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德国商业曙光初现,贸易阴云仍笼罩经济前景: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10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7.7点升至88.4点,但贸易困境持续笼罩欧洲最大经济体。
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四项指标中,制造业、服务业和贸易指标有所上升,但建筑业指标环比下降。其中,服务业指标涨幅较明显,尤其体现在旅游业;制造业领域新订单下滑势头有止步迹象,但订单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报告还显示,在德企业对当前业务状况满意度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Ifo调查负责人KlausWohlrabe表示:“德国企业尚未放弃对经济好转的希望,所有行业预期均在上升。工业订单领域显现希望曙光,订单下降趋势似乎已经停止。德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环比萎缩0.3%,因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提前采购后美国需求减弱。”
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日前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正陷入一场“经济衰退”,当前形势尤为严峻。他呼吁联邦政府在未来半年内出台全面改革方案以提振经济。
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指出,政府相当于GDP1%的财政刺激应在2026年提供进一步支撑。但缺乏改革可能意味着较高增长只是昙花一现。企业对当前业务状况满意度下降,但对未来几个月的预期已改善。
另一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关税言论与激烈竞争意味着前路依然坎坷。德国政府预计今年经济增长仅0.2%,但预测在政府支出支持下明年将反弹至1.3%。
2.欧洲央行召开利率会议之际,欧元区将迎来关税影响硬数据:
本周欧洲将迎来全面的经济“健康检查”,在政策制定者召开会议确定利率水平的同时,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美国关税对欧洲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
核心事件将是周四公布的欧元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该数据发布仅数小时后,欧洲央行就将揭晓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果。
分析师预计,欧元区三季度GDP将维持上半年的微弱增长态势,二季度该地区GDP增速为0.1%。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随后发布的本国数据,将为整体经济状况提供更多细节参考。
紧随GDP数据之后,周五公布的10月通胀数据同样重要。市场预计,10月通胀率将从9月的2.2%小幅回落至2.1%。此外,欧洲央行还将发布《银行信贷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评估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的重要依据。
此次数据发布的背景是,2025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经历了剧烈波动。年初,由于企业为应对4月生效的美国关税提前备货,经济活动一度活跃;但随后经济动能显著回落,德国表现尤为突出,该国二季度GDP萎缩0.3%。
最新数据将揭示,在7月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对欧盟出口的大多数商品征收15%关税后,企业和家庭的适应情况。
巴克莱银行(Barclays)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凯勒(ChristianKeller)表示:“尽管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但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GDP数据将表明,欧洲央行此前预期的私人消费复苏是否仍未实现。在国内需求疲软、外部环境承压以及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的背景下,我们还认为,投资活动可能仅会缓慢复苏,存在这一风险。”
即便经济陷入停滞,也未必会引发欧洲央行的担忧。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当决策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会议时,佛罗伦萨是今年欧洲央行年度一次“离行会议”的举办地,其余会议均在法兰克福总部举行,将把借款利率维持在2%的水平。
当前通胀率徘徊在2%左右,且经济预测显示年底前经济反弹势头将增强,因此多数决策者倾向于维持存款利率不变。彭博社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这一利率水平可能会维持两年。
