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领涨,北方多地跟涨!10月猪价迎来久违反弹信号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来源:猪易通)

全国猪价在底部区间徘徊,北方地区迎来久违的反弹,而南方市场仍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

生猪市场正迎来一波小幅震荡。截至10月1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0.81元/公斤至10.92元/公斤,较昨日微跌0.02-0.06元/公斤。

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的猪价出现企稳甚至小幅反弹,而南方地区则继续承受着小标猪供应过剩的压力。

01价格走势:北方稳中偏强,南方依然承压

今天全国生猪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态势。

北方地区猪价稳中偏强,黑龙江反弹1毛,吉林、辽宁偏强。

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也跟随上涨5分,部分地区甚至上涨1毛/斤。

这种反弹主要得益于散户出栏总量减少,以及市场情绪由悲观转为观望。

南方地区则继续承受压力,广西生猪价格最低,仅为9.94元/公斤,福建最高为11.49元/公斤。

这种南北分化的格局使得区域价差进一步收敛,最高价的海南与最低价的广西价差缩小至4.4元,创年内新低。

02市场深度:供应过剩仍是主旋律

当前猪价的轻微反弹难以掩盖市场整体供应过剩的现状。

从供应端看,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是根本问题。据统计,8月中旬以来,生猪自繁自养理论盈利已呈现震荡下滑走势,目前出现亏损。

截至10月10日,自繁自养头均亏损206.91元,仔猪育肥的亏损幅度更大,头均亏损409.19元。

从需求端分析,节后市场需求虽在逐步恢复,但对价格的拉动有限。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曲国娜指出:“虽之后屠宰量虽然略有下降,但与前期相比,总体仍呈缓慢增长态势”。

节日消费对猪价的拉动效应正在减弱。

03行业困境:养殖端承压,产能去化艰难

猪价持续下跌正让整个养殖行业承压。

面对持续下行的猪价,不同养殖主体承受的市场压力有所分化。目前中小散户压力最大,由于养殖成本较高,尽管存在一定抗价情绪,但也难以应对猪价的持续走低。

大型企业虽依托低成本和现金流优势,抗风险能力更强,亏损相对可控,但在市场供应不减、需求未有较大提升的背景下,压力也在进一步累积。

行业正密切关注生猪产能的去化进度。早在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就明确,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部分企业已经有调减产能动作,如牧原股份9月末能繁母猪降至330.5万头,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04未来展望:短期磨底,中期有望改善

展望后市,业内分析师们持谨慎态度。

短期来看,猪价仍将面临压力。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范晴晴表示,后期猪价或仍有下滑空间。

从供给端看,一方面养殖企业前期产能布局陆续释放,另一方面,在政策影响下,养殖企业要控制体重以及去产能动作,将进一步刺激养殖端出栏积极性。

11月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范晴晴进一步分析,进入11月,随着天气转凉对猪肉消费的刺激以及南方地区腌腊活动的陆续开展,生猪需求也将有好转预期,对猪价带来一定支撑。

但12月市场或迎来供需双增局面,产能释放叠加养殖集团年底冲量,市场亦迎来腌腊需求旺季,供应增幅或略大于需求增幅,生猪均价或继续下滑。

中长期视角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影响未来10个月的生猪供应。

范晴晴认为:“如果后期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仍不乐观,那么2026年下半年猪价也难言回暖。”

05养殖建议:降本增效,理性出栏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专家们给出了具体建议。

出栏策略方面,短期适当观望后择机出栏,中期可适当压栏,搏一个冬季需求旺季的超跌大反弹。

但务必做好风险管理,Mysteel农产品建议养殖户“超重肥猪、牛猪优先安排加快出栏,保证落袋为安”。

降本比赌价更靠谱:把PSY做到28以上,料肉比降至2.4,才是穿越底部的核心竞争力。

现金为王:压栏赌涨已证明“九死一生”,体重超过130kg务必顺势出栏,落袋为安。

猪价磨底阶段,整个行业都在等待一个转折点。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去化,以及冬季腌腊需求的到来,市场有望找到新的平衡点。

但在这之前,养殖户唯有降本增效,灵活调整出栏节奏,才能度过这个最难熬的阶段。

毕竟,猪周期永远不会消失,只是在表现形态上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