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私有化再迎重磅进展!
10月1日,“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13E3文件,公告称,怪兽充电董事会已正式拒绝高瓴资本于8月提出的溢价私有化要约,并决定继续推进与信宸资本(中信资本旗下)及管理层组成财团的原有私有化方案。
公开信息显示,高瓴资本8月15日发出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出价为每ADS(美国存托股份)1.77美元,较怪兽充电管理层此前与信宸资本组成的财团签署的1.25美元/ADS报价高出约40%。
从市场反应来看,在高瓴资本的私有化提案公告后第一个交易日(8月18日),怪兽充电股价一度暴涨超22%,此后,怪兽充电股价持续走强。
回顾此前,今年1月,信宸资本与怪兽充电管理层联手发起1.25美元/ADS的私有化要约。值得注意的是,该价格远低于怪兽充电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每ADS约1.63美元的现金资产价值,也较公司上市发行价(8.50美元)缩水超85%。
截至目前,怪兽充电董事会对为何拒绝更高报价尚未作出详细披露和说明。
在管理层与信宸资本组成的财团提出私有化价格后,便引发市场热议,有投资者表示,1.25美元/ADS的私有化价格,或许没有真实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公司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足,完全具备继续维持上市公司状态的能力,”一位业内律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低价私有化,而且拒绝明显更优的报价,很难说符合所有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上述私有化价格对应的公司整体估值仅为3.24亿美元。而据怪兽充电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的账面现金价值达4.13亿美元。当时就有媒体质疑,私有化财团提出的1.25美元的私有化价格不仅低于公司的实际现金价值,也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真实内在价值。1.25美元收购价对应的整体估值为3.24亿美元。而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宣布退市前,怪兽充电账面现金价值约为4.13亿美元,对应的每股ADS现金价值约为1.63美元。如果完成私有化,变成公司管理层和信宸100%持股,剔除支付给管理层之外的股东的2.63亿美元之后,还剩1.5亿美金现金,留给了管理层和信辰资本。
事实上,怪兽充电账面现金大部分来自后几轮融资。
从2017年以来怪兽充电经历了多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5.07亿美元,尤其是后几轮融资额(IPO及IPO之前)合计3.84亿美元。而从2020年起,公司的资本开支并不大,经营活动现金流一直为正,融来的钱沉淀在账面上。
信宸资本与管理层财团提出的私有化方案,因其出价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未来增长潜力以及当前资产/现金储备相比,存在差距,引发了市场关于估值是否公允的广泛讨论。该交易结构显示,交易完成后,财团将获得公司控制权。因此,部分投资者担忧,在当前方案下,自身利益可能未能得到充分保障,需要承担公司控制权溢价未能体现在股价上的潜在损失。
(怪兽充电融资历程及金额,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怪兽充电上市前经历了多轮融资,投资阵容堪称豪华,囊括了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阿里巴巴、高瓴资本、CMC、软银亚洲等行业巨头,不少机构更是多轮参与。以基石轮8.5美元每股的成本来看,原始股东亏损巨大。
另外,从整体市场来看,目前中国资产正迎来价值重估。2024年7月以来,中国资产相关指数的表现都非常亮眼,尤其是反映科技公司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从5650点上涨至7413点,累计涨幅达31%的涨幅。
在这一背景下,或许可以理解,高瓴资本为何在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中提出1.77美元/ADS的私有化价格。
根据公开资料,怪兽充电的管理层合计持有公司16.9%的股份,但是掌握着高达64%的超级投票权。
在公司治理的架构中,超级投票权这一制度设计,本意是为公司创始人提供更大的决策空间,更高效地推动公司战略的实施,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持有超级投票权的一方,在行使权力时被严格要求履行受托人义务,维护全体股东的最大利益。
以怪兽充电为例,公司的账面现金较为充足,且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管理层完全拥有大展身手的空间,应充分依托公开市场的资源整合优势,发挥企业家精神,优化业务布局,例如拓展共享充电的新场景、探索储能等关联业务,提升运营效率,借中国资产重估的风口带动股价回升,以回报投资人。
然而,怪兽充电的管理层却选择了利用超级投票权,与信宸资本组成财团推动以较低的价格试图将公司私有化。
这一行为也引发了中小股东们的强烈反对。此前就有怪兽充电的股东对媒体表示,怪兽充电管理层低价私有化的举动透支了投资机构的信任,未来不排除去境外发起诉讼。
在科技互联网行业,创始人的个人品行一向被视为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投资人最看重的参考因素。
而在此前,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曾因若干法律纠纷成为舆论关注点。
在怪兽充电赴美IPO前夕,蔡光渊遭到了两位天使投资人(冯一名、尹思成)的起诉。
当时,冯一名和尹思成因蔡光渊一直未给予承诺给两人3%的股权,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正式提起针对怪兽充电上市项目券商高盛和花旗的诉讼程序。
据深网·腾讯新闻,法院公开的诉讼文书显示,冯一名和尹思成是上海原子创投天使投资人,其二人自述:“最早于2017年2月提出共享充电宝的创业构想,并亲自说服殷志华、徐培峰、蔡光渊并搭建组成项目运营团队。”
冯一名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爆料称,曾在公司前期发展和融资过程中投入巨大精力,但在项目公司即将成立之际(即2017年3月31日),蔡光渊以“工作方式”不同为由,说服冯、尹二人退出项目团队。而为表示对两人作出贡献的肯定和感谢,蔡光渊口头承诺赠与冯、尹二人共3%的项目公司股权的协议,但至今未能履行。
冯一名提供的一张微信截图显示,当年3月底蔡光渊在3人微信群里称因为“工作方式原因没能继续合作”,但为了表示知遇之恩,“愿意给二人一共3%的股份。”
据公开资料,冯、引二人在2020年10月已向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就同一事项提起诉讼,要求确认2017年3月31日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效力并协助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随着怪兽充电的发展及多轮融资完成,蔡光渊的口头承诺所涉股权价值显著增长。冯、尹方面认为相关承诺未被兑现,遂于2021年3月再次在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对公司及相关承销方提起诉讼,寻求司法确认。
一时之间,蔡光渊的个人“诚信问题”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