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曦股份:审计报告未备案,三年巨亏33亿

小小MT4 来源:股市财报风云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沐曦股份:审计报告未备案,三年巨亏33亿,经营性现金流流出43.61亿,依赖一款芯片,依赖的单一大客户自身难保,估值210亿

一款量产仅一年的芯片,撑起97%的营收;一家自身难保的大客户,贡献40%的销售额;三年巨亏32亿后,这家国产GPU明星企业正向科创板发起冲刺。

2025年6月30日,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计划募资39.04亿元。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计亏损32.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失血”43.61亿元。

而支撑这艘巨轮继续航行的,是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输血。在IPO前夜,葛卫东的混沌投资、红杉、经纬等超百家机构扎堆入股,将公司估值推高至210亿元

光鲜的资本盛宴背后,产品单一、客户暴雷、财务疑云、现金流枯竭等致命软肋,正将这场IPO推向风口浪尖。

01 单品撑天:一款芯片扛起的IPO神话

翻开沐曦股份招股书,一组数据令人瞠目:2024年,曦云C500系列单款芯片贡献7.22亿元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97.28%;2025年一季度,该比例进一步攀升至97.87%。一款产品几乎就是整个公司。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款“顶梁柱”2024年2月才量产,上市仅一年就扛起整个公司的IPO大旗。而替代产品C600、C700系列仍在研发中,量产遥遥无期。

产品单一依赖的软肋暴露无遗。在2024年以前,沐曦的营收来源还较为多元: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2023年贡献营收1376.32万元,占总营收26.77%;IP授权业务占比达43.12%。

然而2024年风云突变:智算推理业务暴跌74.64%至349万元;IP授权收入更是断崖式下滑95.49%至仅100万元。公司营收几乎完全压在了C500这一款产品上。

“考虑到芯片研发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若未来在研芯片流片、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同时C500系列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则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沐曦在招股书中坦言。这纸风险提示轻描淡写,背后却是公司命悬一线的残酷现实。

02 客户悬崖:踩雷边缘的“大客户依赖症”

如果说单一产品是沐曦的第一道软肋,那么岌岌可危的大客户则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超讯通信贡献了沐曦近40%的收入。而这家“大客户”早已自身难保:2024年营收暴跌31.57%,2025年一季度继续暴跌43.02%。一家业绩断崖式下滑的企业,却成了沐曦的“救命稻草”。

更令人担忧的是财务关联:截至2025年3月末,沐曦应收账款飙升至6.15亿元,占当期营收的192%。当客户自身经营困难时,这笔巨额应收款坏账风险激增。

客户集中度畸高的问题同样突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高达91.58%、71.09%和88.35%。在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名单中,还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上海源庐加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2024年8月才以6000万元取得沐曦0.55%股份的股东,在2025年一季度突然跻身公司第二大客户。而在2023年及2024年,源庐加佳从未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股东变客户的身份转换,不免令人质疑交易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03 审计报告未在财政部审计报告查验系统备案

沐曦集成的审计报告(申报稿),竟然没在财政部审计报告查验系统中备案。至少不合规!

审计报告查验  

http://acc.mof.gov.cn/qrcapp/search.html?timestamp=1755496808037

04 股东变客户:突击入股的“财技表演”

沐曦的客户名单上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戏法。2025年一季度,公司第二大客户的位置上,赫然出现了股东上海源庐加佳的身影

这家在2024年8月才以6000万元取得沐曦0.55%股份的机构,入股后短短数月便跻身核心客户行列。而此前的2023年及2024年,源庐加佳从未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

无独有偶,公司第一大客户超讯通信与沐曦共同投资了两家企业——主营算力资源销售和运营的中能建智慧科技,以及计划从事算力服务器组装的四川讯曦。商业合作与资本纽带交织,业绩成色令人存疑。

股东与客户身份的切换,使得营收的含金量蒙上阴影。当销售业绩与资本运作深度绑定,企业的真实市场竞争力如何评判?

05 失血狂奔:43亿现金流黑洞与人才困局

翻开沐曦的现金流量表,触目惊心的负值连成一片:2022年-6.65亿,2023年-10.17亿,2024年-21.48亿,2025年一季度-5.31亿。累计“失血”43.61亿元

现金流枯竭的背后是多重压力:

应收账款高企:从2023年的3709万元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6.15亿元,占营收比重从69.97%暴涨至191.96%存货积压:账面余额从2022年的1767万元激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8.9亿元预付账款膨胀:同期从5178万元增至11.07亿元

公司解释称,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进行了战略备货。作为Fabless模式企业,沐曦的命脉捏在境外供应商手中,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HBM存储供应已遭制裁限制。

若关键物料断供,8.9亿存货和11亿预付款可能瞬间变成沉没成本

与此同时,人才困局逐渐显现。2025年2月,市场传出沐曦上市前裁员约200人(占员工总数20%)的消息,虽遭公司否认,但沐曦承认“有人员的补充与裁撤”。

2025年3月,一名前员工提起仲裁,要求确认其期权份额。当资本可以突击入股,技术却无法突击研发,核心人才稳定性的隐忧正在发酵。

06 资本狂欢与产业健康的生死抉择

站在科创板门前,沐曦描绘着诱人的市场前景:2024年中国GPU市场规模约1073亿元,同比增长32.96%,国产替代空间显著。在英伟达占据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70%份额的背景下,国产GPU的故事确实动听。

资本早已闻风而动:葛卫东的混沌投资持股7.48%,“经纬系”抱团占5.13%,超百家机构扎堆入股。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高达210亿元

当一款量产仅一年的芯片支撑97%营收,当近40%销售额依赖一家濒临崩溃的客户,当现金流累计失血43亿,这是否符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又是否对投资者负责?

招股书里的沐曦,是国产GPU的领军者,累计销量超2.5万颗,深度赋能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

数据背后的沐曦,却是一款芯片撑起的资本秀,一家大客户绑定的风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