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重回配料表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斑马消费)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对配料表排序规则的民间分析:配料含量的多寡,决定了名称的前后位置。

一瓶饮料,排序第一位大多是水,其次是白砂糖,后面的配料,基本是为辅助调整产品口感而存在。

减糖控糖的风口下,无糖茶这几年席卷整个饮料市场,白砂糖几乎一夜之间从配料表中消失。即便在有糖茶中,白砂糖也被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代糖替代,逐渐让出了原有的配料表位置。

但在今年饮料旺季,一批传统饮料企业先后推出新品,白砂糖再次回到配料表中。对白砂糖不再排斥,是消费端对健康的认知升级、对口感的可控需求,以及传统企业重塑产品,共同促成了这位“老朋友”的回归。

白砂糖重回配料表

刚刚过去的饮料旺季,各大品牌竞争激烈,细心的消费者发现,昔日的“老朋友”白砂糖,已悄然回到配料表中。

2018年,元气森林推出无糖风味气泡水,迅速点燃无糖饮料市场的战火,随着各大品牌及厂商跟进,白砂糖渐渐消失在配料表中。

在赤藓糖醇的“加持”之下,产品口感没有白砂糖那般甜腻,只用一丝丝甜抚慰了控糖人群的焦虑情绪。

不止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罗汉果糖等代糖产品借控糖之名,大摇大摆地走进饮料、食品的配料表中,成功完成了换防。

这种趋势随后蔓延到现制茶饮行业,新茶饮品牌们也开启产品迭代。其中,奈雪的茶就曾采用罗汉果糖来替代产品中的糖分物质。

在饮料及现制茶饮品牌们对赤藓糖醇狂热追逐下,赤藓糖醇厂商收入大增。2021年,全球最大赤藓糖醇厂商三元生物301206.SZ)旗下赤藓糖醇产品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大增154%

不过,随着行业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产品供需关系失衡,三元生物的赤藓糖醇收入陡降2024年收入5.15亿元,仅为2021年的三分之一。

代糖不香了,白砂糖正在悄悄返场。今年以来,元气森林、农夫山泉(09633.HK)、东鹏饮料李子园、水獭吨吨等多家企业,先后推出含白砂糖的有糖茶产品,且这些品牌的新产品明确打着低糖、减糖的招牌,成为今夏饮料领域的热点,这也让白砂糖得以重返配料表第二的位置。

可控放纵的需求

有糖茶饮料品牌们并未回避白砂糖回归配料表的现实,元气森林推出的“冰茶”,就在瓶身腰部明确注明“每瓶少8块方糖”;康师傅控股(00322.HK)旗下的低糖高纤冰红茶,糖分更是直降50%

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减糖、少糖只是常规操作,策略进一步“升级”,即对单份产品分量减少,变相减少单次对糖分的摄入量。

饮料及食品产品走向低糖化,并非一味地降低糖分比例,而是在好喝的口感需求和健康的控糖需求之间,找到精准平衡。

嗜甜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需求,白砂糖在饮料及食品中出现,不仅仅是发挥甜的滋味,在有糖茶饮料和食品中,也为了掩盖苦涩、酸味,在烘焙食品更是不可或缺的填充成分。

今年9月,水獭吨吨推出新产品东方茉莉轻乳茶,将白砂糖重新拉回配料表,主要考虑在于,相比代糖,白砂糖能够调配出最为出色的口感,同时产品降低了含糖量,再与优质牛乳和茶叶搭配,让产品风味与减糖达到完美契合。

代糖之类甜味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与白砂糖带来的天然饱满、稳定性与回韵是不同的体验,所以,可口可乐这几年即便调整产品配方,用成本低廉的果葡糖浆替代部分蔗糖,也并未完全放弃白砂糖,依然是肥宅们的“快乐水”。红极一时的华彬红牛、东鹏特饮,多年不改产品配方,也是对白砂糖更利于调和产品口感及风味的考量。

或许正是如此,农夫山泉今年夏季推出新产品冰茶,采用代糖三氯蔗糖与白砂糖相结合来平衡口感。

同样聚焦口感与健康平衡的还有让茶品牌。该品牌自2021年开始布局无糖果茶,始终在产品好喝和健康之间寻求平衡。鉴于核心客户是年轻人群——这类人群追求健康,又不愿为健康牺牲口感束,更需要“喝得开心又无负担”的产品。因此,公司产品策略精准匹配终端需求,联合渠道与终端人群共同打造产品。

不过,在当下市场背景下,饮料企业普遍对白砂糖的使用表现出了极致克制,果子熟了旗下的石榴云雾茶,每100ml仅有4克糖;水獭吨吨的轻乳茶,泡好后每100ml内仅有2-3克糖。

有糖茶饮料对糖分的克制,同样延伸至现制茶饮及咖啡领域。比如,霸王茶姬已实施全面标注饮料糖分分级机制,消费者选择不同糖分含量时,分级机制随之变化,让控糖选择更清晰。

在健身人群看来,不希望产品中出现任何形式的糖分,但在休闲户外、聚餐及旅行等场景,冰茶等有糖茶依然热卖。

究其根源,乃是用户健康认知的升级,不再一味苛刻追求无糖,而是选择通过低糖和口味的契合,体验产品有糖但非甜腻的口感。

有糖茶依然能打

5年前,无糖茶进入高速增长期,传统厂商纷纷下场,引发业外品牌挤进市场,产品逐渐成为“水替”,去年还掀起了价格大战。

在今年南京秋糖会期间,参展无糖茶厂商数量大降,发布新品更是寥寥,行业逐渐由规模扩张走向追求质量发展阶段。

企业及品牌跟风布局无糖茶,逐渐减少对有糖茶的关注,有糖茶饮料市场竞争烈度相对平和,如今到了出手的时候。

市场规模近900亿元的有糖茶市场,除了受减糖控糖风潮的冲击,产品结构陈旧、市场格局固化,也是年轻群体难以提起消费热情的重要因素。

在产品结构上,有糖茶基本上是多年前推出的产品,主要是冰红茶、果茶为代表。冰红茶最早1990年代中期由统一、康师傅先后推出,迄今已30年。农夫山泉旗下的茶π、维他柠檬茶等果茶产品上市时间,均在十年以上。

从上市新品数量来看,有糖茶仍高于无糖茶。

马上赢数据显示,20237月至20256月,在饮料类目里,有糖茶上市新品数量一直是无糖茶的近一倍。近两年饮料消费旺季(20245-6月、20255-6月)同样没有打破这一市场格局。

通常,厂商为了旺季造势,有糖茶、无糖茶产品一般会选择在每年3-4月集中上市。

20243-4月是无糖茶发展的巅峰,上市新品SKU分别为94个和76个;同期,有糖茶上市新品SKU分别为238个、236个。20253-4月,无糖茶上市新品SKU39个和44个。同期,有糖茶上市新品SKU分别为186个和138个。

从市场份额来看,有糖茶市场依然被传统饮料企业占据。2025Q2,康师傅拥有37.7%的市场份额,统一、农夫山泉旗下茶π,市占率分别为16.2%15.8%,且三者销售额增速均呈现出5%以上的增长。

上述3大品牌对有糖茶市场有着强势的话语权,在控糖趋势下,有糖茶市场相对稳定,但增量空间更趋向于低线市场,这类市场的消费者对甜食依然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所以,一场渠道硬仗在所难免,而白砂糖已间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