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巨灾保险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

小小MT4 来源:本报记者 陈露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应积极通过科技赋能,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推动风险管理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当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在积极探索巨灾风险减量。

  ● 本报记者 陈露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多,巨灾给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生命安全等带来威胁。巨灾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工具,不仅发挥着保险保障作用,更与ESG中的环境议题紧密相连,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份落地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防灾减灾“安全网”进一步织密织牢。

  业内人士表示,从现状来看,我国巨灾保险依然面临保障缺口较大、覆盖范围有限等难题。为推动巨灾保险发展,未来需进一步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加强科技赋能,完善风险分散渠道。

  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近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部沿海登陆,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突发灾害,湛江市财政局、市气象局、金融监管分局等部门迅速启动巨灾赔付应急预案,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快速开启赔付程序,于24小时内快速支付赔款4280万元,为当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重要经济支持,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湛江市继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后触发的第二笔台风巨灾指数保险赔款。

  据了解,台风巨灾指数保险是巨灾保险的一种,它以台风风速的气象灾害指数作为赔付依据,免去勘察、定损等环节,保险赔付金额由受灾地第一时间统筹用于抗灾、赈灾、救灾等工作,能最大程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这是巨灾保险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的一个缩影。巨灾保险是一种专门针对台风、暴雨、洪水等10余种灾害风险的险种,突出防灾减损功能。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早在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成立,成为保险业对建立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开展的有益探索。此外,多地还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和保障需要,开展地方性巨灾保障制度试点。

  “我国巨灾风险具有复杂、多发、集中的特点,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巨灾保险作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社会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国家防灾减灾战略、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障缺口仍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包括保险、再保险、巨灾基金在内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在应对各类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巨灾保险还面临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缺口较大、覆盖范围有限等难题。

  从成效来看,巨灾保险的保障地区和受惠群体持续扩大。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间,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已在20多个省份落地,推动防灾减灾“安全网”进一步织密织牢。中再产险发布的数据显示,巨灾保险试点已大体覆盖经济发展优势地区,保费规模12.32亿元,2014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9%。

  不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巨灾保险仍存在较大的保障缺口。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保险赔付约为600亿美元,占比50%左右,而我国保险赔付占灾害经济损失为10%左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我国巨灾保险工作在政策推动和技术应用下取得进展,但保障缺口、市场化工具不足等问题仍需解决。最大的瓶颈在于缺乏全国性的巨灾保险制度,区域性的巨灾保险探索作用有限。我国幅员辽阔,现有的巨灾保险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巨灾保障需求。

  应完善风险分散渠道

  业内人士建议,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扩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加强科技赋能、探索多元化风险分散渠道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王国军建议,未来需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全国性的巨灾保险制度,创新风险分散工具、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对巨灾的应对能力,更好发挥经济“稳定器”和社会“减震器”作用。

  应急管理大学(筹)文法学院教师卢鼎亮建议,应进一步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提升供给水平。一方面,应当扩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针对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高发地区探索实施“强制性基础保障+商业巨灾保险补充”方案,同时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巨灾保险工作,缩小区域间的保障水平差距。另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政策性和商业性巨灾保险产品的供给,进一步拓展巨灾保险的内涵和外延。

  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应积极通过科技赋能,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推动风险管理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当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在积极探索巨灾风险减量。比如,中国人保自主研发风控平台“巨灾安澜”系统,集成九大类9900万条风险数据,实现风险识别、模拟、预警一体化管理。国寿财险应用“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累计推送综合灾害预警信息2100万条,推动灾后补偿向事前预警转变,推进风险减量管理。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应积极探索发行巨灾债券,拓宽灾害风险分散渠道。“巨灾债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保险公司,以债权关系把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实现巨灾风险分散渠道的多样化。巨灾债券可采用多年期结构化设计,以稳定保险公司预期,解决对巨灾风险‘不敢保’的问题,让保险公司有信心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灾害保险保障。”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