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新帅,开始忙碌起来。
11月2日,53岁的陈华,刚好履新满一周。从10月25日开始,这位酒业新人已公开出席活动至少4次。
在茅台官方新闻中,他主持党委会议、公开演讲、出席茅台酒节......日程安排相当紧凑。
期间,茅台公布,第三季度营收390.64亿元,增速滑落到0.5%左右;飞天的批价,则跌破1700元关口。
目前来看,陈华的公开表态,中规中矩。于他而言,一场全方位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密集亮相
10月28日,官宣3天后,陈华亮相首届赤水河论坛,完成其公开“首秀”。
其发言多围绕“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
他提到,对酒企而言,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开放共享是必然趋势。茅台愿与酒业同仁一道,坚守品质初心,构建全球酒业新生态。
“树牢'质量是生命之魂'的质量信仰,坚守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永葆茅台酒的卓越品质。”陈华并未具体谈及茅台的业务和经营,而侧重强调“质量”。
一天前的茅台集团党委(扩大)会,他同样强调: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品牌的美誉度。要坚守传统、积极拥抱现代科学技术,永葆传统工艺生命力。
他同时提到,要主动维护渠道生态韧性,持续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管理体系,“保障渠道体系的良性协同和市场的总体平稳”。
这场党委(扩大)会,人员相当齐全,党委副书记王莉、高山,党委委员单衍忠、段建桦、刘刚、涂华彬、王晓维、刘世仲、张贵超等均出席。
10月29日,正值新一轮酿造周期开启,陈华作为“一把手”,出席了茅台酒节,将《茅台酒酿制技艺传承人口述史》书籍,交到以季克良为首的茅台酒酿制技艺传承人手中。
当日,他还现身贵州茅台生物科技研发公司揭牌仪式,为生物科技研发公司党委揭牌。
这样算来,茅台新帅短短一周,公开出席了4场活动,对内对外,务实务虚,对同行对前辈,基本都照顾到了。
跨界而来
陈华并无白酒背景,而是从能源领域跨界而来。
他出生于1972年,贵州盘州人,曾在盘江矿务局、贵州林东矿业(集团)任职。
2014年,陈华转入政府系统,先后出任贵州省安监局副局长、贵州省煤监局党组成员、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等职。
2017年他转入国企,在贵州盘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任职,并坐上贵州盘江煤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位置。
陈华的仕途顺风顺水,2022年3月,担任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委书记,三年后空降茅台。
对茅台来说,从白酒领域外跨界来的“一把手”,并不鲜见。
酒水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选择茅台体系外的政府官员,说明贵州省有关方面,正在强化对茅台集团的有效控制。
“空降”领导要融入企业原有团队,熟悉白酒行业的运作,仍需要时间。
陈华接手的任务,又要有非常强的平衡能力。
“需要主动降速,减少对渠道压货,顺应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又要完成贵州有关方面对茅台业绩增速的考核。” 肖竹青说。
增速考验
10月29日晚,陈华上任没几天,茅台就发布了三季报。
1-9月,营收超 1309亿元,净利超646亿元,均保持6%以上的增长。当下白酒行业承压,动销普遍下滑,茅台依然大幅跑赢同行。
单看第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微增0.5%左右,
又创下过去10年单季增速的新低。
茅台此前设定全年收入增长目标为9%。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陈华团队在第四季度,还需努力冲刺。
具体到产品层面,茅台酒作为核心大单品,1-9月稳健增长9.28%,收入1105亿元。对于系列酒,则主动降速。
为了优化渠道,茅台管理层曾在6月走访京东、阿里,组织全国40位传统经销商召开座谈会,协同线上和线下。
8月至9月,管理层又深入华东、西南、东北、华北、西北等16个省区,全国超300家渠道商深度参与。
从公司战略来看,茅台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陈华上任一周的几次发言,也有所体现。
公司将更加聚焦核心产品、渠道优化、体验升级、结构调整,这些都需要更多耐心。
“由政府方面空降的茅台集团领导,可能在争取政府理解茅台主动降速的沟通交流当中,会有更多主动性。”肖竹青提到。
贵州茅台能否穿越周期,考验着陈华团队的智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