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五的投资笔记
徐彦目前管理7只产品,挑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大成竞争优势来看。这只产品先是,成立初从2014年4月25日管理到2018年9月11日,再后来从2019年12月20日管到如今。中间这段时间干啥去了呢?到了原汇添富总经理林立军成立的新公司正心谷。记得在徐彦回归大成后听过一个电话会,徐彦说他回大成是因为家庭原因,有情有义好儿男。但盘过了徐彦的投资风格,也会知道,这和当时正心谷高举高打的风格不相符。当然,后来正心谷追新能源,有色等周期板块遭遇滑铁卢那是后话了。
我们还是来看看徐彦的风格。
1、便宜是王道
徐彦在过去的采访中也有相关的表述:
2017年6月,中国证券报采访:徐彦表示“在核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同样的股票和公司当然是价格越便宜越好。”他还以家电企业为例,指出几年前一些优质家电企业估值在10倍左右,是经典的企业价值被低估,这体现了他对价格便宜的重视。
2024年5月,雪球线上交流:徐彦称“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然后在其相对低估时买入,避免在泡沫时期买入;当然,反过来,在泡沫时期卖出。”“即便我看得没有那么清楚,但是我认为,股价可能更有安全边际,股价已经给了足够的折让,我才会去提升自己的仓位。”
2024年11月,东方财富网股吧文章:徐彦谈到“这是别人的钱,我宁可不挣这个钱,也要控制基金的波动和回撤”。
在2021年大成睿享的年报中,徐彦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做的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以合适的价格买优质的公司”。另外,他在季报中多次提到不参与泡沫,保持低仓位,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这也间接反映了他对买入价格便宜的重视,如他曾在季报中自嘲“卖出了一些成长股,后来大涨;买入了一些价值股,仍然被套”。
2、逆向,早进早出,不吃泡沫
2020年到2022年中:能源作为主攻;2022年中到23年中:能源换信息技术和材料;24年中加大信息技术,后期信息技术和医药做权重再平衡。确实对于行业周期的认知做到了极致。
像在2024年中加医药生物,以中证医药为例,下跌3年多,PE分位数已经在历史一个标准差之下。
还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是寒武纪。徐彦在2022年下半年加仓寒武纪,2023年中报就没有了。不吃泡沫,早进早出。
当时年报同时显示,寒武纪与工业富联、汇顶科技等科技股共同构成基金的“腰部持仓”(11-20大重仓股),反映徐彦在科技板块的逆向布局的特点。
他总是卖得早,实际上不少股票只要稍微拿长一点,业绩会好很多,但可能波动会大一点,回撤控制也没有现在好了。
(simu_r假设中报/年报持仓不变模拟测算净值;true_r真实净值收益;super_r两者相减)
这些日子徐老师被怼得厉害,就是新基金没建仓,可能未来被迫高位建仓。回顾一下,他的投资风格,就可以知道,控制风险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如果因为他的风格买入,而错失了机会,其实也不冤。
正所谓:有胆大的飞行员,也有年长的飞行员,没有既胆大又年长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