上周五发布的商业调查带来了积极信号:欧元区私营部门活动意外攀升至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该地区经济有望回暖。其中,德国是主要推动力量,该国计划投入数十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支出;而法国则因政治动荡再度加剧,经济表现承压。
不过,仍有部分分析师持怀疑态度。美国银行(Bankof America)欧洲经济研究主管鲁本・塞古拉-卡韦拉(Ruben Segura-Cayuela)表示:“我们应谨慎看待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该指数此前曾发出过虚假信号。但目前的数据仍表明,制造业仍处于困境;对德国而言,这些数据则显示出四季度初国内需求的支撑动能。”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正处于舆论焦点,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正努力推动经济从两年的收缩中复苏。今年夏季德国制造业数据表现疲软,德国央行已警告称,三季度GDP“最多只能持平”。
若德国经济再经历三个月的负增长,将陷入衰退。但四季度经济或有望走强: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Institute)周一发布的月度调查显示,10月德国企业景气指数升至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法国同样备受关注,其政治分歧加剧,且正就如何遏制失控的预算赤字展开争论。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欧洲经济研究主管泽伦・拉德(Soeren Radde)表示,法国仍将是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点。
他指出:“我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10月PMI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预期。但如果要找出一个可能在四季度压制市场情绪的因素,我认为会是法国。另一个风险在于,在明年财政刺激政策生效前,我认为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德国工业暂时缺乏回暖的催化剂。”
通胀方面,若增速放缓,将印证欧洲央行的判断,目前物价上涨基本已达到目标水平。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通胀率是否可能低于预期,而欧洲央行已预测明年通胀率将暂时低于目标。若有证据表明通胀低迷态势持续或加剧,可能会重新引发关于进一步降息的讨论。
PGIM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凯瑟琳・奈斯(Katharine Neiss)表示:“通胀动能正在减弱,市场认为通胀风险已明显偏向下行。”她认为,2026年通胀率存在“停滞在略低于2%水平”的风险。
3.欧洲央行官员埃斯克里瓦表示,当前利率水平适宜: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埃斯克里瓦表示,他对当前的借贷成本设定感到满意。
“欧洲央行在每次会议后的声明中都会传达,我们很快将召开一次会议,鉴于通胀已切实达到2%的目标水平,我们认为目前是展望未来并认定当前利率水平适宜的良好时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欧洲央行下一次利率决议将于10月30日公布,外界普遍预计政策制定者将把存款利率维持在2%,该利率水平自6月以来一直保持不变。由于当前通胀已平稳达到欧洲央行2%的目标,市场和经济学家预计,在12月欧洲央行今年最后一次会议上,利率也不会再有变动。
谈及西班牙时,埃斯克里瓦着重强调了自己祖国的经济成就。
这位西班牙央行行长表示:“西班牙不仅经济增速处于高位,其与欧洲其他地区的正向增长差距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考虑到西班牙经济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一成就若非要评价的话甚至更令人惊讶、更值得关注。”
西班牙定于周三发布最新经济产出数据,预计数据将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西班牙经济增长了0.6%。相比之下,欧元区同期经济预计仅增长0.1%,欧元区相关数据将于周四公布。
10月28日周二,欧元区将于今日北京时间下午15点发布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与此同时,美国将于今日北京时间晚上22点发布里奇蒙德制造业指数报告。
欧洲经济显现企稳信号:德国信心回升与欧元区信贷分化
欧洲央行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欧元区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长率小幅下降至2.9%,但仍维持在接近两年来的高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家庭信贷增速则升至2.6%,创下自2023年3月以来的最快增速。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3增长2.8%,符合市场预期。这一信贷格局表明,尽管企业投资意愿可能略有放缓,但居民消费需求正显现出韧性,为经济提供了一定支撑。
