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鑫元基金副总王辉“被贬”成高级专员!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挖掘机007

原标题:活久见!公募副总“被贬”成专员!

公募副总“被贬”成专员,背后竟是大股东在“搞事情”?

家人们,公募圈又出大瓜了!9月1日,鑫元基金一则公告直接让全网看呆——公司副总王辉,居然被调岗成了高级专员,离任日期还定在8月29日,官方说法就一句“员工工作安排”,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说王辉,那可是鑫元基金的“开国元老”级人物。早从公司成立起,他就扎根在了这里,职场履历更是写得满满当当:上世纪90年代在央行南京市分行非银行处待过,后来又去南京证券上海营业部当副总,再到世纪证券上海威海路营业部及营销中心当总经理。

2013年8月加入鑫元基金后,一路从首席市场官做到总经理助理,2016年4月更是正式升为副总,这一干就是快10年,妥妥的“老鑫元人”。

可谁能想到,“老资格”也架不住“新变动”。在王辉这波降职前,鑫元基金刚“空降”了两位副总,而且俩人还大有来头——

张鹏飞和杨晓宇,都在2022年加入鑫元基金,今年6月18日同一天升职,更关键的是,他俩都有南京银行的从业经历!张鹏飞曾在南京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当到总经理助理,杨晓宇则是南京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出身,如今还兼任着鑫元基金的首席信息官。

看到这儿,懂行的人大概都能猜到点门道了——南京银行可是鑫元基金的“大老板”,持股比例高达80%!再看鑫元基金现在的管理层:

董事长龙艺曾是南京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2024年11月新上任的总经理于景亮,更是在南京银行干了20多年,从投资经理一路做到总行资金运营相关岗位。反观王辉,履历里几乎和南京银行没啥交集,这么一来,他的“出局”好像也成了意料之中的事。说到底,这背后其实是大股东南京银行在悄悄加大对鑫元基金的控制权啊!

不过话说回来,鑫元基金本身也算是公募圈的“大厂”——规模高达2100亿,听起来相当唬人。可扒开业绩一看,就有点“外强中干”了:近两年收益5.4%,近5年16.4%,看着还行,但近1年收益只有2.64%,跟沪深300近1年36.20%的收益比起来,简直是“龟兔赛跑”里的乌龟,还跑慢了不止一点半点。

为啥会这样?答案藏在它的资产配置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鑫元基金看似是公募,实则更像个“固收专业户”:

2100亿的规模里,1358亿是债基,700多亿是货币基金,活脱脱一个“大号余额宝”;而大家更关注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加起来规模还不到50亿,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种配置在过去三年市场波动大的时候,确实能靠稳扎稳打跑赢市场,可今年以来市场迎来“大牛市”,鑫元基金就彻底跟不上节奏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沪深300一路飙升,自己却在原地踏步。

其实鑫元基金也不是没有能打的权益基金经理,比如刘宇涛,今年收益22.12%,近1年更是狂赚58.27%,把沪深300远远甩在身后。他管的几只基金,像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A,任职回报都有36.42%,年化回报16.22%,业绩是真不错。

可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股东南京银行向来打法保守,这直接导致鑫元基金的权益产品“叫好不叫座”。全公司40只权益基金(A类、C类不区分),居然只有17只规模超过1亿,剩下的大多是几千万规模在“苦苦挣扎”。像鑫元成长驱动A/C,规模只有0.1亿;鑫元消费甄选A/C,也才0.22亿,连“迷你基”的门槛都没跨过。

想想当初鑫元基金刚成立时,南京银行还说要依托自身“债券特色银行”的招牌,让鑫元基金主攻固定收益市场。如今看来,这个“初心”倒是贯彻得很彻底,就是苦了那些想靠权益产品冲业绩的基金经理,也让投资者在牛市里只能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手里的鑫元基金却“纹丝不动”。这波操作,你觉得鑫元基金是“稳”还是“保守过了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