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资市会
在夏莲看来,斑马股份赴港上市,就是为了“圈钱”。
8月20日,曾自称“全球最大互联网汽车平台”的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斑马股份”)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材料,获披露。
同日,控股股东之一阿里巴巴发布分拆独立上市事项公告称:无法对斑马的拟议分拆相关决策施加绝对控制;“就总资产、收入、毛利和预期市值方面而言,斑马集团对本集团而言微不足道。”
斑马股份由阿里巴巴、上汽集团合资成立,已近十年,阿里巴巴现在持股44.72%。
“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8月23日,斑马股份前CFO(首席财务官)夏莲在朋友圈“吐槽”:斑马股份“没有技术门槛的座舱技术车厂都可以自己干”,且称“不愿意为上市圈钱再委曲求全”。
夏莲称,自己2025年4月底已离职。
(夏莲朋友圈截图)对于夏莲上述言论,斑马股份目前暂未有回应。
遭前CFO抨击、吐槽的斑马股份,到底怎么样?
01
谁的斑马股份?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起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上海赛为,成立斑马股份。
斑马股份业务聚焦于智能座舱。彼时,公司注册资本10.64亿元,上海赛为持股94%。
2019年8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对斑马股份和AliOS进行战略重组。据此,阿里巴巴成为斑马智行大股东,并将旗下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股份。
后经多轮融资,自2024年12月27日起,斑马股份不再纳入阿里巴巴并表范围,但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对斑马股份形成的“双巨头”控股结构未有改变。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浙江天猫、淘宝中国、杭州灏月、上汽、嘉兴瑞佳及上海赛为为一组控股股东。
“就总资产、收入、毛利和预期市值方面而言,斑马集团对本集团而言微不足道。提供保证权利而付出的大量时间和工作与赋予股东的利益相比将不成比例。”鉴于此,持股比例最高的阿里巴巴并未争取实控斑马股份。
招股书称,阿里巴巴同意且向上汽集团承诺,确保上海赛为将放弃其持有的243,485,087股股份所附带的投票权。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持有斑马约44.72%的股份;上市完成后将继续持有斑马超过30%的股份。“公司于斑马董事会及股东层面对斑马的决策均无多数控制权,故无法对斑马的拟议分拆(包括其拟议发售结构)相关决策施加绝对控制”。
在完成股权调整及激励安排且紧接IPO完成前,阿里巴巴透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将拥有斑马股份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1.67%及控制37.09%的投票权。
上汽集团透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将拥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2.9%及控制35.48%的投票权。
(图片来源:资市会截图)对斑马股份赴港上市,上汽集团目前暂无公开表态。
斑马股份的12名董事会成员中,含“阿里”量颇高——除4位独立董事外,8位董事中,5名来自阿里巴巴,且都处于关键岗位,还交叉任职:
董事会主席张建峰。2004年7月加入阿里巴巴,曾在淘宝技术部、B2C开发部、Alibaba.com中国事业部、本地生活服务、1688.com及天猫等阿里巴巴产品线工作,自2016年4月起担任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自2018年11月起担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于2017年10月创立阿里巴巴达摩院并任院长。
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戴玮。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曾在淘宝、支付宝、OS事业群任职,于2020年被任命为阿里巴巴娱乐事业部首席运营官。
非执行董事黃佼佼,2025年3月加入斑马股份。其自2012年2月加入阿里巴巴,现任高级财务总监。
黃佼佼的入职时间和夏莲的离职时间,恰好接上。
夏莲作为财务专家,于2019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将斑马股份与AliOS合并重组时,作为阿里巴巴旗下AliOS的创始成员加入斑马股份,并出任CFO。
非执行董事金磊。自2016年9月起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法务总监。
非执行董事沈沉。于2018年4月加入阿里巴巴,现任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
(图片来源:资市会截图)上汽集团方面,同样也是交叉任职。
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院长王从鹤、规划部副总经理张亮、上汽华为合作事业部负责人祝勇等三人,均在在斑马股份任职非执行董事。
可见,阿里巴巴对斑马股份的实际运营把控力更大。
“我非常鄙视斑马某些高管的人品与行径。”夏莲称。
02
两大巨头都扶不起
业务方面,斑马股份与阿里巴巴、上汽集团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作为斑马股份最大供应商,阿里巴巴对其供应云服务等软件解决方案及授权服务、高德地图及钉钉等生态系统内的核心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授权,及共享办公场所、行政支持及电信服务。
阿里巴巴还支持斑马股份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边缘计算和车载商务等领域的长期发展。
报告期内,斑马股份向阿里巴巴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79亿元、2.81亿元、2.57亿元及5430万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53.5%、58.4%、50.5%及54.7%。