同日,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公布的商业景气指数带来积极消息。10月份该指数从9月的87.7升至88.4,略高于市场预期,标志着连续第二个月改善。调查负责人克劳斯·沃尔拉贝表示,“德国企业尚未放弃复苏的希望”,所有主要行业对未来几个月的预期均有所提升,且工业订单下滑的势头似乎已经停止。
然而,分析人士对复苏的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今年增长持续乏力,受美国潜在关税政策及来自东大的激烈竞争等外部贸易问题拖累。尽管政府预计在财政刺激措施(规模相当于GDP的1%)的支持下,经济将在2026年反弹,但经济学家警告,若缺乏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当前的增长势头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政治资讯
西班牙执政联盟生变,捷克新政府右转
在西班牙,执政的社会党政府遭遇挫折。关键的盟友、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政党“共同为了加泰罗尼亚”(Junts)宣布,其基层成员已投票决定撤回对首相桑切斯领导的社会党政府的支持。该党主席普伊格蒙特指责社会党未能履行在移民权力下放和加泰罗尼亚语地位等方面的承诺。此举虽不会立即导致少数党政府垮台,但意味着桑切斯政府将失去议会中至关重要的7个席位支持,使其通过预算案和各项立法变得异常困难,治理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与此同时,在中欧的捷克,新政府组建取得进展。总统帕维尔已正式授权在本月议会选举中胜出的民粹主义政党ANO党领导人、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领导组阁谈判。ANO党正在与右翼疑欧的“公民民主党”及极右翼、反欧盟反北约的“自由与直接民主党”进行谈判,三方联盟预计将占据议会多数。若组阁成功,新政府的政策纲领可能与上一届政府有显著不同,预计将增加财政支出、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更强烈地反对欧盟的移民和气候政策。尽管联盟内存在疑欧声音,但ANO官员已明确表示,捷克留在欧盟和北约的立场“不容置疑”。
金融资讯
欧股连续三日创新高,中美贸易曙光提振市场
10月27日,欧洲股市延续涨势,泛欧STOXX 600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于历史高位,上涨0.2%。此轮上涨主要受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的提振,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美中将“达成”贸易协议的表态,显著改善了全球风险偏好。
板块表现方面,对贸易敏感的银行股和科技股分别上涨1.2%,成为大盘上涨的主要动力,其中意大利基准指数在银行股推动下表现尤为突出。个股方面,保时捷因业绩超预期股价上涨3%,丹麦Sydbank银行在合并消息刺激下飙升5.5%。
然而,医疗保健板块逆势下跌0.5%,限制了指数的进一步涨幅。行业巨头诺华因宣布巨额收购计划,罗氏则因遭杰富瑞下调评级,股价均有所下滑。此外,汇丰银行因诉讼败诉计提大额拨备,其股价在伦敦市场承压。
本周市场焦点将转向各大央行的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而欧洲央行则预计按兵不动。分析师认为,欧元区通胀虽接近目标,但经济前景喜忧参半,欧洲央行得以维持观望姿态。同日公布的德国企业信心改善数据,也为市场增添了积极情绪。
地缘战事
俄乌战场:战事蔓延至俄罗斯腹地,乌东激战持续。俄乌冲突近日呈现进一步升级与扩散的态势。10月27日,俄罗斯方面宣布其防空部队在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击落了数十架乌克兰无人机,并在全国范围内共计击落近200架无人机。此次袭击导致布良斯克地区一人死亡,并短暂关闭了莫斯科的两座主要机场,显示出战争已深入俄罗斯腹地。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东部战线,战略枢纽波克罗夫斯克市的战斗正异常激烈。基辅军方称,约200名俄军士兵已化整为零渗入该市,乌军正加紧增援防御。总统泽连斯基指出,俄罗斯已将主要打击力量集中于此,试图夺取这一关键交通枢纽,从而实现对整个顿巴斯地区的控制。尽管俄军频繁报告进展,但过去一年未能取得决定性突破。
外交与战略威慑:美俄隔空交锋,停火前景渺茫。在军事对抗之外,大国间的外交与战略博弈也在加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与其盟友同意在未来十天内制定一项停火计划。然而,战场上的硝烟并未因此减弱。
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宣布成功试射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此举被广泛视为对西方的战略威慑。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回应,敦促普京应专注于“结束战争,而非试验导弹”,并罕见地公开宣称美国已将“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潜艇”部署在俄罗斯海岸附近。此番言论使得美俄之间的军事对峙氛围更加浓厚。克里姆林宫则回应称,导弹试验是基于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不应导致俄美关系紧张。
