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日元疲软抵消美国关税冲击,日本出口结束连续四个月下滑
受日元疲软提振,日本9月份出口出现五个月来的首次增长。尽管美国当月降低了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但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量仍持续下降。出口的回升以及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日本央行短观商业调查)共同支持了央行内部日益增强的观点,即整体经济正在经受住此前关税上调的冲击。
农林中央金库总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认为,出口前景依然黯淡,因为对美出口将继续承压,而日元贬值的趋势可能出现修正。他指出,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日本出口商尚未能够将更高的成本转嫁出去,如果这一调整开始进行,出口量可能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9月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2%,低于市场预期的4.6%,而8月份则下降0.1%。9月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3.3%,连续第六个月下滑,其中汽车出口暴跌24.2%,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下降45.7%。另一方面,受汽车和材料需求带动,对中国出口增长5.8%,对亚洲其他地区出口增长9.2%。
进口方面,9月份同比增长3.3%,明显高于市场预测的0.6%。结果,日本当月录得2346亿日元(约15.6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市场此前预测为222亿日元的顺差。上月,华盛顿与东京正式签署贸易协定,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低于此前汽车27.5%及多数商品25%的水平。
该协议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带来一定缓解,但多数企业为保持竞争力,不得不降低出口价格以吸收更高的关税成本,从而牺牲利润。分析人士指出,长期利润收缩可能削弱企业投资与工资增长动能。南武志认为,出口型制造商的利润可能下降,这将影响其在明年春季谈判中提高工资的能力。他补充称,出口是否能保持强劲势头仍不确定,其结果可能对未来消费趋势和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如果出现充分迹象显示日本企业能够抵御关税冲击并增加设备及工资支出,央行准备继续提高当前仍处于低位的借贷成本。
2.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央行准备在第四季度加息
路透社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10月或12月上调基准利率,约96%的受访者认为到3月底借贷成本将至少上升25个基点。尽管财政鸽派人士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并坚持强化政府对央行的影响力,但30名受访者中有20人(约三分之二)表示,这不会推迟日本央行略微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
在10月14日至20日的调查中,60%的经济学家(75人中的45人)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季度将短期利率从0.50%上调至0.75%。截至3月底,96%的受访者(67人中的64人)预测借贷成本至少达到0.75%。在35位明确指出加息时间的经济学家中,46%认为日本央行将在明年1月加息,31%预计为12月,14%认为可能在10月进行。
大和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南健人表示,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内部的态度明显正转向加息。他认为,尽管国内政治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加息时机,但日元贬值已加大通胀上行风险,提前加息的理由依然存在。
金融市场预计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约为40%。高市早苗于周二正式就任首相,并承诺将通过“负责任、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在能源与经济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支出。在民调中,67%的受访者(27人中的18人)对高市的经济政策未表明明确立场。
此外,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26人中的17人)表示担忧其政策可能削弱财政健康。三井住友信托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岩桥顺基认为,由于执政党在国会两院失去多数席位,政府可能不得不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争取反对派合作。他同时指出,长期收益率上升等市场压力将限制财政扩张的空间。
3.日本新领导人承诺向特朗普提供皮卡和大豆
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上任后立即开始制定采购计划,内容包括购买美国皮卡、大豆和天然气,以便在即将举行的贸易与安全会谈中提交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尽管华盛顿敦促日本及其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但高市早苗不会在会议上承诺新的国防开支目标。特朗普连任后首次访问日本,两国领导人将在东京举行会晤。此前,前首相石破茂已同意向美国投资高达5500亿美元以换取降低汽车关税。
高市早苗在就职记者会上表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是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基石。与特朗普的成功会晤被视为巩固新政府执政基础的重要机会,因为她领导的少数派政府需要华盛顿的支持以推进地区安全政策。
