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废为宝”到“无中生油”,上海机场集团助力SAF产业开启绿色航空新纪元

小小MT4 来源:新浪财经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宋雪枫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前景与上海机场集团绿色转型实践,分享了深刻见解。

  中国发展未来可期,源于“奋斗精神”与“科技自立”

  在精神层面,中国人崇尚实事求是、不懈奋斗,这是国家能持续成功的根本所在。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新一代青年勤学创新,从理工科到人文学科都取得了卓越成绩,这正是千千万万奋斗的中国人的缩影。

  在技术层面,中国新能源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绿色电力正成为中国”新时代的石油“,它不仅是生产的动力,更是材料、算力生产的根基——四大化工基础元素,碳、氢、氧、氮,分别可通过空气碳捕集、电解水和空分获取,而电,正是驱动一切转化过程的核心要素。算力依靠电力运转,算力的问题,本质上也是能源问题。过去十年,中国风电、光伏、氢能产业链成本已下降逾90%,未来,电力成本降低将带动材料、算力成本下降,而二者又将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助推电的生产成本降低,形成正向循环。

  上海机场绿色实践:解好“加减乘除”方程式,交出绿色机场高分答卷,重点发挥创新技术“乘法”效应,布局SAF从“变废为宝”到“无中生油”

  在介绍到上海机场“绿色实践”时,宋雪枫表示,上海机场集团认真落实集团董事长冯昕年初提出的要求:一是绿色能源供给做“加法”,加快机场设施设备用能结构优化、加快推广SAF应用,推动民航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上海机场集团对机场光伏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并参股申能“海光项目”获取”绿色电力“,预计两者全部投产后可基本满足虹、浦两场电力需求;同时与城投合作,利用垃圾焚烧余热获取“绿色蒸汽”,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二是机场规划、建设、运营做“减法”,以“节能减排”促“降碳”。三是发挥绿色创新技术“乘法”效应,关注SAF等低碳创新技术,加速成果论证与产业化。四是机场碳排量在2019年基础上逐年“减除”。

  宋雪枫指出,当前绿色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入仍较高,要推动全产业链升级需找到一个”引爆点“。SAF因具备商业模式有望成为突破口,上海机场集团已布局两大SAF技术路线:

  一、”变废为宝“:机场集团携手华东师大团队,孵化油脂无氢脱氧转化技术,实现了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取SAF。相比传统HEFA路线,新技术去除了加氢环节、不涉及重金属催化剂,能显著提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样品现已通过民航二所的权威检测。据测算,基于全国现有400-500万吨可收集的地沟油资源,在全掺混前提下,每年能提升SAF产能约100万吨、增加减排二氧化碳约200万吨,为民航行业降低成本约100亿元。

  二、“无中生油”:传统基于生物质的SAF技术受原材料供给限制,远不能满足我国航空燃料未来需求,为此,上海机场集团正探索“无中生油”的方法,其成功依赖三大环节核心技术:一是低成本的碳捕集技术,当前在全球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仍高达300-400美元/吨,上海机场集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工艺,在电力成本不断下降的条件下,有望做到200-300人民币/吨;二是能适应风光发电变工况特性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三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一步法合成SAF的技术。上海机场集团在这三方面均已找到合适的科学家团队,新技术实现已具备条件。预计该技术生产1吨航空煤油耗电约4万度,随着对工艺包不断改进并对过程废热回收利用,未来耗电量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SAF有望做到与石化级航空煤油平价。

  上海机场集团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突破边界,攻坚克难。演讲最后,宋雪枫以一句话概括了这一探索精神:“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把路走通;做别人不曾做过的事,把事做成”,并表示将持续以创新为引擎,积极融入全球绿色航空体系,为世界贡献“上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