中东局势:加沙停火脆弱,土耳其角色引争议。在中东,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依然脆弱。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为以色列近期的一次袭击进行辩护,称其不违反停火协议,并强调以色列拥有自卫权。与此同时,关于在加沙部署国际部队的讨论也出现分歧。以色列外长萨尔明确表示,由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以色列持“敌对态度”,以色列将坚决反对土耳其军队参与加沙的任何多国部队。这一表态为美国正在推动的国际部队组建计划增添了新的障碍,凸显了地区国家间的复杂矛盾。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本周,欧洲将迎来全面的经济“健康检查”,在政策制定者召开会议确定利率水平的同时,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美国关税对欧洲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
核心事件将是周四公布的欧元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该数据发布仅数小时后,欧洲央行就将揭晓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果。
分析师预计,欧元区三季度GDP将维持上半年的微弱增长态势,二季度该地区GDP增速为0.1%。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随后发布的本国数据,将为整体经济状况提供更多细节参考。
紧随GDP数据之后,周五公布的10月通胀数据同样重要。市场预计,10月通胀率将从9月的2.2%小幅回落至2.1%。此外,欧洲央行还将发布《银行信贷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评估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的重要依据。
此次数据发布的背景是,2025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经历了剧烈波动。年初,由于企业为应对4月生效的美国关税提前备货,经济活动一度活跃;但随后经济动能显著回落,德国表现尤为突出,该国二季度GDP萎缩0.3%。
最新数据将揭示,在7月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对欧盟出口的大多数商品征收15%关税后,企业和家庭的适应情况。
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凯勒表示:“尽管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但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GDP数据将表明,欧洲央行此前预期的私人消费复苏是否仍未实现。在国内需求疲软、外部环境承压以及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的背景下,我们还认为,投资活动可能仅会缓慢复苏,存在这一风险。”
即便经济陷入停滞,也未必会引发欧洲央行的担忧。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当决策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会议时,佛罗伦萨是今年欧洲央行年度一次“离行会议”的举办地,其余会议均在法兰克福总部举行,将把借款利率维持在2%的水平。
当前通胀率徘徊在2%左右,且经济预测显示年底前经济反弹势头将增强,因此多数决策者倾向于维持存款利率不变。彭博社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这一利率水平可能会维持两年。
上周五发布的商业调查带来了积极信号:欧元区私营部门活动意外攀升至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该地区经济有望回暖。其中,德国是主要推动力量,该国计划投入数十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支出;而法国则因政治动荡再度加剧,经济表现承压。
不过,仍有部分分析师持怀疑态度。美国银行欧洲经济研究主管鲁本・塞古拉-卡韦拉表示:“我们应谨慎看待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该指数此前曾发出过虚假信号。但目前的数据仍表明,制造业仍处于困境;对德国而言,这些数据则显示出四季度初国内需求的支撑动能。”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正处于舆论焦点,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正努力推动经济从两年的收缩中复苏。今年夏季德国制造业数据表现疲软,德国央行已警告称,三季度GDP“最多只能持平”。
