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步入一个“全面扩展”的十年?美银如何看待转型中的欧洲

小小MT4 来源:第一财经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如今欧洲经济正面临着内生动力和外部风险的多重挑战,德国今年推动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支出法案,欧洲“经济火车头”能否再次跑起来?转型中的欧洲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当地时间23日~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美国银行国际总裁门萨(Bernard Mensah)等齐聚第三届“柏林全球对话论坛”(Berlin Global Dialogue),探讨多极化如何成为全球增长与稳定的催化剂。

  在美国银行发布的《2030年的世界》报告中,分析师认为欧洲正步入一个“全面扩展”的十年——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和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财政政策正逐步从单纯的逆周期调节,转向以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而这一变化对市场影响深远。

  美银认为,欧洲的投资周期正在加速,仅德国就承诺在2025年投入372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29年前每年增加至600亿欧元;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在大规模推进国家复苏计划。美银国际客户战略主管萨帕罗里(Elif Bilgi Zapparoli) 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已在能源基础设施、建筑和工业技术等领域催生了更高的融资发行、企业活动和股权重估,表明财政扩张正在引领一场深层次的经济变革,而不仅是零散的财政修补。此外,随着北约成员国提高国防支出,区域内的国防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也成为新的增长动力,进一步创造了投资机会,也在影响欧洲资本市场的运作趋势和发展动向。

  “核心问题是财政资源是否转化为生产性投资”

  对于欧洲经济面临的困境和高企的债务水平,萨帕罗里认为,欧洲展现出的韧性超出许多人的预期。财政刺激和服务业反弹确实存在,但核心问题不再只是“债务有多高”,而是财政资源是否正在转化为生产性投资。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企业和整体经济是否从这些资金中受益?是否看到盈利能力、交易量和资本市场活动的上升?这才是真正的故事所在。

  今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造成的关税上升冲击全球经贸,欧盟也没能幸免。萨帕罗里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道,贸易紧张局势确实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工业基础正在如何适应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更紧密的欧洲内部供应链,以及更高附加值的制造模式。这些趋势正在重塑股权与债务发行、并购交易以及私人资本流动的风险回报结构。如今的故事不再只是“出口受挫”,而是“产业升级”,这也为物流、机器人技术以及产业回流等领域带来了结构性机遇。

  近几年来创新和融资难挑战着欧洲经济,法国和意大利的财政赤字问题限制了其经济复苏能力。此外,欧盟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投资,但成员国在财政能力和政策协调上的分歧使得这些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因此,德国政府“打破财政常规”的投资计划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此,萨帕罗里认为,德国宣布将约5000亿欧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和气候技术,树立了一个标杆——在规模、速度和雄心方面都具有示范意义。尽管这一模式在所有成员国中全面复制并不现实,但方向明确:资本市场的制度框架必须与政策的雄心相匹配。

  在柏林全球对话等论坛上,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与企业界人士一再强调,欧洲亟需更深的股权市场、更高的交易流动性、及更畅通的跨境资本流动。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关键不仅在于项目的规模,更在于执行的机制——资金流动的效率、企业的响应速度,以及发行与重组的演变过程。

  欧洲企业寻找破局之路

  与此同时,欧洲企业也在寻找破局之路。由西门子、德意志银行等企业牵头成立的“为德国制造”(Made for Germany)组织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逾7350亿欧元,以提振德国经济。今夏以来,成员数量从61家迅速增长至105家,涵盖跨国公司、中小型企业及初创企业。

  萨帕罗里表示,“为德国制造”计划标志着德国正从传统的被动工业战略,转向主动的资本部署。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企业界的思维方式,也重塑了全球市场的讨论焦点——基础设施不再只是支撑系统,而是成为推动工业技术、工程创新以及软硬件融合发展的跳板。“我们认为,能够将技术吸收与劳动力转型相结合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这也意味着将出现新的融资发行、并购交易,以及资本流向更契合这一发展方向的企业和行业。”她说。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资本市场已经对德国乃至欧洲新一轮财政和投资计划有所反应,以基建板块为代表的相关行业表现不俗。对于潜在的投资机遇,萨帕罗里认为,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欧洲股市估值相较于美国仍具吸引力,股息收益率更高,行业结构也日益契合长期转型趋势。这对资本市场意味着:股权发行更为活跃,并购交易增多,整体交易量上升。她说,在股权投资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电网与交通基础设施、数字系统以及先进制造业。尽管执行层面仍存在一定风险,但长期的有利趋势仍在持续,为相关板块提供了坚实支撑。

  欧洲和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美银中国区行政总裁暨大中华地区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市场销售部主管王伟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九个月,欧中双边贸易总额达6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8.4%。诚然,近期一些动态显示欧中经济关系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美银研究部认为,未来仍存在值得探索的合作空间。

  王伟认为,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高端制造业。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及电池领域,尤其是在中东欧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这些投资不仅有助于创造当地就业岗位,强化本地供应链,也将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她认为,另一个具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是绿色能源。欧盟与中国在气候行动和绿色转型方面拥有共同承诺。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中国则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在203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考虑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优势,如果欧盟能适度放宽相关投资和设备进口的监管,将为更深入的合作铺平道路。这可能包括本地化生产、合资企业以及创新合作,从而推动中欧双方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