阿里巴巴也是斑马股份的客户,报告期内涉及收入分别为1560万元、940万元、670万元及60万元,分别占斑马股份总收入的1.9%、1.1%、0.8%及0.5%。
上汽集团则是斑马股份的第一大客户。2016年,斑马股份助上汽集团推出中国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搭载其自行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
“上汽集团的早期参与使我们能够将解决方案深度嵌入其产品开发周期。”目前,斑马股份相关产品在智己汽车、荣威、名爵及大通等多个上汽品牌中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在上汽集团超过150万辆汽车中,覆盖所有主要品牌及大部分车型和价格区间。
报告期内,上汽集团给斑马股份带来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4.13亿元、3.19亿元及6490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4.7%、47.4%、38.8%及47.8%。
同期,上汽集团也是斑马股份的供应商,涉及采购金额分别为250万元、1080万元、1370万元及30万元,分别占斑马股份采购总额的0.7%、2.2%、2.7%及0.3%。
两大巨头的支持没有让斑马股份蒸蒸日上,止亏为盈,反而报告期业绩出现恶化。
报告期内,斑马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及1.36亿元;亏损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及15.82亿元,累计亏损约41.83亿元。
其中,2024年、2025年前三月,公司收入分别同比下滑5.5%、19.5%。2025年前三月,亏损额扩大了近87%。
夏莲称,“过去三年斑马业绩增长不达预期,但对比未来三年,这很可能是斑马最好的三年。”
造成斑马股份2025年一季度亏损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对“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计提18.41亿元无形资产减值,理由是“市场竞争加剧及AI战略转型”。
这或许暴露出公司技术资产的泡沫——在车厂自研和AI公司围剿下,其所谓核心技术已迅速贬值。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夏莲朋友圈称,“很高兴我当时的离开帮你们降低了50%的估值。”
上述超18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不知是否就是夏莲离开前戳破的虚假泡沫。这一会计处理之下,是否还有更大的隐情?
03
“上市圈钱”
对于公司技术实力,未来业绩表现,夏莲直言:“不看好”。“不愿意为上市圈钱再委曲求全。”
2024年以来,斑马股份大幅减少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是11.11亿元、11.23亿元、9.8亿元及1.96亿元,2024年、2025年前三月分别同比减少12.73%、22.83%。
对技术型公司来说,“克扣”研发投入显然不是好消息。
“没有门槛的座舱技术车厂都可以自己干。”夏莲称。
介绍称,斑马股份聚焦于座舱这一人车互动的主要入口,凭借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与全栈元神AI架构,协助主机厂打造真正智能的汽车。公司是中国两家拥有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斑马股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包括荣威、名爵、大通、神龙、福特汽车等品牌。
不过,从智能座舱整体市场看,斑马股份并无优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指出,当前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生态化整合”格局:
-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凭借全栈自研能力(芯片+OS+算法+生态)主导高端市场,构建“人-车-家”互联生态;
-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传统Tier 1供应商,依托硬件制造与车规级集成优势,加速向域控制器、AR-HUD等高价值产品升级;
-
斑马股份、中科创达等软件服务商聚焦操作系统定制与中间件开发;
-
亿咖通、芯驰科技等推动芯片国产替代;
-
零跑、哪吒等新势力车企则通过自研OS与交互方案强化用户黏性。
斑马股份也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竞争激烈且以技术为导向。预计这种竞争将持续下去,且未来可能愈演愈烈。
斑马股份也试图低价换市场,却导致报告期毛利率大幅下滑,分别为53.9%、46.4%、38.9%及38.9%。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竞争性定价策略结果显然“事与愿违”。
2024年、2025年前三月,除了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业务外,斑马股份来自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车载平台服务这两大产品线的收入均下滑。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2025年第一季度,斑马股份的产品定点数量从上年同期的37个,减少至30个。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成立至今,斑马股份一直在疯狂烧钱,自身毫无造血能力。
成立以来,斑马股份首轮融资12亿元,后又进行了60亿元的AliOS合并重组、30亿元再融资,7亿元新股权融资,直接融资额近50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分别是-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及-1.99亿元。
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22亿元,总负债约25.71亿元、流动负债约12.85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资市会截图)“上市圈钱不是我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在夏莲看来,这样的斑马股份赴港上市,就是为了“圈钱”。