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出海加速推进,License-out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据Insight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635.5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市场信心得到有力提振,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推出富国医药精选QDII(A类:025654,C类:025655),由医药投资“全能手”赵伟执掌,专注境内外创新药投资,今日正式发行。
创新药投资价值凸显,产业步入高景气长周期
当前,创新药板块迎来政策、出海与业绩三重利好共振,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确认。
首先,政策层面实现根本性转变。2024年创新药首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举措,标志着创新药进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阶段。开源证券分析认为,第十一批集采通过规则优化避免恶性低价竞争,“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为创新药划出清晰政策安全边界。
其次,创新药出海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72笔,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Insight数据显示,BD交易总额占全球交易额40%,彰显中国药企强劲研发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第三,创新药行业迎来业绩拐点。2025年中报显示,A股84家创新药企营收1859.23亿元,同比增长7.26%,归母净利润增长94.72%;港股32家创新药企营收421.30亿元,同比增长10%,持续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440%。创新药放量驱动行业从“估值修复”迈向“业绩兑现”。研发投入持续高增,Citeline数据显示,我国药物研发占全球份额30%,拥有1775种FIC管线,全球占比超19%,推动形成“营收—投入—管线—增长”良性循环。
境内+境外布局医药优势显著,A股港股互补联动
在创新药投资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单一市场布局难以完全把握投资机遇。A股与港股作为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双引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A股市场汇聚众多硬核科技医药企业,科创板聚集了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实力雄厚的创新药企。A股投资核心优势在于完善的产业链覆盖和深度价值挖掘空间,投资者可布局已实现商业化落地、产品管线丰富、盈利能力释放的成熟型创新药企,享受创新药全成长周期红利。
港股市场凭借国际化环境和包容性上市制度,成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首选。2019年以来累计超9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形成丰富标的池。港股创新药板块纯度更高,生物科技与药品市值占比超七成。在美联储降息预期背景下,港股对流动性改善更为敏感,创新药等成长行业估值修复弹性更大。
布局创新药首选主题QDII,富国医药精选打造跨境工具
面对创新药历史性机遇,普通医药主题基金因投资范围限制,难以完全覆盖A股和港股优质标的。富国医药精选QDII突破此瓶颈,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前瞻的创新药投资工具。
与普通港股通基金仅能投资86只港股通医药标的(占港股医药板块32%)不同,该基金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可投资港股通以外稀缺标的。截至2025年9月16日,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成份股中非港股通标的占比达68%。此灵活性使基金能够前瞻布局潜在纳入港股通企业,把握“入通”带来的流动性提升与估值重构机遇。更独特的是,基金具备参与港股IPO及基石投资资格。2019年以来,港股医药IPO平均回报率在各行业中位居前列,此为一二级市场基金无法实现的独特优势。
富国医药精选QDII由赵伟执掌,其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近8年投资管理经验,具备“实业+金融”复合背景,曾任职于葛兰素史克。独特经历使他对医药行业研发脉络、商业模式和边际变化有超越常人的理解。赵伟投资风格鲜明:专注成长、精选个股、持股集中、淡化择时。以其管理的富国精准医疗为例,2025年半年报显示,组合生物医药行业占比100%,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超75%,股票仓位稳定维持在93%以上,展现深度聚焦成长性行业、敢于重仓优质成长股的特质,同时保持低换手率与长期持有策略。
业绩表现印证投资能力。截至2025年9月12日,赵伟在管的4只产品近1年涨幅全部超过69%,展现出强劲且可持续的阿尔法挖掘能力。其中,富国医药创新A近1年收益率高达105.0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4.59%,超越业绩比较基准40.49个百分点;富国科创板两年定开近1年回报率达100.26%,同期基准收益率为67.30%,同样大幅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创新药正从“跟随者”迈向“全球定义者”。在政策支持、业绩兑现与出海加速共振下,创新药板块有望成为长期配置核心。富国医药精选QDII(A类025654/C类025655)恰逢创新药产业发展黄金窗口期,通过A股、港股(含非港股通)多市场布局,依托赵伟深厚医药投研功底,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投资工具。基金于10月9日正式发行,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