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价格持续创新高,推升了与黄金挂钩理财产品的热度。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日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市场上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约50只。从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产品类型看,目前黄金理财产品多为风险等级为二级的“固收+”类产品,投资策略上相对稳健,该类产品一般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底仓,再搭配一定比例黄金相关资产投资。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表示,其中黄金投资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期权挂钩黄金资产的结构型产品,另一种是通过配置黄金ETF等产品的非结构型产品。此外,多家外资银行也发行了名称带“黄金”的产品,多为风险等级为四级和五级的全开放式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涵盖多投资币种,定位差异化需求。
普益标准统计显示,从存续产品截至9月22日收益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理财公司发行的“黄金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位于2%至4%区间内,平均收益表现相对优于其他固收类产品整体收益水平,在近期债市震荡调整背景下收益增强。同时,7月份以来,市场已有多款挂钩黄金的目标盈或自动触发类的结构型产品提前止盈,为投资者带来良好体验。
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黄金挂钩产品、加速布局黄金类理财的背后又有何考量?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黄金类理财主要是为了增加产品收益吸引力、满足目标客群需求。一方面,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提升和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交织的背景下,黄金价格持续上行,国际金价屡创历史新高,推动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提升,增强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当前以固定收益为主的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有所下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亟需拓展投资渠道,为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目标客户寻找收益更高、风险相对较低的稳健型投资标的。
9月份以来,国际金价展现强劲势头,接连突破重要整数关口,国内金价也随之水涨船高。邵科表示,相对而言,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风港”资产,为全球央行持续增持,具有中长期的资产配置价值,合理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稳健收益需求。
黄金虽能避险,但仍需警惕黄金类理财投资风险。近日,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义乌农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将防范理财投资陷阱和防非反诈常识送至千家万户。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投资者购买黄金类理财产品时需警惕欺诈与非法集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黄金投资热度,虚构黄金托管、生息理财等名目,以保本高息为诱饵吸收资金,实则可能是“借新还旧”的骗局,一旦参与其中,参与者将面临巨大损失。
展望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应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优化黄金类理财产品结构。刘思佳表示,可通过增配黄金类资产优化配置组合,通过跨市场投资提升资产配置分散性,同时把握黄金价格上行红利,提升资产组合收益性。
对投资者而言,薛洪言表示,投资黄金理财产品首先要认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评估风险偏好,保守型或谨慎型投资者可能更适合低风险产品,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也应将贵金属投资金额控制在家庭可投资资产的10%至15%以内。其次要选择正规投资渠道,仔细了解产品细节,看清底层资产、投资策略、收益结构等。此外还要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认识到黄金更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非投机工具,要根据资金使用期限选择产品,短期资金不适合参与带杠杆的延期合约等高风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