展首秀。
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事业部高级副总裁杨莹介绍,传统的粒子治疗是由庞大且造价昂贵的旋转机架及治疗床组成,设备能达到三层楼的高度。此次公司展出的设备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革命性产品,不仅极致缩小质子/重离子系统的整体占地面积到一层楼的高度,还能让患者采用自然坐姿,通过旋转患者而非射线束来实施治疗,从而提供了一种更具成本效益且节省空间的全新治疗方案。
连续8年参展,复星医药已推动6款创新产品落地。其中,作为亮相首届进博会的“进博宝宝”,奕凯达自2021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已成功治疗超1000位淋巴瘤患者。“目前,使用奕凯达的首位患者已经有超过7年的生存期。得益于进博会,这款药的‘黑科技’帮助患者拥有更高生存质量的可能。”复星医药品牌与公众传播部总经理易锦媛表示。
在特斯拉展区,一台金色流线型车身、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科技感十足。
特斯拉上海区域总经理孙嘉泽介绍说,本次亚太首秀的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采用视觉处理系统+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使用激光雷达等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针对92%的出行场景为1-2人的需求,该车采用两座设计,搭配超大后备箱的布局,既可以满足大部分打车的场景,还可以成为城市间的小型货运工具。此外,流线型的车身带来了超低风阻,配合特斯拉的三电系统,让这款车实现了1度电能跑近10公里的超高能效。该车型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
2025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1年。2月,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座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这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已正式步入了新阶段。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也能为全球业务扩张提供强力支撑。”孙嘉泽说。
溢出效应助力企业更快成长
在碧迪医疗展区,一艘“进博号”巨轮搭载着其全球首发、中国首发的7款新品“驶入”健康新蓝海。
“此次的首发的新品覆盖静脉治疗、外科介入、肿瘤诊疗、术中管理、活检引流、智能诊断、流式检测等多个细分领域,集中呈现了我们在医疗健康全周期管理、数智医疗转型与本土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探索成果。”碧迪医疗大中华区企业品牌公关及数智传播总监李莎介绍说,其中,M.R.I 4F Slim臂型植入式给药装置是目前全球最细的导管,是为适配中国人较细的血管结构而特殊研发定制的,能够改善肿瘤患者长期输液的就医体验。
作为连续多年参展进博会的全球医疗科技企业,李莎表示,碧迪医疗持续见证并参与这一平台所释放的“展品变商品”溢出效应。本届展会现场集中亮相的多款展品,即是这一转化体系的成果。这些产品的高效转化不仅提高了诊疗质量与效率,也持续拓展了中国医疗体系对全球先进技术的吸收与融合能力。
“从展品到商品,不仅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自然延伸,更是新质生产力在医疗领域实现规模化转化的关键通道。进博平台为医疗行业搭建起了连接‘全球首发’与‘中国首用’的桥梁,而碧迪医疗则为这一平台注入了临床价值与患者福祉。”李莎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以前,原产东南亚的榴莲一直以冷冻产品形式进入国内销售。如今,马来西亚的榴莲从彭亨州百年果园直采,经吉隆坡机场冷链专线运抵上海浦东机场,在海关绿色通道“即到即检”,实现了最快36小时通关进入国内超市货架。这一高速链路的建立,正始于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的进博首秀。
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就从未缺席,且参展规模逐年扩大。中总总会长吴逸平表示,过去7年,马来西亚有180多家企业参展,700多家企业参观展览会,主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购买力。“进博会对展商来讲是一个重要机遇,不仅可以让我们把马来西亚的产品带到中国卖,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到全世界最好的产品,从而形成互补。”他说。
马来西亚慕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强已三次参加进博会,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市场给马来西亚榴莲产业带来的活力。在进博会上,王佳强结识了一家中国安检技术公司,双方合作开发AI智能检测技术用于评估榴莲质量,大大提高了马来西亚榴莲的标准化和国际竞争力。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无损成像技术,能够透视榴莲内部,精准识别并标注出榴莲隐藏的虫洞与微小虫卵,从而提升榴莲品质控制。此设备还具备智能分析功能,通过高精度扫描,准确评估榴莲果肉分布与体积,科学预测果品出肉率,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果品质量参考。
“进博会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见证了我和公司的成长。”王佳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