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洪流资产管理
本轮股市并不是流动性带来的短期 “水牛”,虽然表面上当前资本市场具备“水牛”的一些典型特征,但我们认为,认识不到中国宏观经济深刻的根本性结构变革,投资人可能错失“长牛” 的友好的低估值的关键投资窗口。当前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正在经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美国经济结构从1953年开始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向高科技转型,1953年的股市就是美国80多年牛市的最低时期,此后的美国股市进入“长牛”阶段,虽有波动,但在波动中上行,此时的中国股市也处在这一历史时点,应该以更长的历史视角和宏观经济的宏大背景去观察当前的中国股市,长牛可期。
祝获新知
本文于2025年8月28日收录于21世纪经济报道《21评论》栏目,特此鸣谢。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大江洪流产品感兴趣,请咨询相关销售渠道。
图文来源/大江洪流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姜昧军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正站在关键的转折点上,有望实现从短期 “水牛” 向持续 “长牛” 的蜕变。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突破,其意义深远,不仅关乎资本市场走向,更与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息息相关。
经济结构升级:长期牛市的根基
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表现低迷,根源在于投资者对科技战 “卡脖子” 的担忧,以及对宏观经济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 的悲观预期。这种担忧严重压低了市场估值,使资本市场长期处于低位震荡。但在过去五年间,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创新药、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跨越,更是对原有悲观叙事的有力重构。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修正此前的悲观预期,推动资本市场从估值低谷中反弹,甚至创下十年新高。
然而,尽管股市已创新高,投资者信心有所修复,但当前资本市场仍未充分反映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潜力。中国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还与中国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深度融合。这一融合正塑造着全新的经济模式和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站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头。但目前中国股市及中国资产,尚未充分体现出中国企业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所蕴含的 “颠覆性创新” 力量。一旦这种力量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充分认知与体现,将为长期牛市奠定坚实基础。
宏观经济结构升级:推动经济进入新周期
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是货币、财政政策有效的前提条件。回顾日本 “资产负债表衰退” 以及拉美 “中等收入陷阱”,这些案例表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战略核心产业升级受阻时,即便采取积极激进的宏观政策,也往往只能起到短期 “拉动” 作用,难以推动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例如日本,长期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但由于产业升级缺乏核心动力,经济依然陷入长期停滞。
而中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在战略新兴产业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后,新兴战略产业蓬勃发展,重组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尽管过去五年地产产业链持续下行,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装上了新引擎。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其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货币、财政政策以及反内卷政策的协同加持下,地产等周期性行业也将逐步进入新周期。这将推动资本市场行情从科技等 “热点” 扩散至全面繁荣,开启真正意义上的 “牛市”。
宏观经济周期与资本市场:错位中的机遇
从周期性产业以及货币政策角度看,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欧美日韩等大型经济体存在明显错位。当前,中国周期性产业处于低谷,但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为经济复苏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而欧美日韩等经济体大多处于高利率状态,地产、股市等资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随着关税战以及美国财政赤字、国债压力持续上升,美联储在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强行进入降息周期。这一举措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周期错位形成的中国外汇压力消减,为中国宏观经济打开了更大的政策操作空间,央行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关税战博弈在中国稀土等反制措施下取得相对有利态势。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反制,不仅增强了自身在贸易谈判中的话语权,还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升级,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的长牛趋势已初现端倪,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本轮股市并不是流动性带来的短期 “水牛”,虽然表面上当前资本市场具备“水牛”的一些典型特征,但我们认为。认识不到中国宏观经济深刻的根本性结构变革,投资人可能错失“长牛” 的友好的低估值的关键投资窗口。当前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正在经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美国经济结构从1953年开始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向高科技转型,1953年的股市就是美国80多年牛市的最低时期,此后的美国股市进入“长牛”阶段,虽有波动,但在波动中上行,我们此时也现在中国股市的历史时点,应该以更长的历史视角和宏观经济宏大背景去观察当前的中国股市,长牛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