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控技术全球新品发布暨工业AI创新发展大会于8月28日在中国杭州隆重开幕,面向全球重磅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2。在大会前夕,中控技术邀请新浪财经和经济学家走访中控技术园区,并围绕“AI预见未来:揭秘时间序列大模型如何变革流程工业”展开深度对话。
中控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院长禇健、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邀请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等重磅嘉宾参观了中控创新体验中心,分享中控技术发展历程、市场地位及中控技术在工业AI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
在研讨会上,禇健表示,中国制造业有三件事最重要: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装备、先进的运营。“如果把工艺、设备和自动化结合在一起,也许这就是我的机会。”他很早就意识到需要融合,这对用户很重要。
在工业4.0时代,流程工业领域从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演进是技术迭代、产业需求与生态发展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中控技术也在这一阶段明确提出“ALL in AI”战略,将自身定位为“工业AI公司”,并在工业AI的研发上持续投入。
他提到,去年6月份中控技术在新加坡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通用控制系统UCS时,竞争对手都很惊讶,“第一,他们没想到我们怎么做出来的;第二,他们没想到我们自己推翻自己的工业软件和DCS,因为TPT和UCS在技术架构、核心技术、效率效益等方面都进行了颠覆性创新,会让工厂运营成本大幅下降。”
“与其被别人推翻,不如自己去革自己的命,更主动。”他表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的问世,将彻底颠覆传统工业软件,助力流程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实现三大飞跃式转变: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优化,从单装置优化转变为全流程协同优化,从单目标调整转变为多目标体系性优化。从而加速推动流程工业企业实现安全、质量、低碳、效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而围绕“中控技术未来将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走访嘉宾也贡献了财经视角的洞察。
邓庆旭表示,长期来看,如果要保持领先性,公司研发投入应该比较大。比如持续加大力度投入研发,就像华为一样,不断在领域内夯实护城河。赛道选择和产品研发要选择通用性标准,通过不断地研发实现领先性。对中控技术的发展来说,就是从项目突破应用,发展到标准化产品,再到生态化平台。中控技术目前产品端的通用性做扎实了,正在向平台升级。
管清友认为,资本市场看待公司有重要标准。首先,公司最好具有通用性;其次,当下市场中设备供应商、软件供应商或设备与软件供应商,已经比较难获得市场青睐,如果能够成为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的平台式企业,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商业模式从项目制到服务付费制的转变,市场预期将大为不同,对企业的关注和评估也应该更看重它的长期发展方向。
刘煜辉则指出,股票市场对中控技术的定位是软件提供商,是围绕特定行业项目型市场提供专业软件的企业,但TPT改变了这一模式,中控技术现在变成了平台服务商,将标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而不再是项目型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