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猎人”到“农夫” 躬身培育硬科技新苗

小小MT4 来源:● 本报记者 昝秀丽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当中国科技成为全球资本瞩目的焦点,其背后既有中国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积淀,也得益于创投机构从‘猎人’到‘农夫’的角色蜕变。”普华资本董事长曹国熊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曹国熊表示,从坚持科技赛道的长期主义,到孵化模式的创新突破,创投机构的价值不仅在于发现未来,更在于参与创造未来。在让“创新浙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以及全球资本纷纷聚焦中国科技的背景下,创投机构的新探索正为行业提供新的破局思路。普华资本持续看好人工智能(AI)、创新药、商业航天等赛道的投资机遇。

  科技赛道爆火有其深层逻辑

  “科技赛道的热度,不是突然出现的。”提及杭州“六小龙”引发的关注,曹国熊表示,这背后离不开创投机构十年磨一剑的前瞻布局。

  他举例说,普华资本早在2015年就组建了三支聚焦硬科技的团队,2016年切入生物医药领域,2018年布局商业航天赛道等,这些看似超前之举,实则是基于对国家科技创新趋势的精准把握。

  在曹国熊看来,杭州拥有“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明星项目的涌现既得益于这种氛围,也离不开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的系列举措以及港股市场的持续活跃。

  “耐心资本”同样是支撑科技企业长周期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企业从萌芽到壮大,没有捷径可走。”曹国熊表示,耐心不是盲目等待,而是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求短期回报、不惧失败,给予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所需的充足时间。

  “以杭州营商环境为例,前几年创新药行业处于低谷期时,杭州钱塘区持续‘输血’;面对商业航天等赛道,地方政府敢于包容试错,这种‘懂创新、敢支持’的态度,正是适宜科技企业生长的土壤。”曹国熊说。

  从投资家化身孵化者

  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累计投资600多个项目,其中三分之一已完成退出;投资字节跳动、中际旭创三六零中控技术、毛戈平等80家赛道龙头……这是普华资本投资20多年来的成绩单。

  “今年是普华资本成立的第21年,站在新起点,普华资本确立了三大业务板块:普华创投、普华科技(孵化)和普华国际,协同聚焦硬科技领域。近期,普华科创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孵化业务从零星探索阶段迈入系统化推进阶段。”曹国熊说。

  曹国熊介绍,从投资家到孵化者,公司经营模式实现结构创新。曹国熊透露,普华资本将邀请国内外头部硬科技企业的高管担任创业合伙人,他们既有国际化视野,又能对接产业订单;同时联合执行团队,在北京、上海、杭州落地孵化试点,首批项目计划年底前推出,聚焦未来产业核心领域。

  曹国熊表示,上述孵化模式的核心是“连人带钱带资源”的深度赋能,不同于普通投后服务。未来,创投机构孵化项目将直接介入企业“从0到1”的过程。比如,普华资本帮助德国机器人企业对接中国供应链,助力相关项目出海;再如,普华资本近期带队多家被投企业走进交易所更深入地了解资本市场,并帮助企业做好成长路径规划。

  看好AI和航天等赛道

  谈及当前热门赛道的投资机遇,曹国熊表示,持续看好AI、商业航天、创新药、新能源等赛道的投资机遇。

  曹国熊分析,AI不应被看作单一赛道,应重视“AI+”的渗透力。未来10年,AI将重塑各行各业,大模型、“AI+制药”(如靶点筛选)等应用场景潜力巨大。

  “商业航天将迎来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的发展。”曹国熊分析,国家星座建设推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需求爆发。尽管国内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较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三至五年差距,但凭借国内大批量订单,有望迅速迎头赶上。

  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也将是投资的核心方向。曹国熊分析,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在于中国创新药团队同一靶点多家竞争的“赛马机制”推动的技术迭代。全球对中国医疗数据的信任度提升,巨额BD(商务拓展)款项更是产业价值的有力证明。

  此外,新能源领域从锂电池到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升级以及电动卡车等应用场景同样值得关注。

  “中国市值排行榜的嬗变,5年内有望显现。”曹国熊预判,随着更多硬科技企业崛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巨头将不断涌现,而创投机构的角色,正是成为它们成长路上的“陪跑者”与“赋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