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部手机,足不出户就能日赚百元”——这类诱人的招聘广告在求职旺季频频出现,但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陷阱。近年来,不法分子以“高薪兼职”“充场拉新”等名义,招募求职者进行刷单诈骗的违法活动。
在各大社交平台广泛招募“工具人”,诱导他们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虚假账号、倒卖简历,甚至直接实施诈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网络黑灰产“供血链”。
10月29日,BOSS直聘发布《刷单骗局与倒卖简历整治专项公告》,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针对求职领域两类突出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成果。通过“技术巡检+人工复核”机制,永久封禁涉刷单诈骗可疑账号近2万个,其中80%由系统主动拦截。安全团队向公安机关提供经核查的诈骗团伙线索,协助破获案件6起,抓获嫌疑人144人。
治理期间,涉刷单诈骗的举报反馈时效优化至分钟级。安全团队通过站内弹窗、对话框提醒、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加强对求职者的风险提示。第三季度,BOSS直聘累计推送防刷单诈骗信息超3200万次;由平台或“96110”发出的电话、短信提示超过20万次。
打击“简历工具人”,专项治理成效凸显
近年来,黑灰产是“变本加厉”,在各大社交平台广泛招募“简历工具人”,非法获取求职者简历后变现牟利,甚至直接实施诈骗,形成了一条支持网络黑灰产“供血链”。
BOSS直聘的公告揭示了两种典型的“工具人”模式:
“求职简历工具人”:不法团伙以“兼职”为名,向普通求职者提供伪造的正规公司材料,诱使其在招聘平台注册实名招聘账号,发布虚假职位,批量获取求职者简历后转卖牟利。据警方信息,某涉事团伙仅此一项便非法获利7万元。
“招聘简历工具人贩子”:个别部分在职HR受利益驱使,将工作中从正规渠道获取的求职者简历,以每条数元的价格转售给黑产人员。公告披露的典型案例中,某公司HR李某因此非法获利2万余元,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尽管从行业常识来看,“简历工具人”在绝对值和占比上都属于少数。但其潜在危害大,当前大众认识度低,需要重点打击并公示。招聘平台在治理过程中主动披露,核心原因在于透明本身就是治理的一部分——公示能够提升整个链路中各个环节平台的关注度、提升求职者与招聘者的警惕度。同时,全行业应该在AI识别异常、企业共建治理、全链路风险提示等方向发力,提升求职招聘环境对骗局“免疫力”,让“以招为骗”的灰色空间不断收缩。”
据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介绍,黑灰产往往会以“兼职HR”“副业”的名义招募“简历工具人”,绝口不提法律后果,话术对普通人具有迷惑性。提示广大求职者与招聘者切勿轻信。
对此,BOSS直聘在AI的帮助下,发现并封禁了涉嫌简历转售的HR账号,并上线了风控模型实时巡检、拦截。对涉事HR的违规行为,安全团队通报至公司,督促公司进行整改。相关线索也被汇总提供至公安机关。综合公安机关反馈,已有数十人涉案接受调查。
面对日益职业化、跨平台化的黑灰产攻击,BOSS直聘选择以技术为核心武器,展开了持续的专项治理。2025年第三季度的治理成果,清晰地展示了其打击力度与成效。
通过“技术巡检+人工复核”机制,平台永久封禁涉刷单诈骗可疑账号近2万个,其中约80%由系统主动拦截。安全团队向公安机关提供经核查的诈骗团伙线索,协助破获案件6起,抓获嫌疑人144人。治理期间,涉刷单诈骗的举报反馈时效优化至分钟级。安全团队通过站内弹窗、对话框提醒、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加强对求职者的风险提示。第三季度,BOSS直聘累计推送防刷单诈骗信息超3200万次;由平台或“96110”发出的电话、短信提示超过20万次。
从“匹配识别”到“意图理解”,AI重构风控体系
一系列成果背后,是AI技术,特别是大模型的深度应用。BOSS直聘安全相关负责人表示,AI的引入,让平台的风控体系实现了从“匹配”到“理解”的质变。
在治理“简历工具人”这类隐蔽性高、人工审核成本大的场景中,AI的价值尤为突出。公告披露,第三季度AI模型对该场景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80%。这不仅大幅提升了治理效率,也有效缩短了违规账号的存续周期,从源头上遏制了简历倒卖的风险。
传统风控技术多依赖关键词库或规则模型,类似“黑名单逻辑”,难以应对灵活多变的诈骗手段,而AI大模型的加入,让求职安全防护从“匹配识别”升级为“意图理解”。
BOSS直聘安全团队通过部署AI风控模型,实现了对风险行为的多维度、实时化监测。在识别求职者被诱导充当“简历工具人”的场景中,AI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80%,大幅降低了人工复核成本。
同时,AI能够综合分析招聘者特征、行为轨迹等多维度数据,快速识别批量索取简历、引导站外沟通等异常行为,在短时间内完成违规账号的拦截,缩短其存续周期。
这种技术赋能的风控模式,已在多个行业得到验证。国外票务平台TickPick引入AI交易风控后,三个月内减少误判交易、挽回收入约300万美元;国内电商、金融平台也通过智能风控系统,有效识别虚假交易、账户盗用等风险。在求职领域,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更实现了对新型违法行为的精准预判,推动风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合力筑牢防线,强化自我保护
筑牢求职安全防线,需要平台治理、警方打击与个人防护的多方合力。BOSS直聘在公告中提醒,求职者应尽量通过平台内或官方渠道与招聘方沟通,避免脱离监管转向第三方平台;不要相信“日结高薪”“刷单返现”等虚假承诺,拒绝下载不明来源APP,保护好身份证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求职者可利用平台提供的隐私保护功能,如生成附件简历时隐藏联系方式、屏蔽特定公司查看权限,通过求职记录查询个人信息使用状态等。若遇到可疑邀约,应及时保留截图等证据,通过平台举报渠道或客服电话400-065-5799反馈,或联系“96110”反诈专线求助。
对于招聘方而言,应遵守平台规则,不出借、出租招聘账号,拒绝参与不明来源的“兼职招聘”活动,避免因违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企业也需加强内部管理,提升HR的合规意识,杜绝内部人员参与简历倒卖等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治理,既是BOSS直聘履行平台主体责任的体现,也为求职招聘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随着AI技术在风控领域的持续深耕,以及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求职市场的黑灰产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未来,唯有持续强化技术赋能、完善联动机制、提升用户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营造安全、清朗的求职环境,让求职者安心择业、企业放心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