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啤酒消费量持续下滑,曾是日常饮品的啤酒,如今变成了偶尔享用的“特殊场合饮料”,更有部分消费者转向了无酒精饮品。
这一趋势已经对行业造成实质冲击。以巴伐利亚北部拥有172年历史的Lang-Bräu酿酒厂为例,该厂扛过了战争时代、经历过政治巨变,却终因销量滑坡和高昂的运营成本,于去年宣布关闭。负责人霍普坦言:“当销量不断下滑、成本却日益上升时,企业就没有余力考虑长远。”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德国啤酒产量同比下降6.3%,跌至历史新低。而人均年消费量也从2000年的126升减少至如今的88升。德国酿酒协会主席霍尔格·艾歇勒表示,啤酒行业的衰落“相当令人担忧”。
造成这一局面的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饮酒文化的转变。Z世代群体普遍关注健康、身材和心理状态,对酒精的态度更为谨慎。22岁的化学实验室员工卢克·海勒直言:“酒精可能会影响健身效果。”社交媒体上的健身博主也时常强调酒精会干扰脂肪燃烧和肌肉增长。
为了迎合消费偏好的转变,德国市场涌现超过800款无酒精啤酒。尽管尚未逆转行业总体下滑态势,但这一细分市场的增长显著:过去十年,无酒精啤酒的产量几乎翻倍。大型品牌如Krombacher明确表示:“未来真正的增长不在传统啤酒,而在低酒精或无酒精饮品。”
不过,对中小型酿酒商而言,转型并不容易。高质量无酒精啤酒通常采用“后脱醇工艺”,即在酿造完成后再去除酒精,但这项技术需要上百万欧元的设备投资。小型酒厂只能通过提前终止发酵的方式生产无酒精啤酒,但这种方法常导致口感偏甜,难以与传统风味媲美,真正实现“无酒精啤酒”的生产,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