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研网)
10月28日,禾元生物、必贝特等3家科技型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同步敲响上市钟声,成为首批增量的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公司。
此次上市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的首次集中亮相,也体现了监管层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果。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推出“1+6”改革方案,其中“1”即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服务尚未盈利但研发投入持续、技术突破显著的科技型企业。上交所于7月13日发布配套规则,32家存量公司当日纳入该层,这意味着,禾元生物与必贝特自今日起正式成为科创成长层新成员。
在此次上市企业中,禾元生物和必贝特均为以“第五套标准”申报的创新药企,成为医药创新领域的代表。禾元生物自受理到注册批文仅历时数月,充分展示出科创板在新规下的高效审核进程;必贝特则凭借在肿瘤、自身免疫与代谢疾病等领域的深厚研发积累,在未盈利阶段实现了资本市场的突破。
01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首家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药企,禾元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目前共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进展最快的是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OsrHSA,HY1001)。今年7月,该公司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并于8月开出首张处方单。另外,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液(HY1002)和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HY1003)目前已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7年获批上市。
查看禾元生物上市公告PDF
https://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10-24/688765_20251024_3399.pdf
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4357.63万元、-18696.29万元、-15136.81万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4,097.29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53%.
本次发行价格为 29.06 元/股,对应发行后市值为人民币 103.89 亿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 259,945.63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243,042.46 万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发行后、上市前,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控制关系图如下: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代常指出,上市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战略跃升,募资将用于建成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基地,实现从“1”向“100”的跨越。
二、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同样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必贝特是一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专注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聚焦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公司通过自主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开发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及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
查看必贝特上市公告PDF
https://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10-27/688759_20251027_0W8C.pdf
公司管线布局丰富,其中1类创新药 BEBT-908 已于2025年6月30日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Ⅲ期临床,BEBT-109已获准启动Ⅲ期临床,另有5个产品正处于Ⅰ期临床阶段。公司主要合作伙伴包括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博纳西亚等。
2022年至2024年,必贝特尚未披露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和-0.56亿元。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20.0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总结
2家未盈利创新药企的集中上市,建立在清晰的成长预期之上。禾元生物的缩亏趋势与必贝特的临床进展,为市场提供了价值判断锚点。
随着“科创板八条”及“1+6”政策的持续落地,未盈利企业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制度不断完善。至此,科创成长层公司总数已达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2家。今年以来,已有11家企业登陆科创板,IPO融资总额169.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4%,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改革红利正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