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摩根资产管理:百年资管机构打造中国“长跑”样本

小小MT4 来源:王鹤静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创价值·塑生态·启新程——上海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摩根资产管理:百年资管机构打造中国“长跑”样本

  近年来,国内公募行业掀起改革风潮。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受托责任为核心,提出了系统性改革措施,覆盖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以长期主义为导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的路径。

  作为拥有逾150年历史的老牌资管机构,摩根资产管理将其深厚的全球积淀注入中国市场。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在2023年全资与更名后,全面开启了本土化新征程。公司着力锻造投研能力,在主动权益、ETF、固收及多资产等领域投资业绩、规模齐头并进,成为国际资管巨头成功扎根中国市场的重要样本。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330亿元,较两年前实现翻番,行业排名提升20位,这一成绩正是市场对其投资管理能力与产品服务质量持续认可的有力体现。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总经理王琼慧表示,今年是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深耕中国基金行业的第21年,公司始终秉持着“全球视野,做多中国”的理念,把握经济转型中的投资机会,帮助客户获得可持续的阿尔法。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近20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年化收益率达13.50%,排名行业前十。

  以传承与创新践行主动管理

  作为一家百年资管机构,摩根资产管理始终将主动管理视为核心能力。正如摩根大通资产及财富管理首席执行官欧朵思(Mary Erdoes)所言:“过去二十年间,当同行纷纷加大对被动策略的投资时,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始终坚持打造业内领先的主动管理平台,这正是我们持续创造卓越业绩的根基。”

  在中国市场,这一理念被进一步具象化为“风格清晰,考核分明”的投研架构。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的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分为成长、均衡成长、均衡与价值三大组别,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需求。例如,成长组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均衡与价值组关注低估值、高分红资产等投资机会。

  同时,每一只基金均设有清晰的投资指引,针对不同风格设定差异化的跟踪误差考核标准,确保基金经理在风格稳定的前提下追求超额收益,增强产品的风险收益透明度,让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充分借助全球资源,投研团队不仅能够获取全球的宏观经济数据、产业研报及企业调研信息,还与摩根资产管理海外团队保持高频互动,实现全球资源与本土智慧的整合,使得A股投资既具备全球视野,又贴合本土实际。

  在2024年底的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策略会上,公司投研团队明确提出看好人工智能、中国制造龙头以及红利资产的“戴维斯双击”机会,并且在2025年的结构性行情中把握了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驱动机遇。

  21年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始终将“长跑主义”作为组织文化的内核,不仅体现在其投资理念上,更贯穿于人才战略中。通过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梯队,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已涌现出如杜猛、李博、李德辉等一批具备“长跑”特质的基金经理,他们均为目前国内公募行业为数不多的管理同一只基金超过或接近十年的基金经理代表。

  2023年以来,围绕主动权益、固收、量化及指数、多资产解决方案、混合资产及流动性管理六大投资方向,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各投资团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并且陆续引入多位外部资深人才,包括主动权益团队的梁鹏、李恒、王睿等,固收团队的张一格、田原、王然等,以及多资产投资团队的蒋华安等,为各投资团队注入了新的专业力量。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杜猛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超过14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6%;李博管理摩根核心成长超10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1%;李德辉管理摩根科技前沿基金超9年,任职年化回报率接近14%。这些以“十年”为周期的持续表现不仅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也赢得了包括大型机构、渠道伙伴、FOF、基金投顾及个人投资者的深度信任。

  实现认知的“滚雪球”效应

  在王琼慧看来,长期持续业绩的支撑,来自一流的买方研究平台与“研究驱动”的投资文化,其核心在于“研究复利”,即通过长期、持续的研究投入,实现认知的“滚雪球”效应,不断积累并迭代知识与洞察,最终提升研究与决策的质量。

  为践行这一理念,摩根资产管理打造了特色的“职业分析师”机制,打破了“研究员转任基金经理”的行业惯性,鼓励分析师深耕研究。从产业链的底层逻辑到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师通过深度陪伴,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结,真正成为细分领域的“产业通”。

  此外,摩根资产管理全球研究团队会定期走访全球核心产业集群,在全球视野中挖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研究团队以产业链为维度,构建完整的研究生态,从上游原材料供给到中游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终端需求,形成全链路、系统化的研究视角。

  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拥有500人的研究分析师团队。在过去一年中,该研究团队覆盖约4700家公司,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这种深度、高频的实地调研为投资决策提供了独特的市场洞察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资产管理构建了内部统一的研究“语言体系”,包括一致的评估标准、战略评级框架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框架。这一体系打破了地域壁垒,使全球研究资源得以高效整合、智慧共享。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这份对长期研究的坚守、对认知积累的执着以及“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摩根资产管理能够持续创造稳健长期回报、赢得全球投资者信赖的核心密码。

  以精品化与差异化破局ETF业务

  在全球ETF发展浪潮中,摩根资产管理走出了一条结合主动管理优势的差异化道路。自2014年构建全球ETF平台以来,截至2025年7月末,摩根资产管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主动型ETF发行商,2025年以来主动型ETF净流入额全球居首。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于2023年开始发力ETF业务,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以精品化策略布局了11只ETF,覆盖宽基、策略、行业主题、跨境等多个品种。在产品设计上,公司注重投资者体验,创新性推出“季度强制分红”机制,打造了包括摩根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0ETF、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在内的“会分红”的摩根ETF系列产品。

  在Smart Beta和指数增强领域,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亦积极布局。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0日,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及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合计规模突破200亿元,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在发挥全球视野优势的同时,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坚持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以专业服务能力赢得合作伙伴信任。

  2023年,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正式推出《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报告,将连续出版20年的全球旗舰报告本土化,为中国投资者深入浅出地分析全球经济和各类资产的最新趋势。2024年,公司在成立20周年之际启动《环球市场纵览-摩根中国行》全国巡讲,走进40多个城市,举办了1100余场线上和线下分享会,覆盖人群达200万。

  为进一步服务指数投资者,2025年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推出了《ETF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围绕ETF趋势、ETF投资原则、ETF交易实践三大维度,提供前沿分析、策略洞见与科学投资纪律,以季度更新的形式,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持续的策略支持与服务。

  从主动管理投研体系实践到“长跑型”团队建设,从“研究复利”的认知积淀到ETF业务的差异化破局,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在全资以来的本土化进程中,正逐步探索出一条融合全球经验和中国智慧的发展路径。

  展望未来,资管行业的竞争将更倾向于长期主义、专业能力与生态协同。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表示,公司将继续与时代同行,探索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实践,在投资管理、产品创新、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科技应用等方面精益求精,与投资者共同追求可持续的价值回响,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