若德国经济再经历三个月的负增长,将陷入衰退。但四季度经济或有望走强: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周一发布的月度调查显示,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10月升至88.4,高于9月的87.7及分析师预期的88.0,但贸易困境持续笼罩欧洲最大经济体。Ifo调查负责人KlausWohlrabe表示,德国企业尚未放弃对经济好转的希望,所有行业预期均在上升。工业订单领域显现希望曙光,订单下降趋势似乎已经停止。
德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环比萎缩0.3%,因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提前采购后美国需求减弱。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指出,政府相当于GDP1%的财政刺激应在2026年提供进一步支撑。但缺乏改革可能意味着较高增长只是昙花一现。企业对当前业务状况满意度下降,但对未来几个月的预期已改善。
另一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关税言论与中国激烈竞争意味着前路依然坎坷。德国政府预计今年经济增长仅0.2%,但预测在政府支出支持下明年将反弹至1.3%。
法国同样备受关注,其政治分歧加剧,且正就如何遏制失控的预算赤字展开争论。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欧洲经济研究主管泽伦・拉德表示,法国仍将是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点。
他指出:“我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10月PMI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预期。但如果要找出一个可能在四季度压制市场情绪的因素,我认为会是法国。另一个风险在于,在明年财政刺激政策生效前,我认为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德国工业暂时缺乏回暖的催化剂。”
通胀方面,若增速放缓,将印证欧洲央行的判断,目前物价上涨基本已达到目标水平。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通胀率是否可能低于预期,而欧洲央行已预测明年通胀率将暂时低于目标。若有证据表明通胀低迷态势持续或加剧,可能会重新引发关于进一步降息的讨论。
PGIM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凯瑟琳・奈斯表示:“通胀动能正在减弱,市场认为通胀风险已明显偏向下行。”她认为,2026年通胀率存在“停滞在略低于2%水平”的风险。
美元端,据报道指出,美联储本周预计将连续第二次降息,以支撑摇摇欲坠的就业市场。但若试图将宽松周期延长至10月之后,可能面临部分官员的再度反对,这些官员仍对通胀问题仍然表示担忧。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联储内部的鸽派目前仍在辩论中占上风并有望再度推动本月降息,但政策制定者中的鹰派阵营,则可能依然会担心降息力度过猛。
上周五公布的最新CPI数据显示,美国9月核心通胀增速创三个月新低。这虽然强化了美联储本周降息的计划,但物价降温进程整体停滞的态势,并不足以支撑美联储未来进一步降息的理由。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NicoleCervi表示,“这份数据将使美联储在10月份保持宽松倾向,但通胀的基本面其实并没有真正改变。”
今年前八个月,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曾一直保持按兵不动,以等待评估关税及其他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今年夏季招聘大幅放缓后,官员们于9月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在当月发布的点阵图中,他们预测年底前还将再降息两次。
而自9月会议以来,最新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部分由私营数据ADP机构填补了政府停摆造成的数据空白,本身也并未带来太多积极的信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月初表示,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已显著走软”,并指出存在“相当大的下行风险”。
受此影响,利率期货市场目前已几乎完全消化了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12月再降息一次、甚至明年3月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借着市场对美联储连续降息的预期,今年也斩获了超常收益,有望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美债市场本月延续了这些涨幅,因预期未来将进一步降息而上涨了1.1%。
“要让市场放弃对接下来两次会议总共降息50个基点的定价将会非常困难,”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VishalKhanduja表示,“很难证明偏离市场预期的合理性。”
