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小姐姐发来热心群众的举报讯息:有不法分子盯上“培训机构”学员,打着基金公司旗号,在神秘群里广撒网,忽悠大家下载一个闻所未闻的“XX基金总办”APP,扯起了“APP充值买基金退学费”的虎皮。
话术那是一套一套的:啥“政府合作项目”、收益高达20%的理财、甚至还敢伪造盖着基金公司大印的包赔协议!
咱家老实孩子被坏人盯上了!既然痛苦面具已经戴上,今天咱就开启洪荒之力,给大家扒个干净,这骗局里到底有多少个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漏洞一:退学费?钱从哪儿来?
咱就是说,诈骗群里的“理财规划师”张口闭口退学费,可你们倒是说说,退费的走款路径在哪儿?基金公司但凡有资金往来,那都得有严格的合规流程和明确的账户信息。凭空说退钱,连个正经打款名目都没有,这不就是诈骗界的“空手套白狼”吗?
漏洞二:公募基金业务根本不沾边!
各位亲,公募基金干的是正经资产管理的活,比如公募基金业务、专户业务,别人家的孩子还有养老金业务、投顾业务。啥时候听说过我们搞“退学费返利”?还“和政府合作”签“包赔协议”?这脑洞快赶上科幻片了!真要是有这业务,咱公司第一个得被请去喝茶好吗!
漏洞三:冒充员工连剧本都懒得换?
剧本里一会儿是“行政部部门经理A”,一会儿是“退费专员B”……诈骗分子好歹敬业点,且不说B专员在公司通讯录和基金业协会官网均查无此人,A明明是公司领导,官网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成了行政部门经理了?如此偷梁换柱,咋不直接说自己是超级英雄呢?
漏洞四:总办是对内部门,不管神秘群搞推销!
重点吐槽一下“公司总办”——这名字听着霸气,但总办是管内务的,不是对外兜售业务的!好比食堂大妈突然卖火箭,离谱中带着一丝荒谬。就算总办同事亲自出马,那也是正儿八经跑渠道,跑到神秘群里发小广告?怕是认错了山门吧……
漏洞五:APP名字就暴露了山寨属性!
还有客户被忽悠下载“X基金总办APP”……朋友们长点心啊!正规基金公司的APP都是“XX基金”或公司全称。名字起得像内部系统,图标怕是都没做抗锯齿处理吧?
漏洞六:20%还包赔?骗鬼呢!
“20%收益”“稳赚不赔”——这话我们听着都肝儿颤!任何正规金融机构都不敢这么承诺,这是铁律!为啥?因为投资本质是风险换收益,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骗子敢这么喊,是因为他们压根没打算真给你赚钱,图画得越大,坑挖得越深。真要稳赚20%,他们早就自己闷声发大财了,还轮得到在群里到处吆喝?
最后一定要夸夸及时打电话核实的客户——你们可太机智了!诈骗分子最怕的就是你联系官方渠道。下次再遇到“高收益”“退费返利”,别犹豫,直接拨打官网电话!咱同事虽然接电话接到手软,但绝对乐意帮你避坑!
总之,诈骗套路千变万化,但记住一条铁律:基金公司不搞“天上掉馅饼”!下次再遇到这种“神秘群”剧情,赶紧退群保平安,顺便反手一个举报造福他人。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投资者教育的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不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