日本政府发言人拒绝就采购与投资计划发表评论,表示目前讨论相关内容为时过早。白宫方面暂无回应。
消息人士称,高市计划向特朗普提出的让步包括收购福特汽车的部分车型,其中特朗普提出的F-150皮卡及购买更多美国大豆的协议,均由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此前与日本外相通话时提出。由于未获授权,该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特朗普8月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日本准备购买“非常漂亮的福特F-150”。但由于美国皮卡车型体积大、油耗高,不太适合日本市场。东大限制美国大豆进口导致美国农民损失严重,东京可能通过减少自巴西的采购为美国大豆腾出空间,目前美国大豆已占日本消费量的70%。F-150或将在日本用作扫雪机。
日本还计划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但暂不考虑从阿拉斯加输油管道项目采购。官员们将就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的候选项目提交清单,供特朗普审查决定。尽管高市早苗曾在党魁竞选中批评该协议不公平,但她上任后表示将履行既定承诺。
另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即便利润分成比例为一比九,只要风险较低,项目仍具有商业意义。高市同时表示将加快国防建设进度,使国防支出占GDP比例在2027年前超过2%。她已指示国防官员审查2022年制定的三份战略文件,这些文件是日本二战后最大规模军事扩张的基础。
外相茂木敏充指出,关键不在于金额或GDP占比,而在于国防能力的实际增强。特朗普预计周一抵达日本,并将在会见天皇德仁后,与高市共同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东盟会议,随后赴韩国出席APEC峰会。
4.消息人士称日本新首相准备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以应对通胀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筹备一项规模可能超过去年9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帮助家庭应对通胀压力。这项总额预计超过13.9万亿日元(约921.9亿美元)的一揽子方案,是高市就任以来的首项重大经济举措,体现了其推行“大规模财政支出”和“负责任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承诺。
该计划将围绕三大支柱展开:抑制通胀、促进增长型产业投资以及强化国家安全。日本股市在报道发布后上涨,日经指数收复早盘跌幅,日元基本持平。由于日本债务水平居全球首位,市场密切关注高市的支出计划。
核心通胀对策包括取消临时汽油税率、扩大地方政府补助,并重点支持无法享受现有加薪税收优惠的中小企业。同时,政府将投资人工智能与半导体等战略性增长领域。
消息人士称,方案的具体规模仍在敲定,最早可能于下月公布。财务大臣片山五月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谈论额外预算规模为时尚早,但其规模应足以覆盖所有必要措施。为资助该计划,政府正在起草截至明年3月的补充预算,计划在即将召开的特别国会会议上通过。
若额外支出超出预期,政府可能需要发行赤字债券,这将引发经济增长与财政纪律之间的平衡问题。牛津经济研究院日本经济主管长井茂人认为,该计划与高市在执政党党魁竞选期间提出的政策纲领一致。他指出,该举措与历届政府的做法相似,前几届政府也倾向于将通胀带来的额外税收用于补充预算以扶持弱势家庭,而非推进财政盈余目标。
高市当选日本首位女首相后,市场预期其财政扩张立场可能推迟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日元与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下跌。她长期支持已故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主张增加支出与减税,并强调政府对日本央行的影响力。日本央行将在10月29日至30日举行下一次政策会议,考虑是否进一步加息。
高市表示,货币政策属于政府整体经济政策的范畴,而具体手段由日本央行决定。
今日10月23日周四,日本方面暂无重要经济数据的公布,需留意北京时间22:00公布的美国现房销售数据。
经济资讯
日本经济面临内外交织的复杂局面:出口初步回暖但前景承压,央行加息预期升温
日本9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4.2%,实现了五个月来的首次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日元的疲软。这一数据,结合近期日本央行短观调查等指标,支持了央行内部认为经济正初步抵御外部冲击的观点。
然而,出口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且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尽管美国自9月起将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从27.5%下调至15%,但日本对美出口当月仍大幅减少13.3%,这已是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其中,汽车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额分别暴跌24.2%和45.7%。整个2025上半财年,对美出口额也出现9个半年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分析指出,此前为应对高关税,日本车企已牺牲利润以吸收成本,长期的利润紧缩可能抑制其投资与加薪能力。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对华出口因汽车和材料需求旺盛而增长了5.8%,带动对亚洲整体出口增长9.2%。尽管如此,由于进口同样增长,日本9月份录得2346亿日元的贸易逆差,情况远差于市场预期的顺差。
在货币政策方面,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季度(10月或12月)再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目前的0.50%提升至0.75%。约96%的受访者相信,到明年3月底,借贷成本将至少达到这一水平。尽管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不会改变日本央行稳步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市场正密切关注企业能否将成本转嫁出去并实现可持续的工资增长,这将直接决定日本未来的消费趋势与加息进程。
