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线消息,第四届中国原创经济学论坛于9月7日在京举办,国资委原副局长、中国智库理事会高级研究员、远望智库产业顾问金思宇发表演讲。
金思宇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生产关系与创新生态的系统性重构。当前,央企在践行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需重点突破体制机制僵化制约创新活力、创新效率低下导致成果转化不畅、创新生态瓶颈难以汇聚资源三大核心障碍。
金思宇从体制机制、创新模式、生态培育等维度,提出具体破局策略: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驱动”、从“自我循环”转向“生态协同”、从“求稳怕乱”转向“敢闯敢试”。
金思宇对央企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未来图景作出预判,认为技术融合、未来产业布局、绿色转型将成为三大核心方向:
技术融合驱动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步伐将加快,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70%、50%、80%,全面重构传统生产模式。
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将加速成熟,到2035年,中国有望在6G、脑机接口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新兴产业集群。
绿色转型与国际合作并进: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央企绿色技术创新将持续突破;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技术输出将进一步扩大,如中车在东南亚建设的智能交通项目已覆盖超1亿人口,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金思宇强调,央企的转型核心是实现从“依赖垄断资源的巨无霸”向“依靠技术创新的领头雁”、从“被动执行政策的国家队”向“主动开辟新赛道的先锋队”、从“产业链孤岛”向“生态平台”的转变。通过系统性、多层次改革,央企将不仅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更能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向“智慧型增长”跨越的核心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