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 赵岚
HSBC汇丰控股 (0005.HK) 和恒生银行 (0011.HK)今早(10月9日)上传联合公告,宣布汇丰亚太作为要约人,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持有恒生银行的股东每股可获收购价155港币,较恒生银行前一日(8日)收盘价119港币溢价30%。私有化完成后,恒生银行将成为汇丰的全资附属公司,恒生银行于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恒生银行早段跳空高开超14%后急速拉升,最高涨近30%,股价达到168港币每股,创下自1972年上市首日后的单日最高涨幅。
香港金管局回应恒生私有化要约表示,金管局留意到汇丰表明此交易是对香港的一项重大投资,交易完成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将会继续作为两家独立的认可机构营运。金管局会继续与相关机构保持沟通。
恒生银行股东仍可获派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
计划显示,恒生银行股东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不会从计划的对价中扣除,但恒生银行于公告日期后宣派且记录日期为计划生效日期前的所有其他股息,将从计划对价中扣除。
另外,汇丰表示,不会提高私有化计划的对价,汇丰控股及汇丰亚太也不保留提高计划对价的权利。
汇丰指,计划对价隐含的市账率远高于香港可比同业公司,隐含2025上半年(实际及未经审核的)市账率为1.8倍,而香港可比同业公司的中位数约为0.4 倍。
汇丰认为,计划对价较恒生银行股份的市场价值有丰厚的溢价,并反映了恒生银行在未来数年业务发展的潜在价值。
汇丰未来三个季度或将不会进行股份回购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汇丰CET1比率为 14.6%。根据截至6月30日的分析,预计收购建议完成后的首日资本影响约为125个基点。
汇丰表示,将通过自身业务的资本生成以及由公告日期起计三个季度内不再启动任何进一步的股份回购,将其CET1比率恢复至14%-14.5%的目标营运范围。重新启动股份回购的决定将取决于滙丰按季度如常进行的股份回购考量及内部审批流程。
同时汇丰也表示,透过剔除恒生银行的非控股权益盈利扣减,收购建议将会提升汇丰的每股普通股盈利,汇丰将继续维持2025年目标派息比率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
恒生银行将结束53年上市历程
恒生银行于1933年3月3日创立,创始人为香港知名爱国企业家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是香港主要华资银行之一,1965年恒生被汇丰收购,但仍保持独立运营。
恒生银行于1972年6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为二战后首家于在港上市的银行股。挂牌价100港元每股,获超额认购29倍,IPO认购金额相当于1971年香港特区政府的一半收益。恒生银行上市首日一度冲高至186港币,最终收盘大升65%,收报165港币。恒生银行上市当天市值已高达16.5亿港币,在上市之后的50多年时间里,其市值已从最初的约17亿港币,增长至目前的超2800亿港币,市值大升超160倍。
恒生银行曾于1965年出现挤兑。当年香港爆发大型银行危机,多家银行出现挤兑事件,恒生银行曾在一天内流失8000万港币存款,占当时银行存款总额约六分之一。在挤兑事件发生的3天后,恒生银行董事局决议将控股权售予汇丰,汇丰以5100万港币收购恒生51%股权。目前汇丰持有恒生银行62.14%股权。除港交所外,恒生银行的股份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并为美国投资者提供美国预托证券计划。
近年,恒生银行受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减值拖累,2025年上半年对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信贷减值按年增长85%至250亿港币,较半年前增长率26%显著扩张。据恒生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司6月底的总减值贷款升至550亿港币。
早前据外媒报道,汇丰要求恒生银行出售约78亿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组合,但没有进展,因此汇丰决心将恒生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