政治资讯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正式就职后,迅速展开其内政与外交布局,其政策核心聚焦于大规模经济刺激与巩固日美同盟。
在内政方面,高市首相的首要举措是筹划一项规模可能超过13.9万亿日元(约921.9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有望超过去年水平,成为其“负责任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实践。据悉,此项一揽子计划将围绕三大支柱展开:应对通货膨胀、投资增长型产业以及强化国家安全。具体措施包括迅速取消临时汽油税率以缓解家庭压力,扩大对中小型企业的地方政府补助,并重点投资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战略性领域。为筹措资金,政府正在起草本财年的补充预算案。然而,这一大规模支出计划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日本——这个全球负债最沉重经济体之一——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财政纪律的深切关注。
在外交层面,高市首相即将迎来一次重大考验。美国总统特朗普定于10月27日至29日对日本进行访问,并与高市举行首次首脑会谈。为巩固日美关系并在贸易问题上展现诚意,日本政府正在敲定一份面向美国的采购清单,内容包括福特F-150皮卡、大豆和液化天然气。这些采购意向旨在落实此前达成的日美关税协议,展示日本在履行承诺上的进展。然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在面对华盛顿可能提出的要求时,高市政府预计不会在此次会谈中承诺设定新的国防开支目标,尽管日本已计划加快其防务建设步伐,以期超过2027年达到GDP 2%的目标。
此次首脑会谈预计将确认强化日美同盟,并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此外,双方还将就朝鲜核与导弹问题等地区安全议题协调立场。对于在国会依赖少数派执政的高市首相而言,与特朗普的成功会晤及其带来的国内外交成果,对于稳固其执政初期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
金融资讯
东京股市周三呈现涨跌互现的复杂格局。日经225指数微跌0.02%,收于49,308点,盘中一度下挫超过1.4%;而东证股价指数则上涨0.52%,收于3,266点,盘中与收盘均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分析指出,此次分化主要源于投资者在股指近期强劲反弹至历史高位后的获利了结操作。特别是此前备受期待的“高市行情”势头暂歇,自民党总裁选举后日经指数已累积上涨逾3500点,市场恐高情绪加剧。早盘时段,半导体等权重板块遭遇显著抛压,软银集团等个股领跌。
然而,午后市场情绪获得支撑。有报道称,新当选的首相高市早苗正在准备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其规模可能超过去年的13.9万亿日元。市场预期新政府将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此外,外汇市场日元走低提振了汽车等出口相关板块,帮助大盘收复部分失地。
地缘战事
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军事对抗加剧与外交和谈陷僵局。俄乌战场在10月22日经历了冲突升级以来最猛烈的空袭之一。俄罗斯夜间向乌克兰发射了405架无人机和28枚导弹,目标集中指向能源基础设施。乌克兰方面称成功拦截了大部分目标,但袭击仍造成人员伤亡并导致全国性停电,凸显其能源系统在冬季来临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为回应,俄罗斯同日举行了大规模核武器训练演习,从地面、潜艇和飞机发射了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多枚导弹,总统普京亲自观摩。此举被广泛视为对西方国家的核威慑,与北约近期的核演习形成对峙,使得地区安全局势更趋紧张。
在外交层面,和平进程陷入僵局。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双方“停止在当前前线行动”,并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积极回应,称其为“很好的妥协”,但俄罗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拒绝。原定美俄峰会被无限期推迟,美方称特朗普不愿进行“浪费时间的会晤”。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已向美国重申其和平条件,核心仍是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顿巴斯等东南部领土的控制权,这与特朗普的“冻结战线”方案存在根本矛盾。
与此同时,欧洲援乌计划出现内部分歧。欧盟领导人正讨论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产生的收益,向乌克兰提供高达1630亿美元的贷款。然而,乌克兰高级官员明确表示,基辅需要资金使用的自主权,而非仅限于购买欧洲武器。她强调,部分资金必须用于修复遭袭的能源设施和战争赔偿,并呼吁贷款必须在2025年底前到位,以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
中东局势:加沙停火脆弱,以色列推进约旦河西岸法案。在中东,持续12天的加沙停火协议依然脆弱。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以色列,试图巩固由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停火计划。该计划的下一阶段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并成立国际监督下的巴勒斯坦管理机构。然而,核心矛盾依然突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烈反对土耳其安全部队在加沙执行任务,而哈马斯则抵制解除武装的压力。
