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轩观察
未来,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模式优化与种猪升级实现实质性的降本增效,将是唐人神穿越行业低谷、把握下一轮周期机遇的核心所在。
作者|Winston 题图|网络
在生猪出栏量激增近四成、营收增长超15%的背景下,唐人神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成绩单:扣非净利润同比狂泻逾17倍,由盈转亏。
从一年前的扭亏为盈到如今的深度亏损,业绩剧烈“变脸”背后,是猪价持续低迷、成本高企、主业疲软与资金出逃的多重困境。
这家老牌农牧企业,正经历着行业下行周期的严峻考验。
业绩暴雷:扣非净利润狂泻17倍
生猪出栏量激增近四成,营收增长超15%,唐人神却交出了一份令市场意外的成绩单。
2024年,唐人神曾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3.55亿元,同比增长123.29%。这一成绩曾让市场对唐人神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令人惊讶的是,2025年上半年,唐人神业绩却急速反转,期内实现营收124.68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却为-0.60亿元,同比下降1386.75%,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743.18%,由上年同期的盈利转入亏损状态。这一变化令人措手不及,也让市场对公司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
2025年上半年看似同比增长15%背后是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饲料成本、养殖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上升,使得公司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猪价的持续低迷也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唐人神的业绩剧烈波动凸显了生猪养殖企业在行业周期面前的脆弱性。
面对如此剧烈的业绩波动,资本市场反应迅速,股价表现疲软,大量股东选择离场。
股价疲软与筹码集中:市场信心不足
低迷的业绩表现使唐人神在资本市场持续承压。尽管公司股价曾在2025年4月8日随板块走强触及5.27元高点,但此后持续回落,至7月14日收盘报4.84元,累计下跌8.16%。
从中长期表现来看,唐人神股价走势显著弱于市场及同业。2024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其股价累计下跌11.19%,表现远不及同期中证农业指数(-2.45%)及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
伴随股价疲软的是股东结构的显著变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总户数已降至7.84万户,较4月10日减少9644户,降幅达10.95%。与此同时,户均持股数由1.63万股增至1.83万股,增幅12.30%,散户正在加速离场,而筹码持续向大户集中。
这一结构性变迁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格局正在重塑。若公司未来基本面能够实现实质性改善,筹码集中或为股价反弹提供弹性;反之,若业绩持续低迷,大户集中持股反而可能加剧股价的波动风险,使估值修复之路更为艰难。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午盘,唐人神股价4.83元,较昨日收盘价4.81元上涨0.02元,涨幅0.42%,短期走势平稳,交易活跃度依然偏低。
猪价困局:营收增长难抵利润下滑
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成为拖累唐人神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的直接原因。在行业供给宽松、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猪价持续在成本线以下震荡运行,对企业盈利形成持续压制。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均价为14.79元/公斤,较2024年同期下降4.4%,整体延续2024年以来的下行趋势。
在此环境下,唐人神商品猪销售均价亦同比减少0.34元/公斤。尽管降幅看似有限,但由于公司出栏规模显著扩大,该价格下滑直接造成的毛利润损失约达1亿元,公司在“以量补价”策略下的盈利脆弱性。
猪价承压,唐人神生猪养殖业务在上半年仍实现营收42.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9%,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产能释放与出栏放量。该业务营收占总收入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23.85%大幅提升至34.1%,其主业结构正进一步向养殖端倾斜。
然而,营收的高增长并未转化为实际利润。在猪价下行的同时,期内一项关键减值事项对利润的侵蚀尤为突出。
2025年上半年,唐人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高达513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约50万元暴增超102倍。
这一异常增幅主要源于公司存栏生猪及原材料等存货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公司在价格下行周期中面临的存货积压与跌价风险。
业务疲软:三大主业均面临挑战
除养殖业务持续承压外,唐人神集团其余两大核心业务:饲料与屠宰及肉类加工,亦在不同维度遭遇增长瓶颈,整体经营面临结构性挑战。
作为长期支撑公司营收基盘的支柱业务,饲料板块近年来增长动能明显减弱。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该业务实现营收200.57亿元,同比下滑3.41%;至2024年,营收进一步萎缩至150.47亿元,同比跌幅扩大至24.98%,行业竞争加剧与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尽管2025年上半年饲料业务实现营收75.12亿元,同比微增0.98%,止住了大幅下滑的势头,但仍未走出增长停滞的困局。在原料价格波动、养殖集约化转型及替代蛋白兴起等多重因素冲击下,传统饲料业务亟需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受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影响,屠宰及肉类业务同样表现不振。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为6.96亿元,同比下滑13.45%,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
为应对困局,唐人神正积极推动肉品业务的结构性转型。公司以“制品化、生鲜化、预制化、礼盒化”为四大战略方向,着力打造“香乡猪”中高端生鲜品牌,并加快营养肉丸、预制菜肴等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推广,试图通过产品升级与品牌赋能提升业务附加值。
未来展望:降本增效仍是核心挑战
在近期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唐人神管理层明确了未来经营策略方向。公司基于生猪养殖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实条件,将继续坚持“公司+农户”与“自繁自养”双轨并行的养殖模式,以此平衡资产结构与扩张风险。
具体数据来看,“公司+农户”模式在当前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通过该模式实现的肥猪出栏量达198.87万头,占肥猪总出栏量的80.64%。公司预计未来肥猪出栏量的增长仍将主要依托于此种轻资产合作模式。
在决定养殖效率与成本结构的种源环节,唐人神正持续推进种猪体系的迭代。自2020年引进1400多头具有高繁殖性能的曾祖代新丹系种猪以来,经过数年的系统选育与扩繁,种猪群体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数据显示,新丹系种猪的占比在近一年内已从56%快速提升至76%,公司种猪体系正从以生长性能见长的“新美系”,向繁殖效率更高的“新丹系”战略转型,此举有望为长期降本奠定基因基础。
在行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的背景下,唐人神的财务状况保持相对稳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5%,虽处于行业偏高水平,但账面货币资金约24亿元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垫。
唐人神在养殖、饲料与肉制品三大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正逐步增强,推动整体成本呈现稳步下行趋势。与行业标杆企业相比,其成本控制能力仍存明显差距。例如,龙头牧原股份已将养殖成本控制在11.6元/公斤左右的领先水平,而唐人神仍面临较长的降本之路。
面对持续低迷的猪价环境以及自身尚存的成本劣势,唐人神所依托的全产业链模式正经历严峻的效益考验。
未来,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模式优化与种猪升级实现实质性的降本增效,将是唐人神穿越行业低谷、把握下一轮周期机遇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