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栏目 徐苑蕾
“阿里新业务”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今日,阿里正式发布首个基于行为+信用的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
《BUG》栏目实测发现,“高德扫街榜”已在高德App首页最显眼的位置上线,涵盖“状元榜”“扫街榜”等四大类目。此外,部分登上“高德扫街榜”的餐馆目前在高德页面中仅展示了门店信息、菜品与用户评价,尚未提供到店团购或代金券类服务;而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同样的餐馆则已有相应的优惠产品。
对于“高德扫街榜”,多位餐厅店员均表示,尚不知晓,目前也未就上线团购或代金券等事宜与平台进行过沟通。
在发布会现场,高德地图CEO郭宁还强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核心目标是“真实反映用户选择”。为杜绝刷分,“高德扫街榜”将在获得用户授权后首次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作为用户评价分的重要校准因子影响商家的综合评分。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美团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进行反击。由此可见,美团与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竞争仍持续升级,双方在技术赋能、内容真实性等层面的较量正步入深水区。
实测“扫街榜”,部分上榜商家未上线团购
直至今日,备受关注的阿里神秘新业务终于揭晓,“高德扫街榜”正式发布。《BUG》栏目注意到,“高德扫街榜”已在高德App首页最显眼的位置上线,打开“高德扫街榜”后可以看到“状元榜”“扫街榜”“热门打卡”“城市指南”四大类目。此外,“状元榜”和“扫街榜”的评选规则也已经在App里公布。
在各个类目下,用户还可以看到对应不同类型行为的排行榜。比如“状元榜”下包括“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和“必住酒店”;“扫街榜”下则有“烟火小店”“轮胎磨损榜”“本地人爱去”等多类榜单排名,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在外界看来,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意在对抗并牵制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不过,在随机对比多家餐馆后注意到,部分登上“高德扫街榜”的餐馆目前在高德页面中仅展示了门店信息、菜品与用户评价,尚未提供到店团购或代金券类服务;而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同样的餐馆则已有相应的优惠产品。
多位餐厅店员表示,不知晓餐厅登上了“高德扫街榜”,目前也未就上线团购或代金券等事宜与平台进行过沟通。
2023年,高德召开内部会议,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正式合并。此后两年,高德开始承担阿里更多本地生活的业务。根据官方披露,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为了鼓励用户到店消费,高德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交易补贴方面,高德地图将发放9.5亿元消费券,鼓励用户前往烟火好店,包含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等,所有成本由平台承担。
承诺“永不商业化”,大众点评反击
阿里此次官宣发力到店消费业务,早已有迹可循。在8月29日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管理层明确表示,科技和大消费平台,是阿里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当时,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淘宝闪购业务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每天的活跃用户大约有1.5亿,这些用户中部分存在到店自提或到店团购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现场,高德地图CEO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
传统榜单主要依赖用户评价和人工运营,这类机制容易受到多方干扰和扭曲。例如,部分商家通过赠送小菜、甜品等方式就能轻松换取用户的满分好评,同时也存在部分用户恶意差评刷低分的行为,导致评分公信力受到污染,而这些操作一直以来都是大众点评备受用户质疑的焦点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多位大众点评用户反映,平台上部分入选“必吃榜”的餐厅实际体验令人失望。不少人专程前往打卡后,却感觉口味普通、并无突出亮点,与榜单宣传的高期待形成明显落差。
为了确保“高德扫街榜”是一份无法刷分的可信榜单,芝麻信用同日宣布面向高德地图开放产品能力,“高德扫街榜”将在获得用户授权后首次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作为用户评价分的重要校准因子影响商家的综合评分。
一位互联网行业人士表示,在国外使用谷歌地图查看餐厅和商户评分较为可靠,其评价机制更具参考价值,如果高德也能建立起类似的评分体系将会是不错的改进。
该人士还指出,参考谷歌地图的定位机制是比较可行的方向,但前提需要配套严格的信息审核与安全机制,避免出现虚假地址、重复地址等问题,数据输入和核查质量需持续加强。
需要一提的是,同样在今天,美团官宣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由此可见,美团和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竞争仍持续升级,在技术赋能、内容真实性等层面的较量正步入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