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试制下线
作者 | 王凌方编辑 | 邱锴俊
科技进步确实在加快,很多我们认为还是吹牛的东西,都已经实现了。
飞行汽车可能是最新的一例。
11月6日,在小鹏2025科技日上,小鹏汇天宣布首款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
这真的能做到吗?
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透露,该公司的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11月3日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
需求方面,售价不超过200万元的陆地航母,已经有超过7000台订单。其中90%的客户是国内用户,基本是喜欢科技尝鲜、家里有两三台车,喜欢越野、潜水、飞行等运动的用户。
至于使用场景,赵德力认为,先从“自驾飞”的旅游观光开始,空域会从飞行营地到非营地,再到野地扩展。更远的长期,飞行汽车才会进入城市核心区域。
赵德力在2025小鹏科技日讲述汇天的故事
另外,小鹏汇天还宣布开辟另一条产品线——针对多人长距离出行的飞行汽车A868。A868原型机已经完成首次试飞,进入了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飞行汽车就是这样,越来越“真”。而拓展这一领域的创新企业也将赢得回报。赵德力就希望,在首款飞行汽车交付之时,就是小鹏汇天登陆资本市场的时刻。
01
陆地航母试产,新产品发布
两年前的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首次亮相,就以其汽车+飞行器的组合引起强烈关注。
此后,陆地航母不断亮相各种展会,并开始收取订单。
截至今年10月,陆地航母订单累计已达7000台。而且,赵德力表示,这都是定金过万元的订单。
其客户方面,既有企业,也有个人。约90%在国内,10%在国外。
国外客户方面,今年10月,汇天与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的相关集团签订中东地区首批600台订购协议,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购纪录。
在国内,小鹏汇天也在同步扩展应用场景和客户。小鹏汇天计划2026年内在全国布局超过200家飞行营地。今年 10 月,汇天已与敦煌合作推出西北地区首条自驾飞行线路,构建“空中走廊 + 地面体验”的立体旅游网络。首批飞行营地最快将于2026年7月完成建设并试运营。汇天希望把“自驾飞”做成一个独立的赛道。
这7000台订单,在飞行汽车领域,是前所未有的行业纪录。
大量订单在手,压力变成了生产交付。目前小鹏汇天已经进行了陆地航母试生产,首台陆地航母已经下线。
在这届小鹏科技日,汇天还发布了一个新的产品——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相对于陆地航母的飞行体,A868有多个不同。
陆地航母分为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
首先它是全倾转——这指的是其旋翼可以调整角度,在垂直起降时平行于地面,提供升力;升高之后,旋翼会向前逐步倾转至水平位置提供向前的推力。
A868旋翼垂直起降姿态
A868旋翼高速巡航姿态
全倾转旋翼飞机,既有旋翼飞机垂直起降的优势,又有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航程优势。因此,A868预计将实现500km长航程,最高航速预计可达360公里/小时。
其次,它是混电飞机。之前陆地航母是增程动力,但是飞行体是纯电飞机,其续航时间约为35分钟,最高飞行速度约为130公里/小时。陆行体(母舰)可以给飞行体补电,最多可以补6次。
而A868是混电,在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基础上,采用自研航空级混电动力内核,提供持续充足的能源供给。
第三,A868是为6人座舱设计,更加契合商务出行需求。而陆地航母的飞行器更适合个人“自驾飞”或者旅游景点的飞行游览体验,是2个座位。
A868能够垂直起降,还能飞得快、飞得远,更符合我们对于商务飞机的传统想象,也有更加清晰的场景和客户。在政策开放之后,未来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内的富豪们,跨城出行就会非常方便。
02
波音的工厂都是手搓的
“波音的那些工厂都是手搓的。”
面临量产的小鹏汇天,已经建造了自己的工厂。赵德力和民航局的领导聊天,对方谈及参观过很多量产飞机工厂,都是手工作坊。
“他们看完小度汽车的量产工厂之后,就觉得这种黑灯工厂非常厉害。”赵德力说。“当然我们现在的量产工厂,是介于手搓和汽车的这种高度自动化中间这么一个状态,我相信再过个10年、8年,我们也能做得到类似于汽车的这种流水线的生产。”
赵德力介绍,小鹏汇天的工厂目前可以做到一个小时下线一架飞机,而满产之后,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陆地航母的飞行器。“这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整个行业里面通航小飞机全世界一年的交付量才3000台,我们满产之后是1万台。我们的产量是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多,以后我们交付的时候,就只有小鹏汇天和其他。”
汇天量产工厂借鉴了汽车工厂的布置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小鹏汇天除了在产品上设计了多重冗余,还启动了“高管试飞”项目,在量产交付前,高管团队将率先完成5000公里飞行测试,以实际行动验证飞行安全。赵德力就是该公司的001号试飞员。
03
能熬到量产交付吗?
小鹏汇天的前身,要回溯到2013年,赵德力在东莞创立了东莞市汇天科技有限公司。
赵德力全凭自己此前开饭店、做无人机赚的钱来投入,连续五年,就靠“手搓”的产品,来吸引投资。
一直到2018年,赵德力说,“我发现需要大钱的时候,我自己扛不住了,我就开始学什么呢?我就开始学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开始尝试着写商业BP,开始尝试着去见一些投资人。”
赵德力介绍,他还到湖南卫视等电视台上节目,吸引了一些投资,包括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主持人“村长”李锐,也成为天使投资人,现在也是小鹏汇天营销部副总裁。
但真正融到大钱,是2020年何小鹏控股汇天之后。
车展上何小鹏与赵德力向周鸿祎介绍汇天飞行汽车
在2021年,“何小鹏降了一个飞行汽车的故事”,IDG资本、五源资本及小鹏汽车领投,汇天融资5亿美金,创下当时亚洲低空载人飞行器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2022年6月,星航资本又对小鹏汇天A轮融资进行追加投资,但金额不详。
而后2024年8月,广州三家国资对小鹏汇天投资,这一融资总额1.5亿美元。
2025年7月,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的B轮融资,包含上述三家国资的投资。
至此,小鹏汇天累计融资至少超过7.5亿美元。
除了融资,小鹏汇天还通过贷款维持运营。
2022年11月,小鹏汇天获得四家银行联合提供的授信额度合计人民币60亿元,以支持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研发及将来的生产制造。
2025年4月,小鹏汇天又获得了五家银行联合提供的12.6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支持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建设。小鹏汇天表示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贷款。
不过,投入也是巨大的。
在2025年初,何小鹏曾透露,过去十年,小鹏汇天累计投入100亿元,光是2025年,就要投入30亿元。
此前的融资、贷款,大致覆盖了这100亿投资。
再看收入端,尽管有7000订单,但毕竟还没到手,小鹏汇天如何撑到自己能赚钱的时刻?
上市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赵德力表示,汇天肯定更有IPO的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在交付的时候能够IPO就好了。”
赵德力说,但是目前汇天还没有决定到哪个交易所上市,也还没有到证监会排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