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现在“水大鱼多”!景林资产蒋彤最新交流:红利股是基本仓,全球再平衡带来很多好机会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聪明投资者

  昨天(8月27日)下午,景林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蒋彤有一场闭门交流。

  话题并没有涉及市场点位、涨跌之类的判断,还是一如既往地聚焦在基本面的深度研究和思考中。

  蒋彤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价投私募管理人口中,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投资经理,“很多调研都能看到她,亲力亲为”。

  如果再结合蒋彤的从业经历和业绩来看,这样的口碑就更有含金量了。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担任鼎基金旗下润晖投资合伙人,建信基金及南方基金研究部监,也担任过相关公司的监事,在证券、基金业从业超过30年。

  2007年加入景林。

  管理的景林丰收3号,某子基金成立于2017年12月29日,截至8月1日最新披露的净值,期间回报超过***%,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6%。(点此认证查看业绩)

  近期披露的中报中,她管理的基金出现在石基信息的前十大股东中。

  从我们拿到的一份3月底产品持仓来看,保持高仓位运作,其中港股占比最多,其次是美股。信息技术行业重仓最多,几乎占股票持仓的近一半;其次是可选消费和金融。

  交流中,蒋彤延续了去年年末对市场的整体判断,同时将重心进一步转向几个方向:政策主导下的市场重构、全球再平衡中的企业分布、以及AI产业的落地节奏与核心评估方式。

  尤其是谈到新兴领域的研究,这段分享很值得细细读。

  政府调控水平越来越高了

  蒋彤指出,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一直优于宏观经济的平均水平。这并非市场情绪乐观的结果,而是因为资本市场代表的是最具活力、最能试错的经济单元。监管制度与融资便利,让上市公司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

  她特别强调政府“对市场失灵的治理能力正在提高”。无论是对教育、房地产还是互联网平台的阶段性约束,都是有节奏的干预,目标是为长期竞争力腾挪空间。

  “反内卷”政策,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显性标志。其对内作用是推动企业基于成本定价,实现合理利润;对外,则是在国际竞争中减少非理性定价带来的摩擦。

  她认为,这一政策不仅影响了产业运作方式,也系统性地提升了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

  她还观察到,对游戏、影视等意识形态敏感产业的限制正在放松。这意味着,在保持底线监管的前提下,政策已经开始通过激活创意产业的出口能力来解决就业与内需问题。

  这些判断,与她在2024年底投资者信中提及的“政策兜底”和“供给结构改善”逻辑基本一致。

  对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蒋彤说,大家会逐渐习惯同时看GNP(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汇率指标。从国内来看,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GNP增幅高于GDP,虽然国内整体经济放缓,但整体健康度还是比较高的。

  交流中,她还提到,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在持续提升,不仅仅是中国先进制造业,还包括中国的潮玩新消费、互联网等等。

  AI应用验证阶段已到来

  与外部仍在围绕“AI是否见顶”争论不休不同,蒋彤将视角移至应用落地阶段。她指出,AI已经从模型能力,转向实际生产力工具。不论是ToC的AI助理,还是ToB的产业系统整合,AI对劳动效率的提升正在兑现。

  她提出两个判断:

  首先,由于美国“大而美”法案对资本开支和研发做税收减免,带来美国资本开支高峰集中在2026-2027年

  第二,AI 能干活了,逐渐成为ToB/ToC端的生产力工具。从而给AI大模型公司带来了投资回报,削弱了对投资回报的担忧。

  国产算力方面,GPGPU虽然比英伟达落后几代,但是市场蛋糕会确定性地逐渐变大。ASIC也会一样。

  这些观点延续了她在去年年终信中的基本判断。当时她便指出,大模型红利正在过渡为应用红利,而成本结构、能效比、用户需求反馈,将主导下一轮竞争。

  蒋彤谈到,会在当中根据基本面做一些调整。展望未来,主要是这几个方向要紧密跟踪:

  1)高效金融体系的建立,包括数字资产。背后是算力和算法,要全球深度跟踪这方面趋势,我国政府这次已经高瞻远瞩看到了这些趋势;

  2)量子计算及可控核聚变的进展,涉及算力、电力结构等;

  3)AI应用,包括新药筛选和科学研究等。特别是ToC端的AI AGENT(AI 智能体)的应用正在越来越成熟。

  4)机器人供应链非中国莫属,相关基建都在中国。蒋彤说到自己会保持季度走访业内公司,每次看到进展都很激动和高兴,一旦有机会不会错过。

  关于三地市场以及红利股的看法

  目前蒋彤管理产品中A股、港股和美股都有。4月底的月报显示,占比最多的是港股,其次是美股。

  在蒋彤看来,随着市场逐步开放和融合,A股与港股比较的这个问题,会慢慢淡化,更多是与美股相比。港股的中国资产居多,包括今年表现突出的新消费、18A等,也有一些优质的香港本地公司。而美国是最发达的金融市场,数字资产、AI技术都很发达,品类也很全面,可以选择的标的多。

  具体来说,对于A股,蒋彤认为,A股上涨的结构驱动力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股东回报意识强化;政策明确发展资本市场;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上升;反内卷推动估值修复;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提升;市场赚钱效应开始出现

  至于港股,她认为,港股现在是“水大鱼多”,正处于资金修复与结构分化并存的阶段。“今年明显感觉到大家在香港见面的机会明显增多,商业繁荣会继续。”

  目前蒋彤的港股配置方向保持聚焦:互联网不变、先进制造加仓、新消费保持筛选、生物医药谨慎。

  在美股方面,蒋彤坦承这是自己这一轮大规模投资美股的第三年,维持对AI相关资产的中线看好,包括算力芯片、互联、新云。她强调,对于“MEGA 7”企业,应精选而非全盘押注。同时,也在观察建筑类奢侈品创新药等具备估值合理性的新机会。

  红利资产在她组合中被定义为基本仓,是全市场的定海神针

  蒋彤也表示,会减持那些股息率吸引力下降的股票,同时保持和增持高股息的股票。只要股息方面有很好的保护,哪怕现在不是很性感,只要是行业龙头、股息又高,我们会持有这样的头寸。

  如何展开新兴领域的研究

  被问到如何去捕捉新兴市场的机会,蒋彤的回答挺值得从头到尾记录下来:

  第一,做投资需要永远充满好奇心。去深入观察,包括去各种展会获得行业最新的趋势和产品信息;去实地走访调研,走访全球的创新中心;看播客。保持好奇心,永远学习新东西。

  第二,别带着有色眼睛,不急功近利,持续观察创新者;

  第三,保持谦恭,永远与更懂的人交朋友;

  第四,持续验证,持续思考;

  第五,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也是我们蒋总持续督导的,利用好AI工具和专家系统;

  第六,勇于承担选股的风险,做好360°的调研求证,并承担阶段性基本面不达预期的风险。

  她说,景林在全球投研的配置,做了很多研发投入,有时能在很早期就抓住一些很好的机会纳入组合包括潮玩、智驾、食品供应链、SAAS公司。当然也有不少失误,比较典型的是对天花板的测算和国际市场的估算。

  有时要用望远镜,有时需要放大镜,因此需要组织配合,需要整体性的进步,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