桑坦德美国资本市场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Stanley也表示:“金融市场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押注策略,而美联储领导层对此也没有明确反对。”
然而,即便金融市场似乎已经为美联储持续降息“勾勒”好了路径蓝图,鲍威尔似乎也“放任为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内部不会存在异议的声音。
业内人士表示,包括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在内的一批地区联储主席可能会提出异议。9月公布的利率预测显示,在美联储19位决策者中,有9人支持今年最多再降息一次,其中7人倾向于不再降息。
该群体中的数位官员确实承认招聘放缓,并支持了9月的降息决定。但他们同时也指出,由于移民数量急剧下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同步萎缩。这意味着维持失业率稳定所需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有专家估算,当前维持失业率稳定的盈亏平衡水平其实已接近目前的就业增速,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为2.9万人。
同时,这些官员们对通胀的担忧正再次“抬头”。
尽管关税并未引发许多人预期的那种程度的物价上涨,但特朗普持续宣布的新关税措施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关税影响可能将更为持久。此外,近期有证据表明,物价压力正在直接受关税影响区域以外的类别中积聚。
明年将获得FOMC投票权的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本月就已公开表达了对服务业价格飙升的忧虑。数据显示,2025年初非住房核心服务通胀曾有所回落,但目前已连续四个月同比涨幅超过3%。
多位官员指出,通胀率已连续四年超出美联储2%的目标,预计要到2028年才能重回目标区间。如此长时间的“超标”状态,恐将显著推高长期通胀预期的上升风险,这种发展态势足以令政策制定者真正警觉。
费城联储新任主席安娜·保尔森本月在上任后的首次政策演讲中就强调:“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性是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关键试金石。完成降通胀任务,使通胀率回归2%至关重要。”
就连今年夏天最早警示招聘放缓的美联储鸽派理事沃勒,近期也因强劲增长与疲软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矛盾,呼吁谨慎降息。
沃勒在本月初的演讲中表示:“两者中必有一变,要么经济增长放缓以匹配疲软的劳动力市场,要么劳动力市场复苏以匹配更强劲的经济增长。”
无论如何,政府停摆期间官方数据的缺失,可能将使美联储官员的政策判断更显迷雾重重。这一背景意味着美联储本月大致将维持9月时的“航向”,但要说会释放多么明确的鸽派信号,可能性无疑也不大。花旗集团经济学家VeronicaClark指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将延续9月利率预测中既定的政策路径,即今年再降息两次,2026年仅降息一次。
“分歧依然很大,但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能真正左右决策方向,”Clark指出,“这可能成为主要信号之一,当前缺乏清晰度,导致决策者难以准确预判未来走向。”
10月27日周一,欧元日内整体波幅窄幅震荡于1.1651至1.1616区间,美联储本周将降息25个基点预期继续为欧元汇价维持1.1600关口一线提供潜在支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维持高位对欧元汇价形成托举,但由于通胀问题仍是担忧所在,任何将宽松周期延长至10月之后的行动都可能再次遭到一些官员的反对。此外,尽管欧洲央行当前维持利率不变的基调,但在此前欧洲央行经历8次降息后,美联储利率仍然存在相对利差优势,市场对美联储“若10月降息后,12月再降是否必要”的确认偏误仍强,一旦听到“更耐心”的措辞,易触发“再定价—追价—止损”的链式反应,从而为美元指数仍构成心理以及政策性支撑,欧元恐将面临新一轮压制风险。
技术指标显示,日图级别上,布林带上轨当前位于1.1750区域构成欧元短期价格走势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与1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几乎粘合,位于1.1650区域为欧元短期价格走势提供多空力量以及强弱格局核心分化枢纽。布林带下轨所指向的1.1545附近区域为欧元短期价格走势提供潜在动态支撑。布林带开口在扩张后呈现微弱收敛迹象,叠加欧元价格走势在布林带中轨附近区域面临显著压制,表明尽管汇价有所反弹,但多头动能仍然缺乏充足韧性,导致其短期下行趋势模板未能形成实质性扭转,同时显示欧元波动率趋向收缩与市场空头主导节奏保持同频,需防范汇价短期再度回归下行趋势延续的风险结构尚存。14日RSI相对对强弱指标维持55-45强弱平衡区下沿,未能回归50中性水平上方,显示当前空头动能仍然掌握相对优势,市场共识从技术性反弹校准后进入再调整阶段,汇价初步回落至短期均值水平下方,为其进一步走弱仍预留潜在技术空间。MACD动能指标双线维持零轴下方,柱状图保持负值区间放大,叠加KDJ指标也均暗示空头目前依然占优,验证其短期回落风险尚存的技术有效性。