与此同时,以色列议会初步通过了一项旨在将以色列法律应用于约旦河西岸的法案,此举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事实吞并”。尽管该法案尚需经过多重立法程序,且遭到美国特朗普政府之前的反对,但投票结果依然引发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哈马斯的强烈谴责,也为本已复杂的地区和平进程增添了新的变数。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受日元持续疲软提振,日本9月份出口录得五个月来的首次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在美国加征关税后的韧性。尽管美国下调了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但日本对美出口量仍持续下降。出口回升叠加日本央行短观商业调查等一系列积极数据,使得央行内部普遍认为整体经济正在经受住此前关税上调的冲击。
农林中央金库总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指出,出口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由于对美出口预计将继续陷入低迷,且日元贬值趋势可能得到修正,日本出口商尚未能将更高的成本转嫁出去。他认为,一旦开始进行成本调整,出口量可能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数据显示,9月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2%,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6%;8月份则下降0.1%。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3.3%,连续第六个月下滑,汽车出口暴跌24.2%,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下降45.7%。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中国出口增长5.8%,对亚洲其他地区出口增长9.2%。进口同比增长3.3%,高于市场预测的0.6%,贸易逆差扩大至2346亿日元(约15.6亿美元),市场原先预期为222亿日元的顺差。
上月,华盛顿与东京签署贸易协定,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低于此前对汽车征收的27.5%及多数商品25%的水平。这项协议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带来短期缓解,但多数企业为维持竞争力而不得不压低出口价格,导致利润受损。南武志认为,出口型制造商可能因此面临利润下滑,从而削弱其在明年春季加薪谈判中的能力。他强调,出口能否保持增长势头仍不确定,其结果将对未来消费趋势及货币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若出现充分迹象显示日本企业能够抵御关税冲击并增加设备与工资支出,央行将准备继续上调目前仍处低位的借贷成本。路透社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在10月或12月加息,约96%的受访者认为到明年3月底借贷成本将至少上升25个基点。尽管财政鸽派人士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并强调强化政府对央行的影响力,但多数受访经济学家认为这不会推迟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
在10月14日至20日的调查中,60%的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季度将短期利率从0.50%上调至0.75%。截至3月底,96%的受访者预测借贷成本将至少达到0.75%。在明确加息时点的经济学家中,近半数认为加息可能在明年1月进行,其余则集中于今年12月和10月。大和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南健人指出,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内部态度明显转向加息。尽管国内政治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存,但他认为日元贬值已加剧通胀风险,提前加息的理由依然充分。金融市场预计年底前加息的概率约为40%。
高市早苗上任后,承诺推行“负责任、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在能源及经济安全领域的支出。然而,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这种财政扩张不会改变日本央行的紧缩节奏。与此同时,部分分析人士担心,高市的政策可能削弱财政健康。三井住友信托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岩桥顺基指出,由于执政党在国会两院失去多数席位,政府可能不得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争取反对派支持,但市场压力(例如长期收益率上升)将对财政扩张形成约束。
高市政府上任后不仅面临货币政策与财政纪律的平衡问题,还在外交与贸易方面寻求巩固与美国的关系。多名消息人士透露,高市政府正在制定采购计划,包括购买美国皮卡、大豆和液化天然气,以在即将举行的贸易与安全会谈中提交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了解情况的官员表示,尽管华盛顿希望日本承担更多防务责任,但高市不会在会议上承诺新的国防开支目标。她在就职记者会上重申,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是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基石。
消息人士称,高市计划向特朗普提出的合作内容包括收购福特汽车的F-150皮卡和购买更多美国大豆。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此前在与日本外相通话时提出相关建议。由于北京限制美国大豆进口,东京可能减少从巴西的采购以增加美国进口,目前美国大豆已占日本消费量的70%。F-150在日本可能被用作扫雪车辆。
