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相栋离任后!旗舰基金遭27%赎回,招商基金与机构提前出逃,基民被动接盘!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来源:Y趣理说

  曾以“三年任期回报超124%”登上招商基金权益投资“顶流”位置的基金经理翟相栋,于2025年8月9日正式宣布卸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职务。这一消息不仅让市场震动,也令投资者对这只明星基金的未来充满疑虑。

  事实上,在翟相栋离开之前,该基金已出现明显的资金流出,上半年份额缩水超过四分之一,机构与基金公司自身率先撤退,而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却在被动提升,市场信任的裂痕已清晰可见。(招商基金又一名将出走?核心投研大震荡波及业绩

  半年份额大缩水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的赎回潮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此前已逐步累积的结果。根据2025年中期报告,截至6月30日,该基金份额由年初的22.06亿份下降至16.02亿份,半年内缩水27.38%。

  更值得注意的是,赎回呈现出鲜明分化:A类份额净赎回5.35亿份,比例高达38%;C类份额净赎回0.68亿份,比例为8.5%。A类份额作为主要持有类别,大规模赎回直接推动了基金的整体“失血”。

  在翟相栋离任公告公布后,投资者情绪彻底爆发。社交平台和基金吧中,基民的质疑声音不断:“买这只基金就是冲着他,经理走了,还能剩下什么?”基金经理的个人品牌一旦与产品深度绑定,其离职往往意味着信任体系的全面坍塌。

  明星光环难掩信任危机

  翟相栋的投资履历无疑是招商基金近年来最亮眼的标签。自2022年4月接手该基金以来,他在新能源、消费等高景气赛道的布局,使A类份额任期回报达到124.59%,C类份额任期回报也高达75.89%,一度推动基金规模突破百亿。

  然而,正是这种“顶流效应”形成了基金规模的护城河,也埋下了日后风险的伏笔。2025年8月9日,招商基金公告其离任,理由仅为“工作安排”,并未给出详细解释。这种突然的“闪电式离职”,不仅打破了投资者对业绩延续的预期,也撕裂了市场对基金公司透明度和责任心的信任。

  更为讽刺的是,在二季度报告中,翟相栋仍强调“长期看好高景气赛道”。在投资者仍因宣传而不断加仓的同时,基金经理却悄然准备离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落差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愤怒。

  机构与管理人“用脚投票”

  赎回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分化操作。

  机构投资者历来是基金的重要稳定力量。然而,中期报告显示,尽管机构持有比例仍高达69.25%,但上半年机构对A类份额的减持极为坚决,净赎回约3.18亿份,占A类总赎回量近六成。正如一位机构投资人所言:“基金经理离职意味着投研逻辑中断,减持是唯一理性的选择。”机构凭借敏锐的风险感知,早于市场舆论发酵之前就已大规模撤退。

  更具争议的是基金公司本身的操作。数据显示,招商基金自持的A类份额从174.71万份降至87.36万份,减持比例接近一半。虽然规模不大,但“管理人先撤”的信号极具杀伤力。投资者普遍认为,作为最了解内部情况的一方,管理人的自赎行为等于直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信任。

  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却由2023年6月的24.37%上升至2025年6月的44.01%,接近翻倍。与其说是主动加仓,不如说是“被动承接”。机构和管理人出逃后的缺口,被后知后觉的基民无意间补上。缺乏机构的托底力量,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承担了更高风险。

  “顶流依赖症”的行业顽疾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的动荡,是整个公募行业“顶流依赖症”的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基金公司过度依赖明星经理的个人光环,将过往业绩包装为营销卖点,却忽视了投研体系和团队的稳定性。当明星经理离职时,基金逻辑难以延续,投资者信心迅速崩塌,规模下滑在所难免。

  这种模式下,普通投资者往往成为最大受害者。机构与管理人具备更灵敏的信息优势和退出能力,而信息滞后的基民只能在市场恐慌爆发后承担损失。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的赎回潮和信任危机,对其和投资者都提出了深刻反思。

  对招商基金而言,应尽快弱化“个人光环”对产品的依赖,强化团队化投研体系和风控机制,提升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过度依赖个人明星经理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唯有体系化和制度化建设,才能避免信任一次次坍塌。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不应仅仅依赖明星经理的过往业绩,而更要关注公司整体投研能力、团队稳定性以及持有人结构变化。当看到机构赎回和管理人自赎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而非盲目坚守。

  目前,招商基金已为该基金任命新任经理,但其能否延续此前的投资风格与业绩表现,仍待市场检验。这只曾经的明星产品能否恢复信任,招商基金如何修复与投资者之间的裂痕,都将决定其未来走向。

  可以肯定的是,在“顶流神话”一再破灭的当下,基金行业必须回归本源——以投资者的长期价值为核心,否则,失去耐心的基民,终将选择用脚投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