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暂不推行全面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担忧系统性风险

小小MT4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一份政府文件显示,印度倾向于不制定专门法规对国内加密货币进行全面监管,而是维持部分监督措施。印度担忧,若将这类数字资产纳入主流金融体系,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路透社获取的这份文件提到,印度储备银行(RBI)认为,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监管手段管控加密货币风险存在较大难度。

  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以来,全球对加密货币的接受度有所提升,全球市值最高的加密资产 —— 比特币的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还通过立法,允许稳定币更广泛地使用。稳定币是由法定货币背书的加密货币,因此其价格受剧烈波动的影响较小。

  路透社上月报道称,中国仍在禁止加密货币,但正考虑推出由人民币背书的稳定币。此外,日本和澳大利亚虽在为这类虚拟资产制定监管框架,但态度仍持谨慎,并未积极推动该领域发展。

  这份本月拟定的政府文件指出,若在印度对加密货币实施监管,将赋予其 “合法性”,且 “可能导致该领域发展成为具有系统性影响的行业”。

  文件还补充道,与之相对,尽管全面禁令可应对主要具有投机属性的加密资产所带来的 “严峻” 风险,但无法管控点对点转账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活动。

  此前,印度政府在该问题上的正式立场尚未被公开报道。

  印度联邦财政部与印度储备银行尚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2021 年,印度政府曾拟定法案拟禁止私人加密货币,但最终未推动该立法落地。

  2023 年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期间,印度曾呼吁建立全球加密资产监管框架。2024 年,印度政府计划发布一份关于加密货币立场的讨论文件,但随后推迟了这一计划,称将在美国明确加密货币使用规则后再重新评估该问题。

  目前,全球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若要在印度运营,需向负责审查洗钱风险的政府机构完成本地注册。此外,印度还对加密货币收益征收惩罚性税收。

  但印度央行多次就加密货币交易风险发出警告,导致印度正规金融体系与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几乎陷入停滞。

  文件显示,印度民众在各类加密货币中的投资规模达 45 亿美元,目前这类资产的使用范围既不广泛,也未对金融稳定构成系统性风险。

  文件指出,当前有限的监管透明度有助于管控加密货币对受监管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现行税收及其他法律对加密货币投机交易起到了遏制作用,并对欺诈及非法活动具有惩戒效果。

  文件称,由于全球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存在差异,“制定明确的推进路径或确立统一的政策方向并非易事”。

  稳定币相关情况

  7 月 18 日,特朗普签署《GENIUS 法案》,为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代币(即稳定币)制定了联邦层面的规则与指导方针。

  文件表示,美国认可美元稳定币并推动其作为支付工具使用,这一举措将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产生影响。

  文件指出,由于全球流通的稳定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印度政府需对此类影响 “深入研究”。

  文件提到,稳定币虽以价格稳定为目标,但受市场冲击或流动性限制影响,其价格仍可能波动,进而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文件还称,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可能导致国内支付体系(如快速银行间转账系统)碎片化,并削弱印度统一支付接口(UPI)这一数字支付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