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直觉判断,我们如今已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我认为,‘超级周期’已不再是推动 iPhone 发展的核心动力。”AT&T(T)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坦基(John Stankey)周二在高盛 “Communacopia + 科技大会” 上接受雅虎财经执行主编布莱恩・索齐(Brian Sozzi)采访时表示。
斯坦基指出,若没有重大软件突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苹果可能难以重现曾经标志性的 “爆款销售周期”—— 这类周期曾是 iPhone 新品发布时的常态。
“如今的设备正越来越多地由软件驱动,” 斯坦基解释道,“软件的发展往往是渐进式的,不一定依赖于新推出的硬件平台。而随着软件持续升级优化,它才是推动用户互动与使用频率的关键因素。”
斯坦基的言论直指投资者日益担忧的核心问题:苹果在 AI 竞赛中落后于竞争对手。过去一年,谷歌(GOOG)、微软(MSFT)、三星(SSNLF)等公司已在搜索、设备及生产力软件等领域全面推出 AI 驱动功能。尽管苹果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功能,但其推进方式更为循序渐进。
目前,部分关键功能 —— 包括深度集成的对话式 Siri(语音助手)以及视觉智能工具 —— 尚未完全推出。
斯坦基认为,对消费者而言,这一局面同样关乎重大利益。若 iPhone 17 未能实现显著突破,这款新机可能会被视为 “小幅升级款”,而非 “必购设备”。
“我认为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当然也会有部分消费者找到充分理由购买新机,” 他表示,“但我不认为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发布当天,人们排起长队、争相抢购,创下史上最高抢购纪录。”
这与 iPhone 的鼎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 —— 在 “超级周期”(即 iPhone 进行重大设计革新或推出突破性新功能的年份)中,消费者涌入苹果门店抢购,推动苹果股价屡创新高。
斯坦基补充称,这家科技巨头能否开发出令 iPhone “不可或缺” 的应用程序,仍有待观察。他指出,苹果的 AI 技术需具备 “区别于其他 AI 工具或设备的独特性”。
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累计下跌 4%,而同期标准普尔 500 指数(^GSPC)涨幅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