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10月26日,锦州银行正式公告,由工商银行收购承接其相关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和人员。锦州银行依法开展的商业银行业务及资产负债由工商银行受让。
“目前我们还叫锦州银行,后续是否会改成工商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后续的公告为准。”10月28日,锦州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受相关业务迁移影响,部分客户的相关业务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客户持有锦州银行的老款储蓄卡(非标准借记卡),需尽快到银行更换成新款芯片卡,“如果您持有我行基金,建议您尽快赎回。”
实际上,自2019年,工商银行就已经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入股了锦州银行,持股锦州银行10.82%。而近些年来,锦州银行旗下支行也在不断“瘦身”,2021年以来已有30多家支行陆续终止营业。
分析人士认为,国有大型银行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工作,有助于减少对金融市场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影响,更好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安全,提高金融风险处置效能,保护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业务及资产负债由工商银行受让
10月26日,锦州银行发布《提示公告》,公告称,经批准,由中国工商银行收购承接锦州银行相关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和人员(简称“本次转让”)。工商银行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相关监管规定及中国工商银行相关业务制度,继续为锦州银行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服务,锦州银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将不受影响。
同时,锦州银行发布《业务迁移预通知》,称工商银行将对锦州银行相关业务实施迁移。迁移后锦州银行相关线上、线下业务将迁移至中国工商银行相关线上、线下渠道办理。
从业务迁移相关通知来看,涉及锦州银行单位客户业务、个人客户业务、信用卡业务、缴费业务等。其中,在个人客户的代销基金业务方面,锦州银行提出,预计自通知发布之日后第 5 个和 7 个交易日起,将分别停止办理《基金公司承接产品清单》《中国工商银行承接产品清单》所列基金的全部交易;根据清单所列,部分产品的基金业务将转移至基金公司,部分产品的基金业务将转至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收购锦州银行,是大型商业银行参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创新举措。”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中国工商银行公告正式收购承接锦州银行的相关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和人员,标志着自2019年工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锦州银行后,其风险处置进入全新阶段,锦州银行最终全面并入大型商业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锦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1月,总部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由锦州市15家城市信用社和锦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整体改制而成,于2015年12月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之初,锦州银行首日开盘价4.67港元,然而后续难挽股价下降颓势,股价、交易量长期低迷,2022年11月一度触及0.42港元/股。
2019年,因成为高风险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辽宁省政府推动锦州银行进行改革重组。通过处置相当规模的风险资产,并同步增资扩股、修复资产负债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锦州银行进行了风险处置。也正是彼时,工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锦州银行。
2024年3月,辽宁金控要约收购锦州银行不超过60.34亿股股份,同年4月,锦州银行在港股退市。
当前,锦州银行最近的财务报告为其2022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锦州银行营收、净利润均大幅亏损,其中经营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38%。但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锦州银行资产总额为8265.52亿元,较年初减少了2.7%,但仍在辽宁省城商行资产规模中排名第二。
在改革化险的同时,近年来锦州银行分支机构正不断“瘦身”。《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管局批复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2021年以来锦州银行有近33家支行被批复“终止营业”。其中2025年有16家,2024年2家,2023年5家,2022年3家,2021年7家。
实际上,包商银行改革化险之时,也曾引入国有大行参与。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依法接管,就已经委托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业务。
“不同的是,包商银行被接管并破产后,蒙商银行获批成立,承接包商银行主要资产,未全面并入建设银行。”董希淼向记者指出,从“包商模式”到“锦州模式”,显示出我国在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时,根据风险具体成因和地方金融现实情况“对症下药”,更加注重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除此之外,今年10月份,监管部门批复,吉林省192家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董希淼认为,中国农业银行以承接吉林农信系统部分机构业务、机构等方式,参与吉林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工作。这也是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工作启动以来,首次出现的新现象。
“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和资本雄厚,金融专业人才较多,科技实力较强,且具有丰富的风险处置经验,其直接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将为中小金融机构引入强大的‘外援’,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及时总结大型商业银行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新经验、新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时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为一体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