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近日,中泰化学(维权)(002092.SZ)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55亿元,同比下降8.32%;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20.74%。
这已是中泰化学连续第三年中报出现亏损。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1亿元;2024年上半年,该数据变为-2.43亿元。
针对业绩亏损,中泰化学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亏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氯碱行业整体景气度偏低,主营业务承受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公司旗下的纺织业务作为主业之一,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环境。”
业绩连年亏损
中泰化学主营业务涵盖聚氯乙烯树脂(PVC)、离子膜烧碱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财务数据来看,中泰化学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净利润更是连续两年亏损。
2022年,中泰化学实现营业收入559.11亿元,同比下降11.10%;归母净利润为7.1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02%。彼时,公司的盈利下滑态势已初见端倪,市场环境的变化与行业竞争的加剧,对其营收与利润均构成压力。
进入2023年,中泰化学的业绩更是急转直下。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18亿元,同比下降28.15%;而归母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28.65亿元。在这一时期,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对中泰化学的氯碱板块造成冲击,导致其业绩承压。
2024年,中泰化学的营业收入进一步下滑至301.23亿元,同比下降18.84%;归母净利润虽较2023年减亏65.92%,但仍亏损9.77亿元。
面对业绩困境,中泰化学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中泰化学方面表示,其聚焦主责主业,推进降本增效,加强内部管理与合规治理。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泰化学实现营业收入139.55亿元,同比下降8.32%;归母净利润亏损1.9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43亿元亏损额,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上述中泰化学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同行业企业业绩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最近几年PVC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价格波动成为影响业绩起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卓创资讯PVC分析师李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至2024年,国内外宏观环境趋弱,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阶段,需求持续低迷,PVC粉行业逐步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连续走低。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向记者表示,烧碱价格因氧化铝投产高峰期结束从高位大幅回落。具体来看,液碱现货价格从2024年四季度的3000元/吨降至2025年8月的852元/吨,价格的剧烈下跌直接导致企业毛利率下滑。
洪前进认为,从行业周期来看,化工行业整体仍处于底部震荡阶段,预计到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上半年有望进入上行通道。不过,氯碱行业因新增产能集中释放,2025年仍将面临供需失衡的压力,短期内经营环境难有明显改善。
李敏亦表示,2025年上半年,PVC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震荡下行态势。受多重内外部因素影响,价格重心逐月下移,整体需求疲软,加之供应端新产能投产,市场情绪低迷,信心不足。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全国SG-5(PVC粉)均价为4939元/吨,同比下跌11.23%。
展望下半年,李敏指出,国内需求难有放量,房地产恢复较慢,是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端最大的现实。虽然出口端有支撑,但供应端新投产产能将继续施压市场,PVC粉基本面供大于求的现状难明显改善,基本面的弱势将继续对市场形成压制。
因信披违规被罚
在业绩承压之际,中泰化学还因信披违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2024年5月,中泰化学因涉嫌财务造假问题被新疆证监局行政处罚。根据公告,经查明,中泰化学2022年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中存在重大遗漏;涉及公司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披露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相关债券募集说明书信息披露不准确。
公告显示,中泰集团作为中泰化学控股股东,组织、指使了对中泰化学的资金占用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发生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具体来看,2021年、2022年,中泰化学及其子公司以预付款、退货款、代收代付运费等名义,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公司与控股股东中泰集团及其关联方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总发生额为77.18亿元。其中,2021年发生额为21.54元,占当年经审计净资产的8.54%;2022年发生额为55.64亿元,占当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1.61%。
此外,中泰化学2022年年度报告中虚增收入和成本共计42.48亿元,分别占年报披露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的7.60%和7.75%。
2024年5月,新疆证监局对中泰化学的上述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也给予了相应的警告和罚款。受此影响,中泰化学股票于2024年5月2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泰”,直至2025年才得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