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V快评|这是一场“穿越”的运动会

小小MT4 来源:微博财经-财道工作室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孙乐言[超话]##孙乐言# 【南财V快评|这是一场“穿越”的运动会】一条8米长的通道,一分钟最多可通关100人,不用扫证件、按指纹、看摄像头,你只需大步向前走,就能通过人脸识别实现“无感通关”......这并不是未来“黑科技”,而是一项已经在香港中英街检查站落地的通关技术。8月30日,在广州市黄埔区举办的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上,香港立法会议员、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尚海龙介绍,这项“无感通关”技术采用了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创新性地融合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与人脸识别技术,提出了新的联合决策机制。是不是有点听不懂,简单说,就是以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升级了,变得更厉害了。在香港中英街检查站,除了居民人行通道外,甚至还设有自行车往来通道,你骑着车就能实现“无感通关”。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也将运用在三地共同举办的十五运会上,提升运动员、观众在三地的通行体验。除了“无感通关”技术,数字人志愿者、六足导盲机器人、微纳米制冷涂层……这些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概念,也都将在十五运会上大放异彩。今年4月15日,广州就发布了14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创新应用专题项目,涵盖智慧赛事服务、安全保障、绿色低碳和无障碍技术等重点领域。想象一下,在全运会现场,一位不会累、不会饿、24小时在线的“数字人志愿者”正在为你答疑解惑,这套系统能降低30%人力成本。六足导盲机器人将在机场、高铁站和运动场馆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它能识别多种常见障碍物并实时调整路径,出行效率提高50%以上。城市志愿服务站也穿上了“防晒衣”,不用空调也能凉快如春,这种技术可让建筑外表温度降低30度。当数字人在云端服务、机器人为视障人士引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赋能体育的现在,更是智慧城市未来的雏形。科技不再只是冰冷的技术,而是融入生活每个角落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