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可可价格高企影响,从特色巧克力生产商到糖果巨头,所有厂商都在调整零食的销售方式。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相比以前,每包零食的巧克力含量更少、价格更高,且可可成分降低——也就是说,巧克力的“巧克力味”会更淡。
Groundwork Collaborative对尼尔森IQ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今年万圣节期间,糖果价格较去年整体上涨10.8%。这一涨幅几乎是整体通胀率的四倍。
分析显示,2024年万圣节糖果价格仅上涨2.1%。
美国糖果协会(National Confectioners Association)表示,2024年美国万圣节巧克力和糖果销售额达74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2%。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David Branch表示,消费者可能会看到更多“缩水式通胀”(指商品分量减少但价格不变,变相涨价)。好时公司(Hershey)今年5月告知零售合作伙伴,将调整“价格包装结构”——这是企业术语,实际意思是减少每包产品的分量,让消费者感觉没有为巧克力支付更高价格。
一些特色巧克力生产商还在降低巧克力棒的可可含量、增加糖分,比如原本推出75%可可含量的巧克力棒,现在改成65%可可含量。
软糖与高可可价格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美国糖果协会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更青睐有嚼劲的甜食——例如酸味糖果销量同比增长7%。糖果公司通过增加软糖产量、减少巧克力产量,既能迎合这些爱吃糖的消费者,又能保住利润率。
企业还在推出对巧克力依赖度较低的特色口味——比如肉桂吐司味奇巧饼干(KitKat),以此节省巧克力成本。
Branch表示:“我们看到更多特色产品推出,这些产品会添加成本更低的馅料。”
Branch指出,今年万圣节期间,消费者购买巧克力的花费可能与去年持平,甚至更高,这种情况或持续到明年情人节。尽管2024年底以来可可价格有所下跌,但大多数生产商目前销售的糖果,仍是用去年价格峰值时采购的可可豆制作的。此外,能源、包装等其他领域的成本上涨,也推高了整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