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高中生小韩(化名)花165元网购了一款有3C认证的充电宝。刚用了一个月,他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一股黑烟从校服口袋里冲出来,充电宝在身上爆炸了!校服被烧出一个焦黑色的大洞,鞋子也严重损毁,在场同学都吓坏了,在保安帮助下才把火扑灭。
小韩称:“当时只是带在身上,并没有充电。”小韩联系商家索赔,质疑3C认证的充电宝有严重安全隐患,客服却拒绝承认,表示“那不可能的哦”。
黑猫平台上关于充电宝安全问题的投诉很多。自罗马仕充电宝质量问题曝光以来,其他品牌的充电宝也接连被指存在安全隐患。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充电宝仅使用两个月就出现开裂、鼓包,甚至发生爆炸,还有奇葩商家要求顾客在充电宝鼓包后将其泡水处理。但面对消费者的退换货要求,商家多以拒绝回应。
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截图 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截图 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截图所幸,在黑猫平台的协助下,这些用户的问题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例如,有一位消费者在拼多多购买了两个充电宝,其中一个使用后出现鼓包,另一个发生爆炸。但在要求退货退款时,商家仅同意退还其中一个充电宝的半价。该用户没有妥协,而是收集了产品鼓包和爆炸的照片、视频作为证据,并上传至黑猫平台,最终成功维权,拿回了退货退款。
充电宝安全小贴士
1.检查3C认证标志
根据民航局要求,自今年6月28日起,凡是没有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型号/批次的充电宝,一律禁止携带登上境内航班。3C标识是一个“CCC”小logo,通常印在充电宝底部或背部的产品参数区。
2.核实证书编码
不少充电宝的3C标识可能是伪造的。为了进一步确认,可向客服索要3C认证证书,并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证书编号,核对产品信息及有效期。充电宝的认证标准应为GB 31241或GB 4943.1,若不符合需格外警惕。
3. 注意容量限制
容量超过20000mAh的充电宝禁止带上飞机。计算方法如下:
5V标准:20000mAh × 5V ÷ 1000 = 100Wh(刚好达标)
3.7V锂电池:20000mAh × 3.7V ÷ 1000 = 74Wh(更安全)
按照规定,超过100Wh的充电宝需提前向航空公司申请。
充电宝爆炸/自燃?维权法律指南在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九条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充电宝质量问题如何维权?参考以下建议,帮你顺利维权:
投诉前应该收集哪些证据?
1. 保留商家商品承诺
保存商家在详情页、直播间或广告中对充电宝的宣传信息,例如“安全防爆”“容量足”“带3C认证”等。这些内容能作为商家承诺的重要凭证,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2. 拍照录像留证
建议在收到快递、开箱及首次使用时全程拍摄视频。如果发现鼓包、爆炸、无法充电、容量虚标等问题,应及时拍照或录制视频,证明问题不是因个人使用不当造成。
3. 保存与商家的沟通记录
妥善留存与客服的聊天截图、电话录音或邮件沟通。如果商家拒绝退货退款,甚至提出“泡水处理”等不合理要求,这些记录可以作为维权的重要证据。
有哪些途径可以方便地投诉企业?
1. 购物平台
优先联系购买平台的官方客服,明确提出退货、换货或赔偿要求。务必通过平台官方通道沟通,避免私下协商,并保留处理记录。
2. 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热线(12315)
如果平台处理不当,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3. 黑猫投诉
除了12315,黑猫投诉也是一个高效的消费者维权渠道。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官网提交投诉,可以促使商家尽快回应。由于平台曝光度高,往往能加快问题的解决。
如何根据法律条款提出合理诉求?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第55条(欺诈条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