日本还计划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但暂不考虑从阿拉斯加输油管道项目采购。双方官员将就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下的候选项目提交清单,供特朗普最终审查。虽然高市曾在执政党党魁竞选中批评该协议不公平,但她表示将遵守前政府的承诺。另一位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即使利润分成比例为一比九,只要风险较低,仍具商业意义。
高市在国防领域表示,将加快国防建设进度,使防务支出占GDP比例在2027年前超过2%。她已要求国防官员审查2022年制定的三份战略文件,这些文件构成日本战后最大规模的防务扩张基础。外相茂木敏充则强调,关键不在于金额或GDP占比,而在于国防能力的实质提升。
与此同时,高市正筹备一项规模可能超过去年的9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帮助家庭应对通胀压力。该方案预计总额超过13.9万亿日元(约921.9亿美元),是她就任以来的首项重大经济举措,体现了其对“大规模财政支出”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承诺。计划将以抑制通胀、推动增长型产业投资以及强化国家安全为核心。核心措施包括取消临时汽油税率、扩大地方政府补助、扶持中小企业,并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半导体等战略产业的投资。
消息人士称,方案具体规模仍在敲定,最早可能于下月公布。财务大臣片山五月表示,额外预算规模应足以覆盖所有必要措施,政府正起草补充预算,计划在特别国会会议上通过。如支出超出预期,政府可能需发行赤字债券,这将引发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财政纪律的讨论。牛津经济研究院日本经济主管长井茂人认为,该计划与高市竞选期间的政策纲领一致,与历届政府以补充预算支持弱势家庭的做法相似。
高市当选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后,市场预期其财政扩张立场可能推迟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日元与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下跌。她长期支持已故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主张扩大支出与减税,并强调政府在整体经济政策中对央行的指导角色。植田和男领导的日本央行将在10月29日至30日召开下一次政策会议,考虑是否进一步加息。高市表示,货币政策属于政府整体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但具体手段由日本央行自行决定。
周三的交易时段,美元兑日元跟随美元指数小幅回落,日内最高测试152.05水平,截止收市最低触及151.49水平。
技术指标显示,日线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3.9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50.25区域水平为走势提供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46.6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支撑。当前汇价反弹至布林带上轨与中轨之间运行,呈现多头动能的积极修复状态。布林带开口呈现扩张状态,表明短期波动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14日RSI相对强弱指标升至60.00附近强势区域,表明当前多头动能占据主导优势,为汇价保留潜在上行空间。
技术结构显示,美元兑日元于149.35区域水平获得反弹支撑,显示多头动能的积极修复迹象。上行结构来看,当前汇价主要阻力构筑于153.30区域水平,短期内若可突破153.30区域限制,有望激发多头乐观看涨情绪,为汇价上行挑战今年2月12日的高点154.80区域水平提供信心支持。
下行结构来看,当前汇价主要支撑构筑于149.35区域水平,短期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10月3日收市价147.50区域水平之风险,以回补价格缺口。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美日日内关注区间:
152.20-151.50
技术指标显示,4小时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2.4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51.25区域水平为走势界定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50.1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支撑。当前汇价介于布林带上轨与中轨之间运行,表明当前多头动能占据相对优势。布林带开口呈现收敛迹象,表明短线波动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4小时级别14日RSI相对强弱指标由强势区域降至56.00附近偏强区域,表明多头动能较此前有所放缓,但仍占据相对优势,汇价仍具潜在上行潜力。
4小时级别来看,美日短线阻力构筑于152.20区域水平,日内汇价若能够突破该区域限制,有望上行测试152.50区域水平,若汇价可轻松突破该水平,也有望继续对153.00关口发起挑战。下行结构来看,美日短线支撑构筑于下方151.50区域水平,日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面临回落测试151.10区域水平之风险,若进一步失守该水平,回落风险将扩大至150.80区域水平。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短线情绪趋于“谨慎”,日内汇价若可突破152.20区域限制,有望强化短线多头看涨格局,为汇价上行挑战152.50甚至153.00区域水平提供信心支持。然而,若失守于151.50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短线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151.10甚至150.80区域水平之风险。
美日短线走势路径参考:
上升:152.20-152.50-153.00
下降:151.50-151.10-150.80
美日短线操作建议:
等待152.20-151.50价格区间1小时收市跟进信号,采用突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