技术结构显示,日图级别上,欧元自触及1.1727高点水平后回落,尽管当前汇价已有所反弹,但近端技术结构在其汇价未能强势站稳至1.1730区域上方之前,尚未能显示明确趋势性反转或强底部构筑成立信号,叠加本轮欧元回落格局呈现典型顺势抛售,而非恐慌性砸盘,从而为市场空头动能强化提供技术性条件积累。因此,如若欧元短期在未能收复1.1730区域失地之前转向下行延续,并失守于近端阶段性底部收市平台区所对应的1.1550区域防线,则恐将导致其面临进一步抛售压力风险,从而引发汇价更深度下行测试7-8月底部平台1.1400目标区域水平。与此同时,如若欧元短期内再度回落测试1.1400区域后而未能在眼下继续提供有效支撑,则周期性下行趋势风险将显著升温。更为值得谨慎的是,欧元周图以及月图级别发出顶部构筑信号,而主要颈线支撑位于1.1400一线区域,若后续汇价在该区域防线上彻底失守,则或将触发更深层次的下行风险预警,并防范其进一步确认站稳至1.1400区域下方后,市场空头主导节奏强化压制汇价进一步通往测试1.1280目标区域水平的风险升温。
而欧元若要缓解这一下行趋势风险信号,则迫切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收复1.730区域失地,则才将有望重启多头动能修复凝聚力,为汇价后续反弹测试1.1830目标区域提供潜在技术空间。在此之前,当前市场卖方大概率仍将在技术逻辑层面主导市场节奏,增加欧元短期上行阻力。
综合而言,当前的宏观叙事呈现出双维度相互牵制图景。一方面,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支撑欧元,但欧元区生产端数据偏弱与“数据前瞻空窗”限制反弹斜率,促使价格更易在既有区间内拉锯。与此同时,尽管法国内政危机暂缓,为欧元下行提供喘息的空间,但预算审批问题仍未解决,叠加马克龙政府也遭到反对派的质疑,政局动荡风险仍维系边缘化,尚未能够支撑欧元开启稳定趋势性反转的明确信号。而外部噪音仍在扰动欧元短期价格走势平衡,特朗普关税威胁再起,如若全球贸易摩擦局面再升温,将对欧元区经济复苏以及贸易依托产生冲击,成为加剧市场担忧的趋势信号。基本面传导逻辑上,短期内市场卖方或仍将主导市场节奏,增加欧元汇价短期上行阻力。风险偏好指数与跨资产相关性显示“防御性仓位再平衡”的影子,权益市场波段回撤与美债长端收益率对政策言论更为敏感,外汇端美元流动性“避险属性”尚存。欧元盘口反馈体现为:技术性反弹条件正在积累,但尝试仍然面临基本面以及技术面双重维度压制,反弹持续性弱,量价关系偏向“量能前导型”下跌,即缩量反弹而放量下行倾向仍维系高位水平。心理层面,美国9月CPI物价通胀指数报告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但市场对美联储“若10月降息后,12月再降是否必要”的确认偏误仍强,一旦听到“更耐心”的措辞,易触发“再定价—追价—止损”的链式反应,从而为美元指数仍构成心理以及政策性支撑。技术逻辑层面,欧元整体价格走势体现“顺势抛压”而非单纯的情绪性砸盘,体现汇价下行结构保持稳健,趋势性优势仍在空头一侧。如若欧元短期内延续下行并有效站稳至1.1550区域下方,则波动率跟随型抛压或将加剧,从而导致汇价面临进一步下行测试1.1400目标区域的风险加剧。一旦该目标区域防线彻底失守,则将有望强化市场空头控盘节奏,推动汇价进一步下行测试1.1280目标区域水平。而短期多头阻力防线焦点将集中于1.1730一线区域,欧元需在成功回稳至该区域上方后,才将有望推动市场多头看涨情绪,为汇价反弹测试1.1830目标区域提供新的动力支撑。
2.技术指标总结:
3.短线交易策略解析:
欧元短线走势区间关注:
1.1650-1.1610
技术指标显示,4小时级别上,欧元短线呈现沿布林带上轨走高形态,布林带开口呈现微弱扩张迹象,若扩张持续性增加,伴随欧元短线跃过布林带上轨,则将预示短线波动率上升与上行趋势延续保持同频,为欧元汇价进一步看涨预留潜在技术空间。与此同时,4小时级别RSI相对强弱指数突破55-45强弱平衡区后小幅走高至58附近区域,为多头动能占据相对优势局面增加安全“底座”,如若RSI指数可成功进入60以上强势区间,叠加布林带提供的看涨优化信号,则将有望进一步验证欧元短线上行技术可信度。布林带中轨位于1.1615区域,为欧元短线价格走势提供多空力量以及强弱格局核心分化枢纽。布林带下轨则位于1.1585区域,为欧元短线价格走势提供动态支撑。
技术结构显示,4小时级别上,布林带上轨与价格走势当前位于1.1650构成欧元短线动态-静态阻力共振区,与此同时,欧元短线昨日在触及该区域附近后遭遇明显阻力压制,在双重维度上映射其需在对该区域阻力限制进行有效突破确认后,才将有望强化多头看涨动能聚合力,为汇价进一步走高测试1.1690目标区域预留潜在技术空间。
而多头主要防线焦点将集中于1.1610一线区域,如若欧元在4小时级别上收市于该区域下方,则将预示空头短线控盘节奏得到有效强化,伴随空头动能将重新掌握主导地位,从而导致汇价将面临进一步回落测试1.1580目标区域的风险升温。
综合而言,当前技术指标以及技术结构在双重维度上位于1.1650区域形成欧元短线多头阻力共振区。如若其未能对该阻力区域进行有效突破确认,则市场空头量能导向或将令汇价面临负面抛压,从而导致其短线高位回落风险担忧情绪加深。并在欧元有效跌破1.1610区域支撑后,量价导向性风险将推动汇价进一步走低测试1.1580目标区域水平。然而,如欧元当前可成功克服1.1650区域阻力限制,则才将有望驱动市场多头主动看涨情绪,为汇价再度回访1.1690目标区域预留潜在技术空间。
欧元短线价格走势路线参考:
上升: 1.1650-1.1690
下跌: 1.1610-1.1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