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个时候找茬中国子公司,无疑是在冒险

小小MT4 来源:环球时报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作为身陷风波之中的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维权)正敦促荷兰政府改变立场,并消除有关其窃取技术的不实指控。

  闻泰科技方面10月30日还表示,任何有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这一条件。

  还是先从10月13日闻泰科技一份引发国际震动的公告说起吧。

  在这份公告中,闻泰控诉荷兰政府对其控股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实施全球运营冻结,并直指这一行动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事实的风险评估。

  荷兰政府则称,其经济事务部援引《货物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进行干预,原因是该公司出现“严重治理缺失的急迫讯号”。其还宣称,这次干预的目的是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安世半导体可能无法供应芯片的潜在风险。

  荷兰政府“接管”安世自然遭到中方合理反制,欧洲汽车业普遍担心也由此引发的汽车生产线“停摆”和供应链中断等风险。

  风波发酵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0月21日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王文涛表示,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

  中方还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随着更多信息被披露出来,围绕安世半导体,欧洲国家趁中美博弈之际在背后搞的各种动作浮出水面。芯片供应链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而荷兰政府的举动无疑将进一步导致供应链紊乱,对相关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博观工作室出品

  文丨环球时报记者 赵 霜

  事件还得从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说起。当时,美方“怀疑”该公司可能“向中国军方转移技术”,遂限制其获得受美国管辖的物项。

  当时,闻泰在荷兰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暂时安全。

  然而,今年9月,美国将出口管制的范围扩大到实体清单上公司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在这一范围内。

  信息显示,闻泰于2018年决定收购从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剥离的安世半导体,花费3年时间,分阶段收购,最终于2020年完成了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

  这场收购在事实上是非常成功的。闻泰原是一家手机ODM(原厂委托设计代工)厂商,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是其向产业链上游进发的举措,安世半导体也不负众望成为闻泰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重要的是,在被闻泰收购之后,安世半导体的经营情况保持稳健,营收在2022年达到峰值,到2024年还清所有债务。

  可以说,在2025年的风波前,这起收购案带来的是双赢局面。

  今年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部从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第二天,荷兰法院批准一项紧急申请,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CEO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减去1股)托管给外部第三方。

  荷兰方面给出模糊不清的解释:“安世半导体的营运对‘荷兰及欧洲境内关键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持续性与保护’构成威胁。”

  而闻泰方面对此的看法是: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安世半导体股权结构,其诉求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

  围绕安世半导体的风波很快扩散开来,给本就波折不断的中欧关系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荷兰首相斯霍夫23日称,荷兰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措施“针对的是首席执行官的管理不善,而不是中国”,给风波降温。

  近日外媒又引述荷兰消息人士的话称,荷兰决定接管安世半导体,原因是担心张学政拆解安世的欧洲业务,并将生产转移至中国。

  现年50岁的张学政是广东梅州人,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曾担任过意法半导体工程师、中兴通讯总经理助理。2006年加入闻泰通讯并出任董事长,2015年通过股权收购入主中茵股份任董事长。2019年主导闻泰科技以268亿元并购安世半导体并出任董事长兼CEO。

  根据荷兰媒体披露,张学政遭到针对的主要原因是“强迫”安世半导体购买其控制的闻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另一家半导体企业鼎泰匠芯的芯片订单,数额“高于实际需求”。

  然而,有评论指出,荷方罕见动用荷兰媒体所称“此前从未被使用过”的《货物供应法》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并不合理。

  在闻泰发布公告不久后,荷兰方面也公布了法庭文件,点出美国在其中的作用。文件显示,美国商务部官员与荷兰外交部6月12日的会议记录表明,美方曾不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以确保该公司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据上述文件曝光了更多的幕后细节。在闻泰科技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不久,一名荷兰政府官员就致信安世半导体的西方高管,称安世半导体必须拥有“独立于黑名单上的股东的运营独立性”。

  荷兰官员后来还告诉安世半导体,即将扩大的美国贸易限制可能会导致该公司业务受限,除非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转移知识和能力”。

  “发生在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和罢免事件,凸显出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也表明美国正毫不避讳地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华尔街日报》评论说。

  不过,荷兰披露美方因素,可能也有自己的考虑。一名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咨询专家告诉博观工作室,荷兰政府以“获得美国许可”为筹码和借口,要求中资进一步让位甚至退出,就是要达到强化安世半导体“欧洲属性”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美持续博弈,欧洲愈发强调在高端技术领域“去风险化”与“技术主权”的叙事,这与其面临的现状有关。多名荷兰分析人士10月27日对香港《南华早报》分析称,欧洲被夹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这意味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影响欧洲。

  《南华早报》援引荷兰智库海牙战略研究中心战略分析师贝内黛塔·吉拉迪表示,事件的时机并非偶然,荷兰政府此举主要受三重因素驱动:一是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影响;二是安世半导体领导层的管理问题;三是欧盟对战略自主的日益重视。

  然而,荷兰经济事务部采取的行动无疑相当冒险,不仅可能引发中方的反制,还给本就脆弱的供应链带来了冲击,进而影响相关行业的产能。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非常基础,但在汽车电子系统中被大量应用。中国和荷兰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僵局已持续一个月,促使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警告称,芯片短缺可能导致生产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

  一名知情人士近日向彭博社透露,中欧官员在27日初步讨论了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一事。双方是否能就此达成共识,还有待分晓。

  与此同时,很多欧洲国家的媒体也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德国《世界报》日前就刊文称,无论是重要的药品、半导体还是稀土,中国都拥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其中一个最新的例子就是德国的汽车工业依赖于安世半导体的特殊芯片,这些产品是在荷兰制造的,但在中国完成最终的集成。

  根据彭博社的最新报道,闻泰科技方面10月30日表示,任何有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这一条件。

  闻泰科技的发言人否认了该公司与其荷兰子公司之间存在任何不当行为。

  这意味着,别想把安世半导体前首席执行官视为一个“软柿子”(soft target),并将对其停职包装为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